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1.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8273922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1.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打开”的含义,明白自然与课本的共同点,体验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教学难点】理解“打开”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明确任务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诗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古人说诗中有画,现在请跟随老师的朗读去看看这大自然的课本里有些什么?生:空气、翠竹、松柏是啊,大自然不仅美丽,而且富有,今天让我们继续去领略它的美丽。2、(咱们先看看这节课我们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课件展

2、示自学提示:(1)“打开”大自然的方法有哪些?(2)为什么要把大自然比作课本呢?二、细读品味,感悟诗情1、下面请打开课本24页,用你喜欢的方式读25小节,找出诗中打开大自然的方法有哪些?边读边勾画。(学生读时,师板书课本打开:读、看大自然打开:)2、师生交流第(1)题答案。(1)我们知道课本中有文字让我们读,有插图让我们看,而大自然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2)举手回答(老师借助上节课的板书启发:课本中是读文字,看插图,那大自然中的空气、翠竹、青山、绿水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再让学生思考后回答、补充。)生自由发言。a)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课件出示全诗,学生边汇报,教师边勾画)b)去发现

3、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c)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d)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e)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f)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3)教师小结板书:你们很会学习,是的,大自然的“打开”就是(指着勾画的说)“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前进”,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也就是叫我们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边板书:闻、看、画、听、登、走)(5)师说:大自然如此绚丽、神奇,咱们我们赶紧去看看,谁来给大家读第二节?这一节描绘了哪些动人的画面?你能说说自己曾经在大自然中观察到的画面吗?你置身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4、心情怎样?(愉快、开心)咱们就用欢快的语调来读这小节,指名读,集体读。(6)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也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下面请大家自由读第3、4小节,(课件出示)思考:a这两节采用了什么手法写的?b从青山、绿水所说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汇报:(都用了拟人手法)师引:鸣禽、野花怎样和我们联欢?请同学们闭眼边听边想象(师放鸟叫课件)诵:在这本书里,鸟儿声声,鲜花遍地,你瞧,国色天香的牡丹在慢慢地绽开,展示着她的高贵和典雅,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也开了,月季花、牵牛花许多叫不上名的,他们都赶来和我们联欢、和我们相聚。睁眼,你从刚才鸟儿、花儿与我们联欢的情境中听到了他们会对我们说些什么?你现在的心情怎样?

5、(惬意)读这一节该用怎样的语气?(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指名读,集体读。(7)现在,我们来看看青山会对我们说什么?齐读。讲“饱览”一词谁来说说从青山说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要想饱览无限的风光,我们就必须登上青山、登上高山,才能防眼世界,展望未来,还要不怕困难。)那绿水又对我们说什么?齐读。讲“浩瀚”一词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师结:是啊,无限的风光在险峰,要想去实践、去发现,就要不怕困难,永往直前。当你登上高峰,奔向大海,你会发现,天空、大地变得如何?(生说)(8)请大家齐读第五节。大自然给我们送来了无数个“明媚的早晨”和“愉快的黄昏”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不断

6、地浮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用少年的豪情来读读这一部分吧!(看课件读,配音乐)2、交流第二题答案:A.师问:同学们,课文学到这,你知道了为什么把大自然比做课本了吗?b.生回答:自然中有知识,课本中也有知识,所以可以把大自然比作课本。c.小结:大自然这本课本包罗万象,生机盎然,真不愧生:绿色的课本。d.你能说说你心中的大自然还是一本怎样的课本?(生说)(3)小结全文,指导朗读第1节和第6节师:同学们,今天的两个学习任务都弄懂了吗?那我们再来看看第1节和第6节:男生读第1节,女生读第6节。你发现了什么?生:是一样的。师:这样的表达方法我们称为反复,(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在文中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你从这两节中感受到什么?哪一节的感情更强烈些?三、总结全文,品味赏析师总结:如此强烈的号召让我想起了一句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得就是既要向课本学习,还要向大自然学习,知识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勇于探索的心灵。孩子们,现在请拿起课本,把你对大自然的热爱尽情地抒发出来吧!(课件播放音乐)四、布置作业走进大自然,选择你感兴趣的一处景,一种物进行仔细观察写一篇小练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