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铸铁的组织和几种合金元素的影响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8255061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灰铸铁的组织和几种合金元素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灰铸铁的组织和几种合金元素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灰铸铁的组织和几种合金元素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灰铸铁的组织和几种合金元素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灰铸铁的组织和几种合金元素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灰铸铁的组织和几种合金元素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灰铸铁的组织和几种合金元素的影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灰铸铁组织中几种合金元素的应用与作用解析生产高牌号孕育灰铸铁件,进行有效的孕育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正确地确定化学成分,必要时配加少量合金元素,也是不可忽视的条件。如处理得当,合理选定化学成分和孕育处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灰铸铁各个方面机械性能及其铸造成熟度。 这里,我们要讨论有关控制灰铸铁化学成分,及孕育处理的一些问题。 一灰铸铁的组织和合金元素的影响 灰铸铁的强度和综合质量,取决于其最终的显微组织,生产高牌号灰铸铁件,控制其显微组织的目标,大致有以下几方面:极少量游离渗碳体和晶间渗碳体; 石墨形态为型;石长-4 级。 基体组织5以上为珠光体,游离铁素体不多于5%;晶粒细小均匀. 上述项目

2、标中,前3项要在铸铁共晶转变过程中建立基础,后2项则要通过控制铸铁共析转变来达到.只有合理控制化学成分,有效地强化孕育才能满足上述五项条件.1.铸铁的共晶过程 要分析铸铁的共晶过程,不能不回顾一下铁-碳合金的相图。铁碳合金的相图是双重的,有稳定的铁-石墨系和介稳定的铁渗碳体系。制成高性能的灰铁件,当然不希望出现游离的渗碳体,所以要使铸铁按稳定的铁石墨系凝固。 图1(借用李传栻的图)中简略地表示了铁碳合金相图的共晶部分,并表示了一些合金元素对铁-石墨系和铁-渗碳体系共晶温度的影响。 图1合金元素对铁-石墨系和铁渗碳体系平衡共晶温度的影响铁石墨系的共晶温度高于铁渗碳体系的共晶温度,如果共晶成分的铁

3、水冷却到铁石墨共晶温度以下,同时又在铁渗碳体的共晶温度以上,此时,对铁石墨系而言铁水已经有了过冷度,可以进行石墨加奥氏体()的共晶结晶,对铁渗碳体系而言,则系统的自由能仍较高,没有进行渗碳体加奥氏体共晶结晶的可能.这样,得到的是没有游离渗碳体的灰铸铁. 但是,对于只含碳而不含其他合金元素的铸铁,铁-石墨共晶结晶温度与铁渗碳体共晶温度之间的间隔只有6,要实现上述凝固条件,实际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在铁碳合金中加入硅,可以使铁-石墨共晶温度与铁-渗碳体共晶温度之间的间隔显著扩大,见图2.含硅量为2时,此间隔大于30,要制得不含游离渗碳体的铸铁,就非常方便了。所以,所有的灰铸铁中都含有大量的硅,硅是灰铸

4、铁中必不可少的,极为重要的合金元素。如果没有硅的存在即使碳很高也很 图2硅对铁碳合金平衡共晶温度的影响难获得游离体的铸铁组织。在灰铸铁中Si是强烈促进石墨化的元素,铁中只有没有Si石墨化是很难完成的。S元素含量低时,铸铁易出现白口组织,力学性能和铸造性能都较低:含量过高时,石墨片过多且粗大,甚至会出现过饱和碳,严重降低铸铁的机械性能和质量。因此工业生产中应根据铸件对材质的要求和铸件的壁厚合理控制C、Si含量。各种常用的合金元素,共晶温度范围的影响,概略地在图1中表示了。一些有数据可供参考的合金元素的作用见表1。 对于铁石墨系共晶成分,将表列数据乘以元素含量的百分数。 在稳定条件下凝固时,固、液

5、界面处合金元素在固相中的含量与其在液相中的含量的比。 * 尚缺可用的数据.(1) 初生奥氏体析出;共晶凝固过程从自液相中析出初生奥氏体枝晶开始。即使是共晶成分的铸铁(只有亚共晶状态才会析出初生奥氏体),也会产生一些初生奥氏体,因为诱发共晶反应有赖于石墨的生核,石墨生核又需要一定的过冷度,这就有利于析出初生奥氏体。 共晶反应前析出的初生奥氏体枝晶的量愈多,铸铁的强度愈高,初生奥氏体枝晶的多少,取决于铸铁的化学成分。碳含量是决定奥氏体枝晶析出量的主要因素,碳含量比共晶碳含量4.2低得愈多,奥氏体枝晶析出量就愈多。大多数合金元素,都改变铸铁的共晶碳含量,从而改变初生奥氏体枝晶的析出量。使铸铁化合碳含

6、量降低的元素,通常称为促进石墨化元素;使化合碳含量提高的元素,称为阻碍石墨化元素。硅和磷是作用强的、降低铸铁化合碳含量的元素,灰铸铁中含有硅和磷时,其共晶碳含量见下式: 共晶碳含量(%)=4。6%-1/3(Si+%) 一些常用合金元素的影响见表1。硫其在灰铸铁中作用的机制比较复杂,它在共晶转变时起微弱的促进石墨化的作用,而在共析转变过程中它有强烈阻碍石墨化的作用。铝降低化合碳含量的作用也很强,但铝主要用于高铝耐热铸铁,一般灰铸铁中都不含铝。 如果灰铸铁的含碳量不变,加入降低化合碳含量的合金元素,就会使铸铁的碳当量增高,从而会使初生奥氏体枝晶的析出量较少,共晶凝固的液相较多。液相高,铁水的流动性

7、就好,金属液的流动性好其自补缩性能就好,铸造性能相对也就好(现在称为铸造成熟度)。 ()共晶凝固 随着初生奥氏体枝晶的析出,剩余液相中的碳当量不断提高,其值达到.26时,即发生共晶转变。 共晶凝固从石墨生核开始.液相中微细的未熔石墨颗粒和高熔点的非金属夹杂物都可以是石墨结晶的核心。石墨晶核形成后,很快就生长成片状分枝,邻近石墨的液相中碳含量减少,促使奥氏体在石墨之间析出。奥氏体(奥氏体为面心立方体,其原子密排面为111面,晶体外形为八面体)析出,又使邻近的液相富碳,促进石墨继续生长。这样相互促进,并向周围液相不断生长的奥氏体石墨共生晶粒,我们称之为共晶团.液相中很多这样的共晶团,各自径向长大,

8、结晶前沿大致接近于球形。每一个共晶团中的石墨片又都是相互连接的。 共晶凝固终了时,各共晶团相互间、共晶团与初生奥氏体枝晶。间互相接触。共晶团晶界上常聚集有较多的夹杂物,一些元素,(如磷、硫)与铁、碳组成的低熔点共晶体也可能析出于共晶团之间.有时,由于合金元素的偏析,还可能导致在共晶团之间析出渗碳体,这种渗碳体称之晶间渗碳体(碳化物)。 石墨片的形态和尺寸,主要决定于凝固温度,冷却速率和液相中生核的情况。比较理想的石墨组织是散乱分布的、长度相近的石墨片(即A型石墨)。如铁水中生核状况良好,在略低于平衡共晶温度的适当过冷度下发生共晶反应,就可得到A型石墨。如果铁水中的生核条件不好,在比平衡温度低得

9、多的温度下(过冷度大)凝固,则石墨片的长大速率和分枝速率都很高,则得到分布于枝晶间的小块状石墨,通常称之为过冷石墨(型石墨)。除在特殊条件下使用的铸铁件外,一般不希望产生这种石墨组织. 增加共晶团数量,可使铸铁的强度较高,所以也是制造高牌号铸铁的目标.孕育处理是增加共晶团数的有效方法,但是,一些偏析于液相并使固相线温度降低的合金元素,会阻碍共晶团的长大,从而使铸铁的共晶团数增加.现已知道,铸铁中加入钼、钒、铬、磷和铋,都可使共晶团数增加。 2。对灰铸铁凝固过程的分析 对于研究铸铁的凝固过程,冷却曲线是很有价值的.分析冷却曲线的特点,就可以预测铸铁的组织和性能。亚共晶灰铸铁的典型凝固冷却曲线如图

10、3所示。铁水冷却到液相线以下,即有初生奥氏体枝状晶析出,冷却曲线上出现一个小平台.此后,冷却到铁石墨共晶温度以下,到达一定的过冷度,就发生共晶反应,即先有石墨生核,然后以此为基础长成共晶团.共晶反应释放的熔化热,又使过冷的液相温度回升,通常称之为“再辉。最后,由于不断经铸型散热,系统的温度下降,在铁渗碳体共晶温度以上凝固终了。在此种条件下,铸铁中石墨为A型,无游离渗碳体. 一些我们不希望其出现的组织及其产生的条件如下:图3 亚共晶灰铸铁的典型凝固冷却曲线(1)过冷石墨 如果铁水冷到铁-石墨共晶温度以下,而石墨生核的条件不好,推迟了共晶团的形成和长大,产生较大的过冷度,石墨呈菊花形、块状形,成为

11、B型及至型。如果共晶反应的起始和终了都在铁渗碳体共晶温度以上,则铸铁中仍不存在游离渗碳体,只是石墨的形态为过冷石墨,参见图4.(2)麻口组织 铸铁中的碳,一部分以渗碳体的形态存在,一部分为石墨,断口上可见白色部分和灰色部分搀杂相间,通常称为麻石组织。有时也出现在外围白口和中心灰口之间的过渡部位。 如铸件的冷却速率很高,铁水很快就冷到铁-渗碳体共晶温度以下,在薄壁处和角上就会有渗碳体和奥氏体析出。同时,石墨也能生核并长大。发生两种共晶反应所释放的热,又使液相的温度回升到铁渗碳体共晶温度以上,铁渗碳体共晶反应停止,限制了游离渗碳体的析出。在这样的条件下,铸铁可在两共晶温度之间完全凝固,(见图)得到

12、麻口组织。图4生核不足、过冷度大的铸铁的凝固冷却曲线图6白口铸铁的凝固冷却曲线产生白口组织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项: a冷却速率很高。发生共晶反应以前,铁水就冷却到铁渗碳体共晶温度以下。造成冷却速率过高的工艺因素有: 孕育不良:孕剂量不足、孕育效果不好(孕育处理时,铁水处理温度不合理)。由于孕育效果不好常常造成合金组织有偏析的现象。铸件壁薄;由于铸件薄壁处、尖角处冷却速度快,铁水在渗碳体析出阶段凝固,造成的白口组织。浇注温度太低;在凝固以前加热型腔的作用差,铸件与铸型间的温差大造成激冷.铸型的导热能力强;由于铸型导热能力强,使铁水表面快速冷却而造成的激冷。b.铸铁的碳当量太低。凝固过程中析出的初

13、生奥氏体枝晶多,剩下的共晶成分的液相不多,发生共晶反应时,释放的热量不足以使温度升高到铁-渗碳体温度以上。 c合金元素的影响,大多数合金元素都会影响共晶碳含量,使碳当量改变,从而促成白口。此外,合金元素还会改变共晶温度,影响铁石墨系和铁渗碳体系共晶温度之间的间隔。一些渗碳体稳定元素(如C,V和T),在降低铁石墨共晶温度的同时又提高铁渗碳体共晶温度,铁水当然就容易过冷到铁渗碳体共晶温度以下。还有一些合金元素(如M和等),既降低铁石墨共晶温度,也降低铁渗碳体共晶温度,对白口倾向相对就没有明显的影响。(4)晶间渗碳体 前面已经谈到,共晶凝固初期形成的渗碳体会造成白口组织或麻口组织,在共晶凝固后期析出

14、的游离渗碳体,则分散于共晶团之间,通常称为晶间渗碳体. 在进行共晶凝固时,释放的熔化热一般都会使剩余液相的温度升高。如果在凝固后期,释放的热量消减,一些残留在共晶团之间的剩余的液相又冷却到铁渗碳体共晶温度以下,就会产生晶间渗碳体,参见图7。 图7 形成晶间渗碳体时的凝固冷却曲线铸铁凝固过程中,合金元素在液相和固相之间的偏析,也可能导致晶间渗碳体出现。一般说来,石墨化元素多偏析于固相中,碳化物稳定元素则多偏析于液相中。 在铸铁中加有合金元素时,凝固过程中,剩余液相中铬和钒之类的元素逐渐富集,而硅和镍之类的元素逐渐减少.结果,剩余液相的铁-渗碳体共晶温度逐渐提高,铁石墨共晶温度逐渐降低,两者之间的

15、间隔(共晶温度范围)不断缩小。最后凝固的液相中的碳,就可能以渗碳体的形式析出。图8示意地说明了这种情况. 图 共晶凝固时合金元素偏析对凝固冷却曲线的影响(形成晶间渗碳体)合金铸铁中析出晶间渗碳体,可能与铸件的截面尺寸无关。实际上,有证据表明,缓慢凝固反而可能促成晶间渗碳体的析出,因为缓冷可能造成有利于合金元素偏析的条件(在铸型内铁水凝固的时间长,孕育的效果随之减弱)。 避免出现此种晶间渗碳体,关键往往不在于提高石墨化元素的含量,因为石墨化元素偏析于固相中,未必能明显影响最后凝固的液相.解决的有效措施可以是:有效地控制孕育剂量、石墨化孕育剂与稳固孕育剂量的合理性。合理控制锰、钼、铬、钒、铜等元素的含量,并加速共晶凝固过程。那么要满足G300铸铁的化学成分及机械能、铸造性能、良好的弹性模量。在合金熔炼上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一、 选择最佳化学成份;G3000化学成分要求 ;.36 S;192. Mn;0.6 Cr;030 u; 0.40。 o; 0.30.5首先让我们算一下共晶度: 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