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四月》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25322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村四月》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四月》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村四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乡村四月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中第二十三课古诗词三首中第一首,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描写了自然景象。“绿”写树木葱郁,“白”写水光映天。妙在不直接点明树和水,而是从视觉角度着眼,用“绿”和“白”这两种颜色来表现远望中的整体景象,色彩清新,明丽。诗人不仅以捕捉到山水的色彩,还捕捉到了不同于初春时节的形象,“绿”之后用“遍”“白”之后用“满”,诗人不是只写一棵树,一片林,而是满山遍野的树;不是一条河,一块秧田,而是一眼望去所有平川,这些都是静景。接着以烟喻雨,把那如烟似雾的细雨描摹得非常传神,润物无声的细雨,加上杜

2、鹃鸟的叫声,整首诗便由静入动,显示了活泼的生机。后两句写农事的繁忙:“乡村四月闲人少”扩尽乡村四月的景象。蚕桑,照应首句的“绿遍山原”插田,照应首句的“白满川”“才”和“又”两个虚字用的灵活,不言“忙?而“忙”意自现。山水描写是为农民勾画的背景,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见于言外,整首诗有静有动,绘声绘色,鲜明如画。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 2、借助注释、插图,自主学习,理解、领悟诗意。3、在诵读品味、情景想象中体会诗歌的音韵、画面、情感。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体会古诗清新淡远的意境和作者用词的巧妙。课前准备1、了解诗

3、人的相关背景。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古诗的学习方法揭题乡村四月,从题目你知道了什么?(是指农历四月,春末夏初) 交流古诗学习方法:查阅作者资料及写作背景;利用注释、工具书、插图理解关键字词及诗意;反复诵读;展开想象。二、初读感知:1、 初读:结合注释,看看插图,自由读诗要求:1. 字音读准确2. 节奏读清楚3. 想想诗的意思2、 反馈:正音通过字理教指导书写“蚕桑”指导七言绝句的朗读节奏三、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感悟意境1、自读古诗,感受诗中画面的整体轮廓之美:找找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2、理解第一句,感受“绿”与“白”两种色彩的淡雅之美:借助画面感受“绿”“白”“遍

4、”“满”用词的巧妙。指导朗读3、引读第二句,感受画面动静结合的灵秀之美:通过画面感受 “烟雨指导朗读前两行诗了解古书中古人对杜鹃鸟的描述:“田家候之,以兴农事”4、自由读后两句诗,感受画面中“劳作”之美。找出“才”“又”感受农民的忙碌,同时体会作者表现“忙碌”时用词的灵活抓住“蚕桑”“插秧”体会其与“绿遍山原,白满川”前后照应的构思。5、回顾整首诗,边读边想象画面。指导配乐朗读熟读成诵四、交流对作者相关情况的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加深对整首诗的感悟。 带着对作者的了解,升华对古诗的感悟,再次诵读五、巩固对诗意的理解,练习书面表达。集体交流 ,欣赏点评六、回顾拓展:欣赏、诵读王维的经典田园词作,体会诗中有画,中有诗的意境村夜雨过山村山居秋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