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乏风回收利用项目可研建议书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8269026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乏风回收利用项目可研建议书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煤矿乏风回收利用项目可研建议书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煤矿乏风回收利用项目可研建议书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煤矿乏风回收利用项目可研建议书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煤矿乏风回收利用项目可研建议书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乏风回收利用项目可研建议书环境影响报告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乏风回收利用项目可研建议书环境影响报告表.doc(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煤矿乏风回收利用项目建设单位*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联系电话 传真邮政编码476600建设地点*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的东风井、中央风井、*煤矿北风井、*煤矿东风井、*煤矿场站内 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能源占地面积(平方米)30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30360.5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07.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4%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建设内容及规模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瓦斯中的甲烷是一种仅次于氟利昂占第二位的重要温室气体,能破坏大气的臭氧层,根据气候变迁跨国委员会研究

2、报告,其温室效应是CO2的21倍。大量的瓦斯排入大气,使地球表面余热通过大气层向宇宙空间散发的“热阻”增大,从而增强地球表面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的东风井、中央风井、*煤矿北风井、*煤矿东风井、*煤矿,目前主井、副井和风井均已落底投入使用。这些煤矿富含瓦斯,其风井总回风量均达7000m/min 以上,通风瓦斯甲烷浓度为0.5,乏风量7000m3/min 左右。风井附近均建有低浓度瓦斯抽排系统,抽排瓦斯甲烷浓度为4.5%,属于低浓度瓦斯范围,可利用抽排瓦斯量为160Nm/min。乏风及抽排低浓度瓦斯中的甲烷被白白排放到大气中,既浪费了大量洁净能源,又

3、污染了大气,十分可惜。为了解决矿井风排瓦斯造成的浪费和对环境污染问题,在治理矿井瓦斯灾害的同时,将其变废为宝,引进乏风氧化技术,不但可以有效利用煤矿的洁净能源,而且为煤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发展道路,同时乏风利用可以使风排瓦斯成为盈利工程,风排的瓦斯越多,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好,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有了经济杠杆的作用,就能进一步调动风排瓦斯的主动性,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因此,*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煤矿乏风回收利用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2、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的东风井、中央风井、*煤矿北风井、*煤矿东风井、*煤矿场站内。*有限公司位于*省*北部,属*管辖。永城处在东经

4、1155811639,北纬33423418之间。井田中心南距安徽砀山市80,西至*市75km,东至江苏徐州市80km,至安徽淮北市40km,分别与京九、陇海、津浦三条铁路干线有公路相连,北至陇海铁路砀山站38km,永城矿区自用铁路与京九、陇海铁路相连。连、霍高速公路从本区北缘通过,井田内乡间公路纵横成网,交通便利。具体位置见附图。3、工程投资本项目包括乏风氧化和余热发电两部分,总投资30360.5万元。4、原材料及产品方案本项目以风井乏风和低浓度瓦斯作为原料,其中一部分乏风掺混风井附近瓦斯抽排泵站抽采的浓度为4.5低浓度瓦斯,使乏风中CH4 浓度得到提高到0.8%进行氧化反应,并利用氧化反应产

5、生的热量制取1.3MPa,340过热蒸汽进行发电,本工程每套系统设1台汽轮机发电机组,额定电压为6.3kV,额定功率1500kW,接线方式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通过6.3kV高压架空线路接至煤矿110kV变电所6.3kV母线。剩余的乏风直接进行氧化反应,并利用这部分氧化反应产生的热量制取95的热水供矿区采暖及井工洗澡,热水管道从通风巷道内敷设至矿区工业广场,总长约5km。本项目单套系统原材料及产品见表1.表1 单套系统项目原材料及产品表产品原材料热水177.5m3/h软水177.5m3h,(供、回水温度分别按95、70计算)风排瓦斯(0.5%)5000m3/min电力895.2万kWh/a(其中

6、自耗759.12 万kWh/a,外供136.08 万kWh/a)风排瓦斯(0.5%)1850m3/min抽排瓦斯(4.5%)150m3/min/新鲜水总用量98400m3a备注:VM60.00型乏风氧化装置换热效率为80%乏风氧化率为97%, 5、主要设备本项目主要设备见表2.表2 项目主要设备表名称数量备注VM60.00-型乏风氧化装置10台VM60.00-型乏风氧化装置25台N1.5-1.27型汽轮机发电组5套汽轮发电机组控制系统5套DBHZ系列组装式节能低噪声横流式冷却循环水系统5套乏风输送系统5套对旋式轴流风机35台供热系统(热水、蒸汽)各5套反渗透软化除氧水处理系统5套N1.5-1.

7、27型汽轮机发电组参数:进汽压力1.27MPa,进汽温度340,排汽压力0.0062MPa,额定功率1500kW,机组冷却水量500t/h。本项目乏风氧化装置设计参数见表3表3 乏风氧化装置(VAM60.00 型)设计参数表型号VAM60.00 型处理通风瓦斯标定流量60000Nm3/h通风瓦斯温度1050通风瓦斯颗粒含量可燃颗粒10mg/Nm3不可燃颗粒1mg/Nm3含硫总量10mg/Nm3水滴和冷凝物10mg/Nm3设计最高工作浓度1.0% CH4设计最低工作浓度0.3% CH4CH4 氧化率97噪声80dB(距主体外表面1m 处)污染物排放CO50 mg/Nm3NOX10 mg/Nm3注

8、:当用于产过热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时,乏风浓度要求0.5%;当用于产95热水时,乏风浓度要求0.3%。6、建设工程内容本项目每个厂区内设置乏风氧化装置安装区(420m2)、汽轮发电机房(100m2)、辅助车间(10 m2)、雾化水池安装区(20m2)、冷却水池(20 m2)等配套建筑设施。厂区乏风氧化装置供气管线自几个煤矿风井至机组前均采用地下混凝土管道,供热管线沿矿井通风巷道或直接敷设至矿区工业广场。职工生活区、变电站、供水等均依托各矿风井场站内现有设施。7、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生产废水混合后直接排放,雨雪水排入厂区排水系统。8、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本项目劳动定员

9、为每个煤矿41人,共205人。其中乏风装置运行工60人,汽轮机运行工100人,维修人员20人,技术人员20人,管理人员5人。年运行40000 小时,工作制度为4班3运转。9、项目周边环境情况本项目厂址位于*有限责任公司,其中*煤矿东风井场站内,汽轮发电机房和冷却水塔布置在排风井西侧,乏风氧化装置安装区布置在排风井和瓦斯抽放站之间。东风井场站四周厂界设有围墙,厂界外为农田,厂界南侧260m为徐营村(约1000人),北侧150m为单庄村(约300人),西侧及东侧1500m内无村庄等环境敏感点。*煤矿中央风井位于煤矿工业广场内,无环境敏感点。*煤矿东风井汽轮发电机房、冷却水塔和乏风氧化装置安装区布置

10、在排风井西和瓦斯抽放站南侧。*煤矿东风井四周厂界设有围墙,厂界外为农田,厂界西北侧350m为小乔庄(约300人),东侧和南侧1000m内无村庄等环境敏感点。*煤矿北风井汽轮发电机房、冷却水塔和乏风氧化装置安装区布置在排风井南侧。*煤矿北风井四周厂界设有围墙,厂界外为农田,厂界西南侧500m为陈庄村(约100人),厂界北侧800m为戚庄和孔楼村(约800人),无环境敏感点。*煤矿风井位于煤矿工业广场内,无环境敏感点。10、相关产业政策本项目属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40号令)中鼓励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和矿井瓦斯利用”类建设

11、项目。所选用的1500千瓦发电机组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改能源2007721号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利用煤层气(煤矿瓦斯)发电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关于发电机组单机容量要求(电力产业政策鼓励煤矿坑口煤层气(煤矿瓦斯)发电项目建设,鼓励采用单机容量500千瓦及以上煤层气(煤矿瓦斯)发电机组,开发单机容量1000千瓦及以上的内燃机组,以及大功率、高参数和高效率的煤层气燃气轮机(煤矿瓦斯)发电机组)。加快煤炭行业结构调整、应对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煤矿瓦斯抽放利用率达到75%以上”。本项目实施后,可使煤矿瓦斯抽放站抽放的瓦斯的利用率达到97%,符合煤炭行业的产业政策。该项目已经*

12、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豫商永城能201100026号文备案,并经省发改委审核同意,评价认为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该项目是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2、该项目所在地属淮河流域水污染控制区,水污染为当地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由于*有限责任公司这5个煤矿风井已投入运行,厂址以噪声污染为主。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简况自然环境简况:1、地理位置*位于*省最东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地理坐标:北纬33423418,东经1155811639.西部和西北部与夏邑县接壤,北、东、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安徽省砀山县、萧县、濉溪县、涡阳县、亳州市毗连,全市面

13、积1994km2。市区西距*市中心95km,距郑州市266.5km,距江苏省徐州市97km,距安徽省宿州市74km.区域内地形平坦开阔,其间河网纵横密布,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方圆100km内有陇海、京九、青阜三大铁路干线交汇,区内铁路、公路交织成网,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交通运输条件。本项目选址位于*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的东风井、中央风井、*煤矿北风井、*煤矿东风井、*煤矿场站内。2、地质*在区域性地质构造上,位于秦岭昆仑纬向构造带北支南侧东延部分,为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内之华北凹陷的一部分.以北东北北东向构造为主体,东西向及近北西向的构造次之,控制着该区地层的展布.地层从古至新,依次有

14、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新三系及第四系。褶皱主要有永城背斜和萧县向斜;断层有*断层和魏老家断层;永城背斜西翼表现出明显的近东西向构造.境内地层无深大断裂及其交汇点,历史上没发生过强烈的地震,防震要求不高。3、地貌*地处华北平原的东南边缘,黄淮冲积平原的结合部,境内小山丘占全县总面积的0.526%,绝大部分是平原,地势平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坡降在1/5000左右,海拔高度30.737.7m。地貌可分为3个类型:剥蚀残丘:位于*东北部和东南部;黄泛沉积平原:分布在*以北及十八里乡以西;湖河相沉积低平地:分布在市区以南和十八里乡以东。4、气候特征*所在区域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四季分明.春季风速大,光照充足,降雨量约占全年的19.5%;夏季炎热,雨量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56%;秋季气温下降迅速,降雨量减少;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天气干冷,雨雪稀少。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次多风向为东风,静风频率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