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党校课题和谐社会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8252794 上传时间:2024-02-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党校课题和谐社会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党校课题和谐社会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党校课题和谐社会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党校课题和谐社会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党校课题和谐社会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党校课题和谐社会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党校课题和谐社会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党校课题和谐社会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对国家未来开展的科学定位,也是时代开展的必然要求。在讨论和谐社会时必然要重视现阶段存在的各种不和谐现象,而兴旺国家的开展实践说明,社会保障无疑是可以化解社会问题与社会冲突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因此,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保障,社会保障能够促进社会和谐,两者相辅相成并相得益彰。 一、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直接相关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开展成就巨大,但现阶段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劳动关系日益失衡、农民工受歧视、城乡之间差距的持续扩大、效率与公平的失衡等多种社会问题也在持续开展甚至不断恶化,这些大多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残缺直接相关。要构建

2、和谐社会,就必须化解现实中的各种社会问题,而要化解各种社会问题又离不开社会保障制度。国际上但凡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的国家,均是能够实现社会和谐开展的国家;但凡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国家,其国内社会问题必然日益恶化。因此,社会保障制度实际上与和谐社会构成了正相关关系,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指标。 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意几个不等式 和谐社会作为一个需要经过艰巨努力才能到达的理想的、良性的社会开展目标,以公平与正义为核心价值追求,全体社会成员有平安保障并可以快乐生活那么是其追求目标。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注意如下几个不等式: 1.和谐社会不等于政治口号而是一种非常具体的客观实在。和谐社会必须用

3、具体的指标体系来反映,社会开展与社会公平指标,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与否、覆盖人口的多寡、对收入再分配的调控力度,以及国民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平安感,应当是其中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2.和谐社会不等于现实社会而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理想目标。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总体上是一个从不和谐走向和谐的进程的同时,还必须成认现阶段确实存在着贫富之间、劳资之间、城乡之间、流动人口与固定户籍人口之间的利益冲突等等众多日益锋利化的可能产生社会分裂和社会对抗的不和谐因素。我们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回避现实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逐步地缓和、化解乃至消除已经和将要出现的不和谐因素的进程,同时也是社

4、会保障制度走向健全完备的过程。 3.和谐社会不等于消灭差异和平均主义,而是将差异调控在社会各阶层都能够接受的程度。和谐社会不是大同社会,它不仅允许差异存在而且需要存在差异,在一个国家的开展进程中,差异有利于形成适应时代开展需要的动力机制,但这种差异必须控制在社会各阶层都能够接受程度的社会,并能够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快乐地创造和生活,即高收入阶层能够生活幸福,低收入群体也能够快乐生活,而社会保障显然是调节和润滑这种差异的必要且合理的机制。 4.和谐社会不等于不要增长与效率,而是在追求增长与效率的同时实现共享开展成果。和谐社会需要雄厚的物质根底,没有可持续的增长与效率,不可能构建和谐社会,但增长与效率

5、的目的却一定是为了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开展。在当前这个时代,仍然应当坚持开展是第一要务,继续做大财富蛋糕,同时根据公平、合理、共享的原那么来分配好财富蛋糕,而公平、合理、共享的收入分配体制必须借助社会保障制度。 5.社会公平不等于劫富济贫而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这一核心价值追求不容置疑,它强调时机公平与平等,实现的是全体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共享开展成果,它很自然地要求一局部人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实现社会公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着社会保障,因为社会保障天然追求社会公平,它创造着起点公平,维护着过程公平,缩小着结果的不公平。 6.社会稳定不等于社会和谐而只是和谐社会的客观表现。和谐社会一定是长久

6、稳定的良性社会,但社会稳定不一定等于社会和谐,社会和谐较社会稳定更上升了一个层次,是由控制层面进化到良性开展的状态。运用非社会保障手段也可以带来短暂的社会稳定,却不可能实现长久的社会平安,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却能够带来整个社会的和谐。因此,单纯的社会稳定可以忽略社会保障,而和谐社会却必须高度地重视社会保障。 三、用社会保障制度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三者构成了和谐社会的根本。 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国家努力追求的目标,公平与正义是其核心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价值取向。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开展,以缩小社会不公平和确保社会公平为天然

7、职责,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并保障、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与根本目标。兴旺国家的实践说明,社会保障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工具,社会救助可以缩小贫富差距,社会保险可以化解劳资矛盾,社会福利可以让全体国民共享经济社会开展成果。可见,构建和谐社会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历多年,成就巨大,但困难与问题还不少,它在总体上依然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开展的要求。目前,保障缺乏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是这一制度的客观现实。这种滞后开展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无益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开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日益负面的影响,迫切需要通过社会保障来解决的许多民生问题仍然无法得到解决,有的制度还在制造着新的不公平或者破坏着社会公平,不协调的社会格局正在直接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中国特别需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只有建立起健全、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才能实现和谐,经济才能持续开展,文明才会不断进步。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副院长、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