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8271846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今年的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开发氢燃料电池客车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秸秆就地焚烧C使用太阳能路灯D分类回收垃圾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KMnO4)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O2),下列仪

2、器中不需要的是 。ABCD 3下列各种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最多的是( )AHB2NCNaD2O24 “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古代中国经“丝绸之路”与其他国家 和地区进行了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下列技术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谷物酿酒B蚕丝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青铜5下列关于CO2 与CO的不同点的比较,错误的是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性质:CO2能溶于水,不能燃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D危害:CO2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6某密闭容器中有X、

3、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XO2CO2H2O反应前质量/g237010反应后质量/g0待测4527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5:27C表中“待测”值为21DX中含有氧元素7若把江河湖泊水中溶解的气体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所占的体积大于21,氮气所占的体积小于78,对此应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只有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能溶解在天然水中B溶解在天然水中氧气和氮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的百分含量相同C天然水中溶解的氧气极少,所以在湖泊中养鱼要采取增氧措施D在相同条件下,氧气比氮气

4、在水中溶解的多一些8美国科学家在真空环境下对镁铝粉末进行高压挤压,将空气挤出,得到全透明的铝合金,常称为全透明铝它比玻璃要强韧得多,能经受沙尘和雨水的侵蚀,可应用于汽车玻璃等有关全透明铝叙述正确的是( )A全透明铝应该属于纯净物B全透明铝也可能应用于手机屏幕C全透明铝中原子不运动D全透明铝与普通铝粉的化学性质相同9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铜能导电B蔗糖易溶于水C盐酸易挥发D碳酸易分解10 “高钙牛奶”中的“钙”应理解为A单质B原子C分子D元素11某同学在一段时间化学学习后梳理了以下知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

5、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若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最外层电子数为8 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B2C3D412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使用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是为了增加化学科学的神秘色彩B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他能指导我们更好的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C为了更好地利用物质,可对物质进行分离或混合D物质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而人们对物质的利用却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分13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完全一致的是A硫酸铜胆矾CuSO4B氯化钠

6、粗盐NaClC氧化钙熟石灰CaOD汞水银Hg14以二氧化锡(SnO2)为敏感材料制成的“气-电”转换器,可用于对有害气体的监测。SnO2中Sn的化合价为( )A4 B+4 C+3 D+215有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了“通过催化剂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新途径。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如下探究实验:(1)如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中放入一粒白磷(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

7、度为40),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5热水的烧杯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可以看到玻璃容器内白磷燃烧时的现象是(与红磷燃烧相似)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刻度_处,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气态的_而生成了固态的_,从而使玻璃容器内的气体体积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玻璃容器内余下的气体主要是_。此反应中白磷要过量,目的是_。(2)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

8、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_。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如图是氮肥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1)这种氮肥的纯度(即化肥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是_。(2)某农场有100亩玉米地要施用此化肥,若施肥标准为:纯氮素11.34Kg/亩,则共需此化肥多少_kg?18(8分)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样品12 g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

9、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时消耗稀盐酸l00g(石灰石中的杂质均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6 g。(1)则上述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多少_g?(2)计算出此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若干问题进行如下探究。 (1)(问题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的选择在KClO3、H2O、H2O2、NaCl这些物质中寻找制取氧气的原料,肯定不能作为分解反应原料的物质是_,说出你的判断依据_。 (2)(问题二):设计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装置:写出编号仪器的名

10、称_;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填字母);反应前后,二氧化猛的作用是_。 (4)为了得到稳定的气流,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应选择_(填字母)组合成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向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 (5)若用上述原理制取氧气并用C装置来收集时,若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说明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接下来的操作是(请选择正确的操作及顺序,填编号)_,正放在桌面上。a盖上玻璃片 b.将导管移出 c.将集气瓶移出水面 (6)实验室取15克氯酸钾和5克二氧化锰混合制备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5.2克,则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克

11、。 参加反应的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是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A、氢燃料燃烧产物仅为水,绿色无污染,符合主题,不选。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对环境会造成影响,焚烧秸秆也会产生大量烟尘,污染环境。故不符合绿色主题,答案选B。C、太阳能路灯可节约电能,符合主题。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故可分类回收重新利用,符合主题。2、C【解析】实验室用加热KMnO4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需要的仪器有:A、用于加热的酒精灯;故本选项正确;B、作为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加热的试管;故本选项正确;C、分液漏斗是用于分离、过滤和引流液体的仪器,显然该实验

12、中没有需要分离、过滤等的液体。故本选项错误;D、收集气体需要用集气瓶;故本选项正确;故选:C。3、C【解析】A、根据元素符号表示的含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微观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故H的意义为:表示一个氢原子、氢元素,即有两种意义;B、在化学符号前出现了数字时只表示微观意义,2N只能表示2个氮原子,即只有一种含义;C、Na能表示钠元素、一个钠原子和钠这种物质;故Na具有三种意义; D、在化学符号前出现了数字时只表示微观意义,即几个分子(原子或离子),所以2O2表示两个氧分子,即有一种意义;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中的符号表示三种意义,为最多。故选C。4、B【解析】A、谷物酿酒过程中有新物

13、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蚕丝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烧制瓷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冶炼青铜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5、C【解析】A、从化学式上看出,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故此项说法正确B、CO2与CO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但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也不和碱溶液反应,但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但能溶于水生成碳酸,故此项说法正确C、CO2与CO的性质决定它们有这些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

14、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故此项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煤气中毒故此项说法正确故选C6、D【解析】反应后X的质量减少了23g,是反应物;反应后二氧化碳质量增加了44g,是生成物;反应后水的质量增加了27g,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气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44g+27g-23g=48g。【详解】由分析可知:A、此反应是X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反应生成的CO2和H2O的质量比为:44g:27g=4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表中“待测”值为:70g-48g=22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X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4g100%+27g100%-48g=8g,因此X中含有氧元素,该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