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262195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窗》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窗》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窗》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窗》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窗》教学案例.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窗教学案例下原镇白雁学校 邹新华 200810教学目标: 1、 深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认识人性的美与丑及人性的复杂性。 2、 联系生活谈体会,认识文章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单元最后一篇小说窗,从篇幅上看这是一篇小小说,又叫微型小说。借助于窗,我们可以接纳温暖的阳光,也能够窥视藏在角落的阴暗,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扇窗,透过它,里面的人看到了两个不同的世界,透过它,我们却看到了两颗不同的灵魂。下面,就让我们来阅读窗这个故事,用我们的心灵去解读窗内外的世界。 二、 整体感知: 1、 我想请一位同学和我一起给大家讲述这个故事。 要求:(1)标出

2、文中的生字。(2)读完后说一说,从故事中你看到了什么?(启发) 我们看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两个病人;两个病人眼中不同的景色:美丽的景色一堵光秃秃的墙;两颗不同的灵魂:美丑,善恶;人性的变化:善恶) 2、 你认为本文最具震撼性的情节是哪一部分是什么?(发言)文章中哪些内容为这种震撼作了铺垫?(引导学生关注内容和情节,为下面人物的分析作准备,)启发:震撼是因为什么?-结果与想象相差太大。结果如何?想象如何?想象越美,结果就越有震撼性。哪些内容使我们越来越强烈地觉得窗外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对窗外景色的描述;对不靠窗病人在靠窗病人临死前心理、动作的描述。 1、 师:对上述

3、两者的描述,都在把我们的心理推向对窗外美景的想象中,所以,当窗外那一堵光秃秃的墙出现在们眼前时,不得不让我们震撼。不靠窗的病人处心积虑,靠病友的生命和自己的人格换来的竟是“一堵光秃秃的墙”,多么具有讽刺意味。但同时却也反衬了另一个人的高尚、无私。 2、 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 同样的窗口,为什么昔日的病友能看到美丽的风景,而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心灵之窗打开(心中有最美的风景)还是关闭(心中横着一堵墙)。 (师:一个人若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的眼中便有一个美丽的世界;一个人若心中没有春天,他的眼中就只有一片荒漠。) 三、 讨论人物 对于这两个人物,大家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下面说让我们走进病房,走

4、进两位病人的内心世界。 1、 评价人物: 欣赏小说人物,不仅要知其事,也要知其人。请用一个词语或短语评价其中的一个人物,并说说你这样评价的理由。体会文章对比的手法。 A、 热爱生命、乐观、关心他人,高尚无私 B、 自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也想看窗外的景色)、在欲望的驱使下逐渐堕落的人。关注思想的变化(他想占那个床位是可以理解的,而且他也为这种想法感到惭愧,也克制过自己。但后来,他认为那张床就该是他的,所以就见死不救、)(这都是什么心理在作怪?嫉妒心在作怪。而结果呢?嫉妒是一把双刃剑,既害了自己(病情加重,彻夜难眠)又害了别人。) C、 对比;A越高尚、无私,越说明B的卑鄙,所以在刻画人物上作

5、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3、 形象思维训练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至此就戛然而止了,这位病人以后会怎么样呢? 大家畅想一下,当他看到一堵光秃秃的墙以后,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发言)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他的动作、神态和心理。 引导学生把握人物性格,合理想象。条理清晰地表达。 4、 理性思考: 如果,我们把靠窗的病人称为甲,不靠窗的病人称为乙,假如甲乙二人从一开始就调换了床位,你认为会有哪几种不同的结局?你支持哪一种猜测?说说你的理由。(理由要充分) 四、联系生活,感悟小说中的哲理: 1、这无数种的结局都有可能,然而我们还是衷心希望这位病人能找回自己善良的本性。最后,当我们离开病房的时

6、候,让我们一起来关心这位病人。我建议每一位同学写一句话或一段话作为礼物送给他,希望他在我们同学的帮助下也能看到最美的风景,能够好好地生活下去。 2、大家说得非常好。这些话是送给这位病人的,也是送给我们每个人自己的,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并非圣人,我们也会迷失自己,所以我们常常需要洗涤心灵,充实心灵,美化心灵。 五、 总结: 1、 下面再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本文的标题“窗”,大家是否又有了另一番理解?他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写作手法:铺垫,对比。塑造了两颗不同的灵魂,让我们认清了人性的善与恶,以及善恶之间的转变。 3、 因为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是同时存在的,美好的心灵需要我们自觉地去塑造。希望大家在自己的人生之窗中永远展示人性中光辉的一面。 六、住在风景里的人:有一个住在西双版纳风景区内的小男孩儿叫李松。借牛等同一类事工钱(2元)播放大年三十穷一条鱼三个愿望(大房子、读书、结婚)房子盖好那天,李松打来电话说:“房子还没贴地砖呢!”“我的心一下子从西马拉雅山上跌入了澜沧江里。 思考: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我们要想有一个健康的人格、美好的品质,应该怎么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