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重要).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8261942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重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重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重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重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重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重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重要).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重点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主要内容1.山中访友 “我”去山中访问了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等大自然中的一切朋友;心情十分愉快。3草虫的村落作者以奇特的想象。追随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5詹天佑詹天佑主持修筑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的事。6怀念母亲作者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对祖国母亲很生身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者的爱慕);9. 穷人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渔夫和妻子桑娜在自己生活很贫困的情况下;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事。11唯一的听众“我”在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的无私帮助下;由对拉小提琴失去信心;到能在成

2、百上千的观众名前演奏小提琴曲;13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美丽的、渺小的;并且资源非常有限;我们更无法移居;所以我们要保护地球。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文章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的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17少年闰土“我”和闰土的相处过程中闰土给“我”讲述了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这四件事。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文章回忆了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和“我”畅谈读书、笑谈“碰壁”、救助黄包车夫、关心女佣的事。21老人与海鸥每年冬天;一位老人步行二十余里;为海鸥送餐;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老人去世后;海鸥们不约而同地为老人送行的事。23最后一头战象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

3、一投战象嘎羧;知道自己的生命快到尽头了;于是重新披挂象鞍;来到了打落江畔;缅怀往事和浴血搏杀的战友;最后在埋葬战友的百象冢旁;刨了一个坑;悲壮地把自己埋葬起来)。25伯牙绝弦俞伯牙和钟子期互为知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事。26月光曲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兄妹俩;为他们弹琴又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中心思想1.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3.表达了作者喜爱草虫的村落;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5.赞扬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情怀和杰出的才干。6.表达了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悔恨;对祖国母亲的眷恋的思想感情。9.赞扬了渔夫和桑娜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尚品质。

4、11.赞扬了老教授爱护、无私帮助年轻人的优秀品质;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感激之情。13.告诉我们要珍惜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环境。15.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自己土地的热爱和眷恋的思想感情。17.闰土是个活泼可爱、机智勇敢、见多识广、聪明能干的孩子。18.表现了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21.表达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表达了海鸥对老人震撼的情。23.歌颂了战象重情义、忠诚和善良的情怀。26.赞扬了贝多芬对穷人的同情与热爱、心地善良、琴技高超;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能。六年级上册课文复习提纲1山中访友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

5、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文丰富、新奇;有浪漫色彩。还采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等手法作者要访的是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悬崖是一些自然界朋友;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还恰当地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 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课后第3题: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答: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老桥”比喻成“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仅写出了桥的古老;

6、更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答: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鸟儿不是在鸣叫;而是在“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闪亮;而是在“与我交换眼神”。一声“呼唤”和一个“眼神”;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3草虫的村落这是一篇散文;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草茎变成了粗大的森林;小虫成了游侠;“我”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虫村民;看到了“街道”“小巷”;看到了像南国少女般的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看到了像庞然大物似的来访者蜥蜴;看到了甲虫音乐家

7、的演奏会;看到了熙熙攘攘远方归来的村民们文章运用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最后表达了对草虫村落的深深依恋。5詹天佑文章是按照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的。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突出的成就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文章是按照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的。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从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中部凿井法分别是居庸关、八达岭。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 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

8、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詹天佑要求工作人员勘测、绘图、计算等都要精确、严密;决不能含糊、马虎;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句子充分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6怀念母亲作者季羡林 ;以前我们还学过他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文

9、章结尾与开头呼应。 突出了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课后第2题: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答:“频来入梦” 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祖国;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祖国母亲”不断在梦中浮现。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答:作者身在异国他乡;远离了祖国和亲人;心中十分忧愁;但是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我怅望灰天;在泪

10、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答:在我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慈祥的;她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眼睛里写满了对儿子的爱。9穷人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其他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通过对心理活动、语言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的语句是 揍我一顿也好、我们总能熬过去的。11唯一的听众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全文围绕这两条线索展

11、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先写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接着写“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每次“我”停下练琴;她总是夸奖“真不错”。 “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最后写“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平静地望着我”文中三次出现。从相识的第一天起;老人就一直平静地望着“我”拉琴。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老人对“我”的关切、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的高兴;读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觉得她的眼睛像深深的潭水。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

12、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课后第3题:我猜想你一定拉得很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答:老人的耳朵并没有聋。之所以说自己耳朵聋了;是因为老人是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出于对“我”的爱护;老人谎称自己耳聋。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我也常常忘记她是个聋子。答:因为在“我”心中老人是唯一的知音;在“我”眼里;老人也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琴声;“我”和她是用音乐在相互交流。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答:

13、因为从老人的眼睛里“我”读出了她对我的关切、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而感到欣慰;读出了老人对我更高的期望。因此;我觉得她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13只有一个地球 这是一篇 文艺性说明文;读了 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 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难怪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地球的可爱、破碎表现在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用词严谨;表达生动。课后第2题:人类生

14、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生长;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答:“本来”即原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资源在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的情况下应该能够再生;长期为人类贡献。“本来”一词点明了这些资源原来是可以再生的;但人类无节制开采和破坏却改变了它。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答:“至少”是副词;最小限度。“至少”一词点明了到现在为止;宇宙中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警告人类;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我们应积极保护它。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属于总分总的

15、结构。课文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表达手法;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另一方面;体现课文主旨的语句“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反复出现;好处是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 文章的中心句是 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课后第2题: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答:起伏的群山蕴藏着宝贵的资源;流淌的河水养育着万物的生命;动物与植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答: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生活在大地上;沐浴着阳光雨露;感受着风霜雨雪;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成长。如果家园受到破坏;而人们不能及时醒悟;不懂得及时补救挽回;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答:谁也没有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善恶来对待神圣的大地;来破坏、损伤大地的完整和庄严;相反;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拥有着生命成长的物质;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17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