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人才,其核心是培养高水平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即: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深刻性和思维的创新性,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又是发展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在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敏捷性。在小学数学运算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抓好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审题,认真计算,必顺验算,错题及时纠正,同时教师要做
2、到:及时强化,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其次要做的是狠抓口算练习,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在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上向学生提出要求,否则将会影响数学的成绩和学生智力的发展,造成学生思维越来越迟钝。因此,要将运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作为学习常规的重要要求。教师每天换新题,写在黑板或卡片上,一道道出示,让学生进行运算思维的速度练习。在形成一定的学习常规的基础上,每天坚持1020道的口算练习。到中高年级,则应把数学运算中速度练习与运算的合理性、灵活性结合起来。运算的合理性、灵活性,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运用运算法则和运算规律。因此,应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充分运用简便运算中的各种运算规律,合理而迅速地运算。例如78101,只要运
3、用乘法分配律,变成78(100+1)=78100+781,就能很快得出结果。二在“一题多变化、算法多样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灵活性。思维的发散能力强,解题的思路就比较开阔,就能产生较多的思维起点,解题的方法就越多、越灵活;反之,思路就比较狭窄,思维的起点往往缺乏灵活性,解题方法往往较呆板而不会“算法多样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变化”、“算法多样化”,都是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灵活思维的有效方法。1.“一题多变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题的叙述进行改变,也就是一个问题让学生从多方面来叙述。这样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思维更灵活。如154=?这道算式可以叙述成:15的4倍是多少
4、?15个4是多少?4个15是多少?一个因数是15,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多少?二是以一道题为基本题,然后改变它的条件或问题,使它变成新的题目。这样发挥了知识的迁移作用,利于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种方式的训练,在应用题教学中尤为重要。例如,以基本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为例改变条件,就有以下的变化:“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长比宽长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长的一半,它的面积是多少”?“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周长是24米,它的面积是多少?”2“算法多样化”是一道题目,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求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使
5、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例如:“AB两地相距690千米,甲乙两列火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甲火车每小时行120千米,乙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这道题有下面多种解法:方程解法。1203+3X=690,6903X=1203,3X=690123,(120+X)3=690,120+X=6903。算术解法。(6901203)3,6903120。三在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小学生良好的思维深刻性品质主要表现在:能够善于钻研问题,善于从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本质的、核心的问题,也就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思维活动中,只有具有一定的抽象
6、能力,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规律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品质,着重应放在提高他们的数学概括能力上。例如在运算规律教学中引导学生先从各等式中去发现,然后逐步概括出运算规律。又如在分数意义的教学中,通过分苹果、折纸、涂色、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理解并抽象出分数。在应用题归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时,应在学生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的基础上,按它们的内在联系,适当归类整理,简化类型。简单的应用题的教学是整个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应紧紧地扣住应用题各种类型的教学,使学生领会各种类型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原理。同时,注意在适当的阶段上按照各类应用题的内在联系
7、引导学生加以归纳、概括。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可以归纳整理为“分数除法应用题”这样可以更深刻地揭示应用题之间的关系,形成完整的应用题认识结构。四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小学生良好思维独创性就是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不安于现状,有创造意识,解题思路广阔,能灵活地选用简捷的方法,能善于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向学生提供独立思维,主动探索的情境和时间,启发学生发现规律和找出解题方法。同时要提倡多思维和首创精神,在解题中让学生充分挖掘解题的各种方法运用的方法,越独特越好。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编应用题。自编应用题,可以体现学生的独立性、发散性和新颖性等思维独创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思维独创性品质最有效的途径。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研究课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培养出具有优良思维品质的创新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