人民防空的任务与作用.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8280204 上传时间:2022-11-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防空的任务与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民防空的任务与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民防空的任务与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民防空的任务与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民防空的任务与作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防空的任务与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防空的任务与作用.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 人民防空的任务与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规定:“国家开展人民防空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接受人民防空教育,平时成为人民防空工作的宣传员,战时成为人民防空工作的骨干,对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节 人民防空的任务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人民群众为对付空中袭击所采取的有组织的防御措施。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是:在遭受敌人空袭时,保护广大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消除空袭后果,保持社会安定,配合军队坚守作战,其具体任务包括战时、平时两个方面。 战时的任务是:适

2、时发放防空袭警报;及时组织人民群众疏散、掩蔽;向群众通报遭受袭击情况并指导其进行防护和自救、互救;组织人防专业队开展抢救、抢修工作,消除空袭后果,协助有关部门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配合城市防卫作战。平时的任务包括:结合城市建设,修建人防工程;同有关部门拟定城市建设规划;建立人防通信、警报系统;制定防空袭预案,进行疏散地域建设整组和训练人防专业队伍,使其在工业事故和自然灾害中发挥骨干作用,以锻炼提高战时救护和抢修能力;对公民进行人民防空教育,使其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二节 人民防空的作用 一、人民防空是保存战争潜力的有力措施 现代战争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破坏性

3、巨大。因此,在战争中只有有效地保存战争潜力,才能争取主动,持久抗敌。然而,要保存战争潜力,不但要发展对空作战的武器和战略预警系统等,而且还必须有人民防空这一重要防御手段加以补充,它可通过掩蔽、疏散和消除空袭后果等一系列综合性防御措施,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 二、人民防空可以增强城市的要塞作用 城市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集中、资源丰富、技术力量雄厚,又是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城市的得失,对战争的胜败产生重大影响。人民防空重点城市不仅为居民准备了掩蔽、疏散的场所,而且还为城市防卫作战的部队、民兵提供了一定的工程保障,储备了必要的作战物资,因而能大大地增强城市在防御中

4、的要塞作用。 三、人民防空对延缓和制约战争的爆发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目前,从国际局势和我国的周边环境来看,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地区的政治摩擦、武装冲突还在继续,天下并不太平。要延缓和制约战争的爆发,为我国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创造长时期的和平环境,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备的人民防空工程,先进的通信警报系统,多功能的群众防空组织,良好的全民防空素质,对延缓和制约战争的爆发能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第三节 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 一、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 进行防空教育,会使我们了解帝国主义利用核武器和化学武器及生物武器屠杀人民的历史

5、事实、未来战争的特点和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存在的危害,认清国家利益面临着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威胁。从而,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增强防护意识,提高防护素质通过防空教育,使我们懂得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性能及特点,学会防护动作、制作简易防护器材和利用人防工程进行隐蔽以及自救互救技能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战时的防护素质,而且在平时的核化泄漏和病毒、细菌传染时,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防护,减少人员伤亡。 三、拓宽知识面,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防空知识是集物理、化学、生物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丰富的知识性、充分的实践性。

6、通过防空教育和训练,可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修养,拓宽知识面,锻炼应变能力,提高身心素质。第二课核武器及其杀伤破坏因素第一节 核武器 一、什么是核武器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为核武器。核武器可用导弹、火箭、火炮、飞机等运载工具发射、投掷,还可制成地雷使用。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梯恩梯当量(简称当量)来表示。它的含意是指核爆炸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梯恩梯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例如,一颗原子弹爆炸时放出相当于2万吨梯恩梯炸药的能量,那么,该原子弹的威力为2万吨当量。核武器按其当量大小可分为百吨级、千吨级、万吨级、十

7、万吨级、百万吨级和千万吨级等。 二、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 核武器在陆地的爆炸方式主要有空中爆炸、地面爆炸和地下爆炸三种。爆炸方式不同,外观景象也有所区别。我们可以从外观景象判断出爆炸方式及杀伤破坏特点。(一)空中爆炸(简称空爆)是指火球不接触地面的爆炸。空爆的外观景象依次出现闪光、火球、蘑菇状烟云,并在一定距离上能听到巨响。其特点是:火球开始呈球形,后呈扁球形;几秒或几十秒后,火球冷却成灰白色或棕褐色的烟团,并继续上升,不断扩大,同时地面上掀起一股尘柱;最初尘柱和烟云不相连接,随后尘柱迅速追及烟云,形成核爆炸特有的蘑菇状烟云。 空爆主要用于杀伤地面人员,破坏工矿、交通枢纽和城市地面建筑物

8、等,造成的放射性沾染较轻。 (二)地面爆炸(简称地爆)是指火球接触地面的爆炸。地爆的外观景象与空爆相似,所不同的是:火球近似半圆形;烟云和尘柱一开始就连在一起;尘柱粗大,烟色深暗。地爆主要用于破坏地下和地面的坚固目标,杀伤人防工程内的人员;并能造成大面积严重的放射性沾染。(三)地下爆炸是指在地表面以下一定深度的爆炸。地下爆炸通常看不到闪光和火球,尘柱呈粗大发散状,并有很深的弹坑,在一定范围内有强烈的地震感。地下爆炸主要用于破坏地下坚固目标,杀伤人防工程内的人员,如地下指挥部、屯兵坑道等。地下爆炸将给爆炸区造成极为严重的放射性污染。第二节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五种:光辐射、

9、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污染。前四种是在核爆炸初期的几十秒钟之内产生杀伤破坏作用,所以又叫瞬间杀伤破坏因素。放射性沾染危害时间比较长,可以持续几天、几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一、光辐射 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指核爆炸的闪光以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光和热。核爆炸后辐射出来的光比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要强千万倍。火球中心温度可达几千万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得多。光辐射是以光速作直线传播的,其作用时间只有815秒钟。光辐射能烧伤无防护人员的眼底和皮肤;吸入灼热空气可导致呼吸道烧伤。光辐射还能使易燃物体 (如木质、油质物体等)起火燃烧,形成大面积火灾区。二、冲击波 冲击波是核爆炸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

10、气流。它是核武器的主要杀伤破坏因素。冲击波作用的时间只有几十秒钟,比声速快,当人们听到声音时,冲击波已过去了。冲击波到达时,能使空气压强突然升高形成超压,还使空气迅速流动形成动压。冲击波对人员的杀伤作用主要是超压作用和动压的抛掷作用造成的。在一定距离内,超压能使人员内脏损伤,耳膜破裂;动压可把人员抛出一定距离,引起脑损伤、骨折;由于建筑物的倒塌和物体的抛射,还会对人员造成间接伤害。三、早期核辐射早期核辐射是指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内放射出来的7射线和中子线。它与X光相似,是一种看不见的射线,近似光速,呈直线传播,穿透能力强。 早期核辐射不仅能穿透一定厚度的物体,而且能穿透人体破坏组织细胞。当射线

11、照射身体,杀死细胞达到一定程度时,人员就会得放射病,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失眠、食欲减退、疲乏无力、白血球减少、脱发等症状。早期核辐射照射到土壤、食盐、碱、食品和某些金属器具上,还会使这些原来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放射性,同样对人员造成伤害。早期核辐射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曝光、化学药品失效,并能影响电子仪器的性能。四、核电磁脉冲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它与自然界的雷电十分相似,其作用半径可达几千千米。由于它的作用时间极短,所以对人、畜没有杀伤作用,但对通信器材、电气设备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可以造成电子系统工作紊乱、操作失灵,电子系统内的某些敏感元、器件,也会被强核电磁脉冲击穿或

12、烧毁,导致整个系统不能继续工作。 五、放射性沾染 在核爆炸的蘑菇状烟云中,存在着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与带到烟云中的地面尘土混合在一起,造成对人员、空气、地面、物资等污染的现象叫放射性沾染。放射性沾染对人员的伤害作用与早期核辐射基本相同,主要靠射线伤人。所不同的是:作用时间长,可持续几小时到几天,甚至几个月;伤害途径多,可通过体外照射或从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体内,引起体内照射;还可灼伤皮肤。放射性沾染对物体没有破坏作用,但因其长期沾染,影响使用。核武器对人员、物体的杀伤破坏,往往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暴露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员,会同时引起烧伤、冲击伤兼放射性损伤,形成复合伤。对物体的破坏,主

13、要是光辐射,其次是冲击波造成的。课外读物广岛、长崎的大灾难 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事件, “广岛市在一刹那间被一颗炸弹毁灭了”。三天后,长崎遭到了同样的命运。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美国从1939年底开始秘密研制一种新型炸弹“原子弹”。经过五年多的时间,用去二十多亿美元,终于在1945年春天制成三颗。同年7月16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地区进行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的试验,8月6日和9日,美国用B一29型轰炸机,把仅有的两颗原子弹投到广岛和长崎。投在广岛的那颗原子弹,美国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小男孩”,弹长305米,直径o711米,弹重约409吨;投到长崎的原子弹,取名

14、“胖子”,弹长3252米,直径1525米,弹重约454吨。原子弹在城市上空五六百米的高度上爆炸后,建筑物在闪光中燃烧,在高压气浪下倒塌,广岛245万人,死伤、失踪者超过20万人;长崎23万人,死伤、失踪人数近15万,两个城市毁坏的程度达60%-80%。这就是世界著名的广岛、长崎大灾难。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核爆炸后,虽然有较大的杀伤破坏作用,但它也有局限性和可防性。只要我们熟悉核武器的性能,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就能避免或减少伤亡。第一节 核袭击前的防护行动 当有敌核袭击的迹象时,人防指挥部门就要发出预备警报。听到预备警报后,要沉着镇静,立即切断电源,关上煤气,熄灭炉火,关闭门窗,放下窗帘,携带好

15、个人防护器材和生活必需品,听从指挥,迅速有序地进入人防工程进行掩蔽。第二节 核袭击时的防护方法来不及进入人防工程和其他掩蔽场所的人员,见到核爆炸闪光时,应立即就近利用地形,横向爆心卧倒进行防护。如地物较小时,应重点保护头部,避开高层建筑物及易燃、易爆的物品。在开阔地面上的人员,应迅速背向爆心卧倒,双手交叉垫于胸前,脸部尽量夹于两臂之间,闭眼、闭口、腹部微收,停止呼吸。巨大响声过去后,迅速戴上防毒面具或口罩、掸掉身上的尘土,进行必要的皮肤防护,就近寻找人防工程掩蔽。室内人员发现核闪光后,应靠墙根、屋角或在床下、桌下卧倒或蹲下进行防护。注意避开玻璃门窗或高大柜架,以免玻璃碎片或重物倒下对人员造成间接伤害(当地震发生时,这样做也能减少伤亡)。第三节 核袭击后的行动核袭击后,放射性灰尘、火灾、建筑物倒塌等都会对人员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救结合,以减少人员伤亡。一、对放射性灰尘的防护(一)放射性灰尘沉降时的行动核爆炸后,蘑菇烟云中的放射性物质,在较短时间内就能降落到地面。为防止放射性灰尘沉降时随呼吸道进入人体或降落到皮肤上,沾染区的人员要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扎好裤口、袖口、领口,简称扎“三口”,用雨衣、塑料布、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