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风险评价程序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8270441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风险评价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司风险评价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司风险评价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公司风险评价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公司风险评价程序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风险评价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风险评价程序(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司风险评价程序1 目的 为加强作业风险和岗位风险控制,便于对风险进行分级管理,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作业活动、岗位、部位、装置等的风险评价和风险分级。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对生产经营过程(包括设计开发、建设、投产、正常运行等阶段) 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活动的管理。危害识别的范围: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常规和异常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作业场所的设施、 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i)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3 法律依据3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2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3.3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3.4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4 术语4.1风险:风险(R)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L)及后果(S)的结合。风险R=可能性L X后果严重性S4.2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5 职责5.1 安全科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组织成立风险评价领导小组,进行风险评价;5.2 总经理负责审批重大危险清单,审批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措施。5.3 安全科负责风险评价归口管理。5.4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归口的设备设施及岗位操作进行风险分析,负责对本部 门归口的、不可接受

3、的风险制定控制措施。5.6 安全科负责组织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实施检查与监督,负责协助危险源辩识和评价。6 控制程序6.1 建立评价组织6.1.1 公司应成立以总工、油库主任、相关管理人员和班组长等为主要成员的风险评 价小组,安全科主任负责组织实施风险评价工作。6.1.2 风险评价小组成员应熟悉油品储存工作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措施,熟 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6.2 确定风险评价范围6.2.1 风险辨识分析时机a)常规活动(正常的作业活动)每年一次;b)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6.2.2 风险辨识准备各部门应充分组织一线员工参与辨识。6.2.3 划分作业活动范围a)职能部门以部门活动场所

4、为单位;b)各职能部门下属班组可按生产工艺流程的工序(单元)或岗位、作业区域、建筑 物、构筑物、贮存区或贮存物质等为单位。6.2.4 危害识别应重点针对导致以下事故的根源或状态展开活动:a)火灾;b)爆炸;c)中毒、职业病;d)触电、坠落;e)机械伤害;f)泄漏、腐 蚀;g)雷击、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主要从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业环境和管理工作缺陷方面进行。主 要危害有:a)场地(地面)易滑、不平整,造成人员在平在上滑倒或跌倒;b)人员、工具、材 料等从高处坠落;c)头上空间不足,防护装置、护栏不足,照明不足,无接地、绝缘不 充分;d)不良的热环境,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

5、动)等;e)可能伤害眼睛的 物质或试剂,通过口腔、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f)经常性的重复动作造成 的与工作相前的损伤;g)车辆危害,包括厂内车辆和外协车辆,超速、超载等违章;h) 合同方人员活动造成的危害(如外来施工人员现场施工);i)与装配、试车、运行、维护、 改型、检修和拆卸有关的机械、设备的危险;j)咼温、低温、粉尘,易燃易爆、有毒、 腐蚀性化学物质等;k)不按规程操作,使用有缺陷的机具,不用、不穿劳动防护用品等;1)无安全通道、安全标志,通风、采光不好;m)教育培训不够,工作时间长。此次风险评级范围包括:各生产装置及辅助生产设施、储存设施以及生产过程中的 各类常规作业活动和非

6、常规作业活动等。6.3危害因素识别6.3.1明确危害因素识别方法 作业活动的风险分析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进行危害识别,生产设施及其他的风险分 析采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危害识别。6.3.2将活动清单中每一项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步骤 的潜在危害因素,并建立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6.4风险评价6.4. 1风险的定义:风险是发生特定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 风险评价是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重点 考虑以下因素:(1)火灾和爆炸;(2)冲击和撞击;(3)中毒、窒息和触电;(4)有毒有害物料、 气体的泄漏;(5)其他化学、物理危害因素;(6)设备的

7、腐蚀、缺陷;(7)对环境的可能 影响;6.4. 2明确风险评价的方法 在危害因素识别的基础上,采用风险度、风险等级、工作危险性分析法、安全检查表 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价。一般,作业活动的风险分析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生产设施及其 他的风险分析采用安全检查表法。6.4.3风险评价准则:R=可能性L X后果严重性S(1)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表1危害发生可能性L判定L值防范措施经验其它5现场没有采取防范、保护、 控制措施正常情况下曾重复发生 危害危害发生时不能被发现4现场没有米取保护措施或 保护措施不当正常情况下发生过危害危害发生时不易被发现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3现场没有米取防范措施或 控制措施不当异

8、常情况下发生过危害危害发生时容易被发现2现场没有米取防范措施或 防范措施不当未发生过危害危害发生时能及时发现1现场有防范、保护、控制措施极不可能发生危害严格执行操作规程2)危害后果严重性 S 判定准则表 2 危害后果严重性 S 判定S值人员财产损失(万元)停车其它5造成人员伤亡50公司停车重大环境污染4造成人员重伤25部分关键装置停车公司形象受到重大负面 影响3造成轻伤10降低生产负荷造成环境污染2造成人员轻微 伤10影响不大,几乎不停车造成轻微环境污染1无人员伤亡无损失无停车无污染、无影响3)风险等级 R 判定(表 3)表 3 风险等级 R 判定风险等级风险(R=LXS)控制措施巨大风险20

9、25在米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措施进行评估重大风险1516米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 及评估中等风险912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交流可接受风险48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定期检查可忽略风险4无需米取控制措施,保存记录6.5 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编制重大风险和重大风险控制措施清单。6.5.1 风险评价小组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判定准则,判定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和 安全检查表分析记录表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L。6.5.2 风险评价小组按事件后果严重性判定准则,判定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和安全检查表分析记录表中风险发生后果的严重性s。6.5.3风险评

10、价小组计算出风险度R (风险度只=可能性LX严重性S),按风险等级 判定准则判定风险的等级。6.5.4评价小组对评价结果做好风险评价记录。6.6风险控制6.6.1根据风险度的等级,按下列程序分别进行控制:a)风险等级为轻微或可忽略风险的,无需采用控制措施,维持原有管理;b)风险等级为可接受风险的,维持原有的管理,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c)风险等级为中等风险的,各车间及部门建立目录,制定措施,2年内治理;d)风险等级为重大风险的,各车间及部门制定控制措施,立即或近期按风险度大小 顺序依次进行控制治理;e)风险等级为巨大风险的,立刻停止作业,采取整改措施,降低风险程度。 6.6.2风险控制策划公司

11、对危险源依据风险水平实施分级管理。6.6.2.1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原则a)如果可能,则完全消防危险或风险,如用安全无害物质代替危险或有害物质;b)如果不可能消防,则应努力降低风险,如使用低毒阻燃物料代替高毒易燃物料;c)将危害进行隔离,职通过局部排风把有毒气体排除;d)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如远距离操作,防爆墙等;e)制定和完善管理措施,加强员工教育;f)在其他控制措施均已考虑后,作为最终手段,可使用个人防护品作为暂时性控制 措施,但应注意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能消防和降低风险;g)必要时,确定预防性测量指标,以便监控。6.6.2.2 主要控制措施:(1)消防危害,实现本质安全。改造现有的工艺过程,

12、通过改善环境,改进或更换 装备或工具,提高装备、工具的安全性能来保证安全。(2)抑制危害。系统封闭,使有害物质无法散发出来。(3)修订或制定操作规程。(4)减少暴露,降低严重性。通过使用个体防护用品等措施来减少暴露,降低严重 性。各部门制定控制措施后,由评价小组编制“重大危险及控制措施清单”交安全科。6.6.3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和实施 各部门重大危险及控制措施清单,报安全科汇总作为“公司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 单”。6.6.3.1 总经理组织安全科等措施实施部门,对“重大风险及控制措施清单”风险 控制措施进行评审,包括管理现状分析、原来风险控制措施和准备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评审的要点是:a)准

13、备采取的控制措施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容许水平;b)是否会产生新的危险源;c)是否已选定了投资效果最佳的解决方案;d)准备采取的控制措施能否应用于实际工作中。6.6.3.2 安全科编制经评审确定的“重大风险管理方案”,经总经理批准后,发至各 责任部门,组织实施。6.6.4 将已确定的控制措施,按照优先顺序逐项进行落实。重大隐患项目的风险, 制定隐患治理方案,明确责任人,责任部门、技术方法、资源、时间表,确保隐患治理方 案的有效实施。治理结束后,有关部门进行验收,形成报告。建立重大隐患项目档案,对项目的立项、治理、竣工验收等过程进行管理。重大隐患 档案内容:评价报告与技术结论;评审意见;隐患治理方案

14、,包括资金概预算情况等;治 理时间表和责任人;竣工验收报告。6.6.5 安全科对“重大风险管理方案”的实施进行检查和监督。对需要两个以上部 门实施的应进行协调,必要时,由总经理协调。安全科对“重大风险管理方案”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视和测量。6.7将风险评价结果对从业人员进行宣贯和培训。6.8危害因素与风险评价的更新6.8.1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应组织有关人员重新进行危害因素识别与风险评价:(1)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2)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发生重大变化;(3)公司的工艺、设备、储存量发生较大变化;6.8.2危害因素与风险评价的更新参照本程序5.3、5.4和5.5的要求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