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长廊文字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264112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长廊文字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国学长廊文字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国学长廊文字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学长廊文字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长廊文字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中学国学长廊文字版(编者:代立然)论语圣人的教诲【原文选读】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过饱,居住不要求太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亲近有仁德的人,并请他们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道德经中国人的本土哲学【原文选读】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译文】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

2、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庄子东方的大智慧【原文选读】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译文】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也太大了,

3、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得下。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庄子说:“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作为舟船,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墨子大爱原本无疆【原文选读】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译文】诸侯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掠夺;人与人之间相爱就不会相互残害;君臣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相爱

4、,就会相互融洽、协调。天下的人都相爱,强大者就不会控制弱小者,人多者就不会强迫人少者,富足者就不会欺侮贫困者,尊贵者就不会傲视卑贱者,狡诈者就不会欺骗愚笨者。礼记君子的立身之本【原文选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兌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译文】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兌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孟子人人皆有向善之心【原文选读】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

5、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译文】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 是非心,人人都有。(一个人有了)同情心,就是仁啊;有了羞耻心,就是义啊;有了恭敬心,就属于知礼啊;有了是非心,就是智啊。荀子坚持让我们走的更远【原文选读】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译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水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

6、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中庸理智是智慧的源泉【原文选读】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译文】仲尼说:“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于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大学请先端正我们的灵魂【原文选读】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译文】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

7、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诗经三千年前华夏先民的吟唱【原文选读】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译文】看那老鼠都有皮, 做人怎不讲礼仪。 要是做人没礼仪, 为何不死还活着? 看那老鼠有牙齿, 做人怎不讲节制。 要是做人没节制, 不死还想等什么? 看那老鼠有肢体, 做人怎能不讲礼。 要是做人不讲礼, 为何不去快快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