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主要思想.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8262966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阳明心学主要思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王阳明心学主要思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王阳明心学主要思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阳明心学主要思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阳明心学主要思想.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阳明心学主要思想一、心外无物。1、王阳明的哲学主体是“心本体论”,也就是说,你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你脑子里的全部,就构成了你的全部世界。除此以外,对你来说,不存在另外一个什么世界。或者是说,另外一个所谓的客观世界对你来说不存在任何意义。王阳明有一个著名的关于花的段子。有一次,王守仁和友人一起游南镇。此时正是百花盛开的春天,一路上,只见一丛丛艳丽的花树在山间时隐时现,飘来阵阵的芳香。朋友不禁指着岩中花树问:“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可是这些花树在深山中总是自开自落,和我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王守仁回答:“当你没有着到此般花树时,花树与你的心一样处于沉寂之中,无所谓花,也无所谓心;现在你来看此

2、花,此花的颜色才在你心中一时明白起来,可见,这花并不在你的心外。”他的意思是,你没看见花之前,花的存在与否,你既不能肯定,对你来说也不存在任何意义。你现在看到花了,花在鲜艳在你心中留下了印象,让你感到很开心,这时花对你来说,才是存在的,才是有意义的。2、你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构成了你世界的全部,那么,是不是你见到的越多,你的世界就越大?也未必如此。美国有个演员叫尼古拉斯的,他要环球演出,叫股票经纪人每天发一封电报给你,把他所关注的几个股票的“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都发给他,然后他根据这些信息,在头脑中构想出这些股票的波动情况,大意是,股价突破波动的“箱顶”,证明股价有向上的动量,买进;

3、股价向下跌穿“箱底”,证明股价没有承托的力量,要平仓。他把这种理论叫“箱体理论”。他用这种办法,把几万元钱炒到一百多万元。后来,他回到了纽约,在接近交易所的地方专门租了个办公室,请了好几位经纪人,办公室有三部专用电脑,直接交易所的即时行情。按理,行情细分到分钟图,甚至秒点,他应该操作得更好才对。事实上,潮水般的行情信息搞得他头昏脑涨,分不清东西南北了。很快,一百多万元又亏剩几十万了。他反省自己,恢复过去的做法,重新参加演出,远离市场,叫经纪人每天按过去的方法给他发电报。他的头脑又变得清晰了,感觉得到了股市的脉动和节奏,看清了股价的走向。很快,他的账户又恢复到以前的一百万以上了,而且在股市大跌之

4、前就全部清仓了,躲过了惨痛的崩盘。对尼克拉斯来说,那几个“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就是股市了,那潮水般的时分图,就是“日内噪音”了。但西蒙斯肯定不同意这种看法。他的团队里有世界上运转最高速的电脑和服务器;他把办公大楼搬到交易所的旁边,就是为了快千分之几秒的优势;他所有的模式都是极短时间的日内操作,一般而言不会超过30分钟,就是为了捕捉那种不正常的日内波动。对他来说,他的世界就是日内各种不同形式的波动,“目无全牛”,日内波动以外的东西,他根本就不关心。所以,什么是你真实的世界?你能够把握的世界,才是你真实的世界。必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你把握的确定性越高越好,越高越真实。对盲人来说,

5、他的真实世界,肯定跟明眼人不一样。二、良知。如果用我们平常定义各种概念的方法来定义“良知”,还真难说得清楚。王阳明的方法是,随时随地捡现在的例子给弟子们讲解,让他们从例子中去了解什么是“良知”。王阳明的“良知”类似孟子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或“隐恻之心”,说得现代一点,就是心对善恶的基本判断,或“大脑的基本机能”。从这一点上说,每个人都有“良知”,而且每个人的“良知”都大致一样,就好像一部电脑,出产时基本都附带装有“WINDOW”的软件。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良知,都能做出自己的正确的判断,所以,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尤其不要轻易迷信权威。任何时候,别人的话,尤其是权威的话,都要经过自己思考,要过自己

6、“良知”这一关。每人都有“良知”,但有些人受欲望、贪婪、虚荣心等的蒙蔽,没有发挥作用。三、本然与明觉。那为什么每个人成长以后各有所长,所取得成就不一样呢?王阳明用“本然”和“明觉”两个概念来区分。所有的电脑,出产时都附带装上“WINDOW”的软件,这就是“本然”。有些人,只是把电脑当打字机使用,基本上就使用“文本文件”,进步一点的使用“WORD”文档的基本编辑功能。他们的“明觉”就一直停留在只使用“本然”小部份功能的程度。有些人,电脑买回来就注册激活了,随着“WINDOW”不断升级,同时不电业局摸索使用功能,可以把“EXCEL”当数据库使用,甚至把“EXCEL”改编成新的软件。一样的“本然”,

7、最后的功能不一样,就是说“明觉”是不一样的。本然是人刚一出生的“良知”,“明觉”是经过不断的“致良知”、“事上磨练”后达到的境界。四、致良知。如何把软件升级,如何不停探索开发软件新的功能,发挥它的最大功用?这个过程就是“致良知”。“致良知”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向内求索,一个是向外求索。向内求索是“内省”,向外求索是“事上磨练”,用我们现代的话说是“实践”。1、“内省”是做减法,减少欲望,减少各种梏桎对内心的束缚,拂除各种灰尘对内心的蒙蔽,回归“本真”。“内省”有两种,一种是“冥思”、“打坐”,就是寻找自己的潜意识、寻找自己的内心,“聆听内心的声音”,弄清楚自己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正生活的目的、

8、生命的目的。有一个富翁和渔翁的故事:一位渔翁在海边悠闲地晒着太阳。一位老富翁看见了,奇怪地问他,你为什么不去工作挣钱?渔翁回答说,为什么要去赚钱呢?富翁说,赚到很多钱之后,你就可以悠闲地在海边晒太阳了。渔翁回答说,我现在不就在晒太阳吗?是呀,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如果只是悠闲地晒太阳,现在就可以晒了。很多人,奋斗了一辈子,最后才发现,自己奋斗来的结果,不是自己想要的。所以,问问你的内心、“聆听你内心的声音”很重要。别一种内省就是反思、反省、总结。善于总结的人才会进步。总结就是学习,也是“致良知”的一种途径。2、“事上磨练”就是践行自己的“良知”,使自己的行事和自己的认识协调和谐。知而不行,不是真

9、知;行而恰当,才是真知。一个只是在理论上学习掌握了知识的人,与一个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的人,不可同日而语。一个从书本上学到游泳的知识,这只是书本上的知识。一个人学习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又到水里了呛了水,掌握了游泳的实际技能,这种技能就是“良知”,他学习游泳的过程就是“致良知”。五、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最重要的哲学观点。“致良知”的过程一定要有“行”,不“行”能不谓之真知。“行”就证明你真正认同了“良知”。“行”的结果又可以从知识上、心理上完善你的“良知”。“行”和“知”是不能分开的,它们是浑然一体的。1、知行合一可以避免陈过高之论,也可以检验“知”的真实性和可行性。锻炼身体对健康的好处,

10、每个人都能说出来。但是,能说出来并不意味着能做得到。有多少人把锻炼身体看得跟“吃饭”、“睡觉”一样重要,每天持之以恒的?很多家长在孩子面前,理论一套套地讲,可是孩子不以为然,因为家长的行为在证明着相反的理论。比如很多家长不断在孩子面前讲学习的重要性,可是自己在电视机面前、在麻将台面前乐此不疲、得意忘形,孩子会怎么看你?我们的社会不乏空头理论家,缺的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者。2、知行合一,通过“行”来加深对知的认知和肯定。一次股市崩盘,新手看到的是恐惧,老手看到的是机遇。因为新手没有经历过如此恐怖的场面,而老手却经历过无数次这样的场面,并从这样的恐怖事件中活了下来,后来甚至有若干次从中获利的经历了。同

11、样的事情,在新手的心中,是一个恐怖的世界,在老手的心中,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在战场上,新兵学习了军事理论,经历了若干次战斗并活了下来的老兵,学习了同样的理论。但是,两者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在新兵,理论跟实战技能是油水相隔,能否在战斗中活下来,就看他的造化了。在老兵,这些知识都是他在战斗中亲身省悟出来的,已经成为他的本能了,理论和行动,已经合二为一,成为一种技能或智慧了。3、因为“心”就是你的世界。因此,在博弈中,可以通过对“心”的干扰,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我国古代的兵法中,有一种战略就是“激将法”,使你的情绪失常、心态失稳,从而影响你正常的思维能力。从王阳明剿匪和平反的几次经历,他没有复杂的战术,都是通过伪造证据,制造假相,传假信息,使敌人上当,按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后,王阳明学心最大的优势就是“心外无物”,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或者说一个通过不断“致良知”、知行合一而达到“内心强大”的人,他对世界的掌控是无以伦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