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8262986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南亚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东南亚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东南亚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东南亚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东南亚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南亚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南亚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南亚教学设计淄河中学:李艳美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东南亚是(鲁教版)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的内容。教材的内容有:十字路口的位置;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 2、本课地位:它是新课程下初中中考要求掌握的五个地区之一,尤其是热带气候和农业生产和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方面的分析题目较多。由于它是我们相邻,为此容易与我国西南地区融合在一块进行考察,加大了它的难度。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

2、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3)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的贡献。(4)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技能目标(1)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来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2)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4教学重、难点:重点:东南亚位置及其重要性;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东南亚的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及分布难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气候与农业的关系

3、;农作物的分布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教法 根据地理教学的一般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两种主要教法:1、学案导学:提前发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可以做到重点和难点提前感知,有助于优生的培养。 2、自学讨论法:通过教师提出的自学讨论提纲,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变学会为会学。 3、图导图练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和动手绘图等多项措施的训练过程,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 4、教学用具:使用东南亚地形图、世界地图三、学法1、培养学生阅

4、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图文结合读。 2、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3、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教师的置疑,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四、教学程序结合本节内容实际,教学时间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诗歌方式引入:读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南亚。一、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和“东南亚政区图”,“东南亚的地形”图

5、、“马六甲海峡的航线”, “亚洲的气候”, 图7、25“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 图7、27“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 “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 “东南亚的旅游胜地”图,及有关阅读资料、图片等2、学生对照课本预习以下问题:(以下问题在讲课时可用实物投影展示)(1)、东南亚在亚洲的( ),包括( )和( )两大部分,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2)、东南亚地处那两大洲之间? (3)、东南亚位于那两大洋之间? 。(4)、将以上四地连线形成一个( )字,所以说东南亚地处一个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 ( )”位置,交通位置很重要。(5)、中南半岛的

6、地形具有( )、( )的特点。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十字路口的位置处理方法:阅读课文,并用实物投影展示“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和“东南亚政区图”,“东南亚的地形”图,“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图。请同学们从图中查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和周围的大洲或大洋。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读图。 通过学生的找图、读图、回答问题等来确定东南亚位置和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1、阅读课本P31课文第一段和图7、17完成:(1)、东南亚在亚洲的( ),包括( )和( )两大部分,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2)、看图7、18,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并在图上标出。2、阅读课本P32课文和图像7、18完成:(1)、东南亚地处那两

7、大洲之间? (2)、东南亚位于那两大洋之间? (3)、轮船从印度洋向东到太平洋走捷径必须经过的水道是谁? (4)、东南亚交通位置的关键部位是什么?它位于哪里? 学生答后,教师总结: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东南亚地处( )洲与( )洲、( )洋与( )洋之间的“ ( )”,位于( )和( )之间的( )海峡是这个路口的咽喉,是从( )洲、( )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南亚、东亚各港口的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 )洋与( )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综合探究能力2、让学生学会绘图、识图,以提高学生的析图能力和综合能力3、让学生放飞思维和想象,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8、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处理方法:阅读课文,并用实物投影展示“亚洲的气候”图, 图7、25“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 图7、27“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 “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请同学们从图中得出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读图。 通过学生的找图、读图、回答问题等来确定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实物投影展示 “亚洲的气候图”,看图并思考: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2、 实物投影展示:图7、25“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归纳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然后

9、,读图7、27“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由学生说出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降水出现的时间(午后两点左右),以加深学生对东南亚高温多雨气候的印象。图7、26“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归纳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分析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列表对比:两种热带气候的差异(实物投影展示)(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从地区看,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从国家看,印尼、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和菲律宾南部都位于赤道附近,这些国家和地区应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从地区看,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的北部、菲律宾群岛的北部,纬度相对较高,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从国家看,主要是缅甸、泰国、老挝

10、、越南、柬埔寨等国。而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2、让学生学会绘图、识图,以提高学生的析图能力和综合能力3、整合学生间知识的横向联系,让语文知识运用在地理课上,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基础自测:1、东南亚地理位置:位于( )洲和( )洲、( )洋和( )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上。2、东南亚是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是世界上( )、( )、( )、( )的最大产地。3、世界上椰子的最大生产国和最大出口国分别是( )A泰国和菲律宾 B、泰国和印尼 C、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D、印尼和菲律宾 4、关于东南亚的叙述

11、正确的是( )A、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B、东南亚各国都信仰佛教 C、东南亚人主食是面食 D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城市是加尔各达 5、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 )A、泰国 B、老挝 C、缅甸6、关于马六甲海峡的正确叙述是:( )A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 B位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C、位于亚洲和大洋洲之间 D、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7、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 B气候温和降水丰沛 C全年高温多雨8、分布在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和马来半岛南部的主要气候类型(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热带季风9、下面两幅气温降水柱状图分别反映何种气候类型、左图C、( )气候,特点( )

12、。、右图D、( )气候,特点( )。 、在东南亚,C类气候主要分布在( )D类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这两种气候分布区很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还适宜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如( )等。 两种气候各月平均气温都超过( ),说明两种气候的共同点( )他们的区别是( )。 C D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已经为旅游东南亚做了充分的准备,下节课我们就将游览东南亚的城市和著名的旅游景点。教学反思:略第二课时导入新课略一、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 “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 “东南亚的旅游胜地”图,及有关阅读资料、图片等2、学生对照课本预习以下问题:(以下问题在讲课时可用实物投影展示)(1)、东南亚包

13、括( )、( )两大部分,为什么称东南亚为“十字路口”?(2)、东南亚有( )、( )两种热带气候,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承接)在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南亚位置、气候的基础上,这节课继续学习东南亚的地形和居民。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处理方法:阅读课文,并用实物投影展示“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图,请同学们从图中得出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及主要的河流和城市的分布。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读图。1、实物投影展示:图7、28“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的分布”,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东南亚的河流众多,请同学们在图中依次找出: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2、提出问题:(1)这些河流大部分发源于哪里?(2)这些河流的流向和山脉方向有什么特点?(3)这些河流上、下游的地形有何差异?(4)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何处,为什么?(学生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