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名人谈如何学好英语.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8267575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位名人谈如何学好英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10位名人谈如何学好英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10位名人谈如何学好英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10位名人谈如何学好英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10位名人谈如何学好英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位名人谈如何学好英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位名人谈如何学好英语.doc(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位名人谈如何学好英语清华大学英语系测试:为中小学生英语量身定做.官方网站:http:/ 清华大学英语教授研究组提供10位名人谈如何学好英语罗兰谈“幸运的一分钟”我从小学五年级就学英文,念的是模范读本。到小学毕业时,已经念完了第一册和第二册。 进了前期师范(以前师范是六年制,从初中开始),又从头念模范读本第一册,和在英文上刚刚起步的同班同学比起来,我比她们当然是超前多了,由于这点程度上的鼓励,使我对英文一直兴趣浓厚,也一直是名列前茅的好学生。后期师范的英文是选修,我当仁不让的也选了英文。考大学是在八年抗战以后,沦陷区学生英文程度较低,入学考试未考英文,大一的英文课又回过头来念“泰西五十轶事”

2、,使我几乎变成“教授级”的学生而骄傲不已。 不料,这种“好成绩”只是一种假象。是环境程度太差,而并非我自己程度真好,特别是会话。走入社会之后,第一次和人用英语交谈,就大受打击,发现自己多年来是只会背课文和划语法成份,却从未学过日用会话。每当对方向我说 Thank you 的时候,我就想说 No ,那是中文的不谢。 由一个英文分数最高的学生跌落到不能张口说英语的最差的社交者,使自己对英文的信心大为动摇。于是在到处需要英语的现代社会里,我装聋作哑了好多年。但是,先天的爱好,使我对英文的兴趣一直未减。在听与说都不灵光的情形之下,只好靠读与写来给自己作为补偿。手边一切英文报导、杂志、音乐、艺术等刊物,

3、不但勤读勤查,还把英译的老子、庄子、孙子兵法之类拿来译回中文。自得其乐之余,脑子里堆积了无数的各类单字、术语,却只是无法把它们拿来应用。 当然,这使我又生气又着急,于是,在一九六七年,决心去徐州路语言中心-学说话。语言中心是要考的,目的是为了给你分班。离开学校那么久,忽然又去做学生,心情甚是复杂。考试的那天,碰到一位在台糖公司做英文翻译多年的老友,也来报考。两人彼此鼓励一番,然后照着考卷,听着扩音器里用英文念给我们听的问题,一一作答,倒也十分新鲜刺激。 过了几天,通知来了,我被分到第六级。 语言中心的会话班,一共只有六级。我一下子考取了最高班,骄傲之心又未免抬头。心想,既然已经有这么高的程度,

4、就不要念了吧?犹豫着勉强去注册的时候,偏巧第六班额满,注册组让我念第五班,降一级。我就更加觉得自己可以不必念了,于是婉拒了注册组的好意,走出了语言中心。谁知一出门,正好碰到台糖那位老友。他问我,分到哪班了?我据实以告,说我想不念了。这位老友把我一拉,说:“你为什么不念?我被分到第一级,还来念呢?你不就是为了想要会开口讲吗?现在不学,你永远也不会讲!走走走!回去注册!”老友不由分说,把我拉回了注册组,念第五级。 至今我感谢那幸运的一分钟如果不是碰到这位老友,我将永远不会发现语言中心那几期的学说话对我这一生有如此关键性的帮助! 我不但念了第五级、第六级,还念了以后的句型班,更接下去念了阅读与写作。

5、左念右念,乐此不疲,成了语言中心最舍不得离开的一个学生,也使我此生有了两年重现的春天,用补偿的心情领略做学生的快乐。 两年届满,适逢美国国务院邀请我到美国做四十五天访问,我欣喜雀跃自己的英文能够学以致用,不必带翻译,不必有旅伴,自己一个人,怡然上路。不但在美国可以自动自发,到处参观,又多呆了二十天,专为欣赏纽约;而且还顺路到欧洲,畅游八国,加上日本与泰国,单枪匹马,共走了十一个国家,廿五个城市,绕地球一周,恰好是一百天整。沿途除在法国略感不便之外,到处英语可以通行。自己多年来,积存在脑子里无法发挥的英文单字,在语言中心的句型训练之下,一个一个的都可以在必要时各就各位。虽然,当年所学的语法时常赶

6、不上说话所需速度,“时态”“介系词”之类难免用得乱七八糟,但这已经使我具备了“跑天下”的基本条件,真是不亦快哉! 也就因为自己那一阵和英语混得太熟了,到了巴黎,忽然没有人乐意和我讲英语,觉得十分烦闷。那天,参加了去凡尔赛宫的旅行团,旁座刚好是位美国女士,两人相谈甚欢,参观完毕,回城之后,还在路边咖啡座喝些小酒,畅谈一阵才分手。回到住处,见到朋友,我高兴地对她说:“你知道吗?我今天碰见了一个中国人!”说完之后,才发现下意识里,我把那位可以用我所知道的语言和我交谈的美国女士,当成“中国人”啦! 自那以后,我多次出国旅行,畅游天下,独来独往,无牵无绊,那是托那一阵在语言中心上课之福。有了英语这一项工

7、具,也实在使我得以大享“天下一家”之张芳杰谈“英文自修”语言的学习着重于听、说、读、写四方面。虽然这四种技巧皆以音韵、语法和句法为基础,但如欲达到运用自如,四种技巧仍宜分别训练。欲学好一种语文,必须多听、多读、多说、多写,采渐进、累积、反复等原则,别无秘诀,这虽是老生常谈,却是学习语文的不二法门。 关于听力的训练,目前种种视听设备和环境,例如收音机、电视机、录音带、录像带等传播媒介,供人学习的教材,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可选用适合自己程度的英语唱片或录音带,反复播放收听。看电影或电视时,亦可作自我训练,寓学习于娱乐。起初或不易听懂,但可借字幕之助,得知在表达某一意念时,用的是什么字句,而该字

8、句又是如何发音的。时日既久,自可进一步舍弃字幕,而借剧情或说话者的表情或自己了解。在听别人的发音时,如能同时注意自己的发音与别人正确的发音有何不同,借以纠正自己发音上的错误,更是一举两得。在培养听力时,不仅要注意区别个别音的念法,尤要注意音的轻重和整句的语调。此外,时下电台及电视的英语教学节目,均编有教材,又有优秀的教师讲授,可择适合自己程度者,多加利用。 说与听一样需要反复练习训练,最好当然是能常常和英美人士接触交谈。常听学习英语的人抱怨,认为国内缺少说英语的良好环境。诚然这是我们学习外语时最弱的一环。但是我们可以寻求环境的突破,退而求其次来自己制造环境。譬如随着唱片或录音带等大声念,朗读对

9、话或短篇小文,都是训练说讲能力的方式。甚至如无交谈的对象,自言自语亦未尝不可。事实上多数国人学习说英语最大的障碍不是学习环境,而是害羞胆怯,深恐说出来的英语不合文法,或是中国式的英语,招人取笑。我们绝不可让此种心理作祟,要讲就必须要开口,不要怕讲错,闭口不言,永远也不会讲,消除心理障碍,大胆去讲,日久生熟,一旦对自己有了信心,自能脱口而出。 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有略读与精读之分,略读重其量,要广泛涉猎,精读重其质,要深究熟读。略读一篇文章,应自首至尾,先明其大意,若遇纠缠不清,特别艰涩的句子,寻上下文意之脉络条理,加以文法之分析,慢慢推敲,细心揣摩,困难当可迎刃而解。精读的文章,除了先了解其

10、内容、组织、论点、写作技巧外,遇有含精辟的见解之优美词句,应择量背诵,然后将全文多读几遍,即使不能背诵,至少亦须读到琅琅上口,如此亦有助于说、写能力的培养。至于读物的选择,当配合自己的兴趣和程度。从童话、故事、小品文、中英对照的读物开始,到报章杂志、文学名著、专门性的刊物书籍等。不仅增强阅读能力,并可增广见闻。此外,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们尚需两个良好的伴侣,即一部最新的英文字典和一部优良的英汉字典。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谈到英文自修,字典是不可缺少的工具。 训练用英文写作的能力,可先从造句开始奠定根基,文章毕竟是一群有意义之词句的组合,应该由以字为中心进入以句为中心,进而发展段落。初期练

11、习用英文写作的方式有多种,例如熟读一篇文章后写出其摘要,或模仿其形式另写一篇。若能持之以恒,写作日记乃最有效方式之一。每日策励自己写点东西,倘时间不允,可抄录精彩文句,或剪贴佳作及重要新闻等。再者,结交外国笔友,用英文通信,亦可在不知不觉中增强写作能力。初习写作,不免会有词穷或自觉不畅之感,可尝试以句代词去表达,但词汇的记忆,原为写作的基本条件,与阅读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读与写关系最密切,读的越多,越能增加字汇记忆,无形中还会增加思考和组织的能力。 英文在大体上是语文合一的,听、说、读、写是驾驭一种语言的整体,四者本是息息相连,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能说得对,才能写得对,能听得懂,更能读得懂,

12、四者应均衡发展。但是四种技能,单凭自修而达到精通,的确不易,需要绝大的毅力和恒心,有了决心和信心,然后订定自己的目标,效果才能事半功倍。乐,觉得好像所到之处,无论哪国人都有点像是“中国人”了。我的另一扇窗子 ANOTHER WINDOW OF MINE作者聂光炎先生阶梯英文的编辑先生要我写一篇东西谈谈英文,这可使我很为难,而且“受宠若惊”。真的,谈英文,这是多么专门的事,应该是那些专家学者来做的,怎么也不该轮到我头上,因为我的那点儿贫薄英文,确实无从品论,没什么好说的。不过经深一层了解,他们的用意,只是让我说说学习英文的经验,以及英文对我的用处。这倒使我宽心不少,也就冒然用我也不太灵光的中文,

13、来叙一叙过去学英文的因缘琐事。其实,我从小就算是个挺爱学习,也喜欢读书的人。只是生不逢时,求学读书的好日子,正赶上那段大动乱的悲惨岁月,终日处于恐慌、流浪、逃难、求生的折磨之中,根本读不成书,更不要说学英文了。虽然后来死里逃生,算是安顿下来,而当时的环境、气氛,对所谓“学文的”、追求纯粹知识,实在是不可能,也得不到多大的支持和谅解。当然你去挑着头儿摘什么英文,也会是很不得体的举措。一耽误下来就是好几年(学东西最好的时光),有点儿可惜。直到了二十五、六岁,我还没有好好正式学过英文,就连“你好吗?”“I am fine.”这类的话,我都不会说,真是很糟。一次,遇上工作环境的变迁,很巧,一下子碰到很

14、多同事,他们都是“吃英文饭的”,个个“能说会道”,遇见洋人都是“振振有词”,张开嘴就说,提起笔就写,这使我羡慕死了。羡慕别人的学问。我想不是坏事,于是生起我也来学英文的念头。同时,也由于略有“公余之暇”,赶着天不亮就起来听收音机,凑钱缴学费,夜晚进补习班。有的朋友给我鼓励,也有的说我发疯,更有人笑我是“八十岁学吹鼓手”。八十岁,太夸张了一点,二十有六,开始念ABCD倒是真的。“这是一只小白猫。” “那是一条小黑狗。” “请开开这扇窗子。” “关上那扇门,请!”可是狠狠折磨了我一阵子。“华盛顿砍树”、“阿伯拉罕林肯”都使我出过“洋相”,受过“洋罪”,由于情绪不对劲儿,由于年纪大了几岁,由于没有基

15、础,由于最后的效果是So so带着学英文不成的沮丧,我反而转入了学术机构。这个可好,周围长辈、先进、不少饱学之士,爱知识,也鼓励年轻人。特别是李曼瑰老师,她自己英文很好,更不时提醒我,告诉我:“如果想把剧场艺术学好,非从英文下手不可”。因为当时有关现代剧场艺术,连本中文书都没有,(现在也不多)。她的启示很重要,我接受了她的观念、督促和指引,痛下决心,更认真的学英文。从剧场的Facade到Cyclorama,一步一步通过剧场知识接触英文。由英文的学习而去探索剧场艺术。一九六三年,我得到一个“不以英文取胜”的机会,在文化技术交换计划下,到美国进修剧场艺术。这回是实打实地进入英文环境,使学习、生活与

16、英文融揉一体。我不知道进步如何,学到了多少,但我知道,我真的开始了。(虽然晚了一点儿)。这个开始,使我提高、丰富了许多,也增加了信心,更使我这一开始,就没有再歇下来。这么多年下来,英文一直是我主要的研究工具。凭着英文,去追求剧场艺术的新知,去请教、结交国际间那些先进和名家。学得快了,学很多了,同时在生活上,也得到求知为乐的满足。我这个人抱负不大,欲求不高,禀赋有限,所以从来没有想着用“洋文儿”,去得“黄金屋”,去求“高爵禄”。我只觉得,英文是我知识、生活领域上,另外一扇窗子。打开它,你能豁然开朗,见到更大、更远的天空和世界。况且求知之乐,也能使你“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也就够了。您说是不?经过漫长的学习过程,虽然英文没弄好,倒也有一些小心得,提出来供朋友们参考。1. 要学趁早。 2. 要学学好。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