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248466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案例)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案例)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案例)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参与中学习 在参与中发展倪胜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参与了学习,他们才能从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只有参与了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下面就“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教学案例来具体阐述。师:(从学生提供的材料中选出12和14)这两个分数你觉得谁大谁小?生:我觉得14大,12小。生:我也同意14大,12小。生:我认为12大。师:二种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12大,有人认为14大,还有人认为是相等的,那怎么办?那这样吧,四人小组相互讨论、商量一下,你们有什么办法来检验到底谁大谁小?学生

2、分组合作,动手操作验证。师:哪一组先来介绍一下你们检验的方法、结果?生:我们是用图形来表示的,这张正方形纸(出示)的一半是12,另外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一份就是14,这样一比就可以看到,肯定是12大。生:我是用画图的方法来证明的。我画了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一个把它平均分成2份,一个把它平均分成4份,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里的一份(指12)比14要大,所以12大于14。生:我画的是一个圆的12,他(指同组的一同学)画的是一个圆的14,我们发现一个圆的14比12要小。生:吃蛋糕,人多的话每人分到的蛋糕就少一点,人少的话每人分到的蛋糕就多一点。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有没有同学既不用折

3、纸的方法也不用画图的方法来验证的?生:我们已经知道,分母相同的分数只要看分子就够了,那我们可以把这两个不同分数的分母变成一样。师:怎么变法?生:只要把12的分母2化成和14的分母4一样,就是把这个 12现在变为14,但是由于分母扩大了2倍,这个分数也就有变化了,所以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分子也要扩大2倍,也就是这个12现在变成了24。然后我们就可以象以前一样,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2比1大,所以12就大于14。 师:你们听懂了吗?他真是厉害,师:其他小组也是验证出来12比14大,是吗?生:是。教学反思: 新课程致力于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和凸显实践、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

4、式,以更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在本课里我用“你们有什么办法来检验一下,到底哪个分数大哪个分数小”这一问题来为学生搭建舞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和思维方式选择验证的方法,为不同水平、不同层次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的充分发挥提供了比较开阔的空间。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验证两个分数的大小时,除了用折纸、画图、举例、说理、例举“分蛋糕”这一生活实例等方法外,还有一名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本身来证明,“只要把12的分母2化成和14的分母4一样,就是把这个12现在变为14,但是由于分母扩大了2倍,这个分数也就有变化了,所以我们就可以把这个分子也要扩大2倍,也就是这个12现在

5、变成了24。然后我们就可以象以前一样,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2比1大,所 以 12就大于14。”多么精彩的回答!显然他并不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但在这节课中他却能借助对分数的直观认识,通过想象、抽象,自己悟出了这一性质,这不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吗?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这里教师只是积极鼓励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不断让位与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彼此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表面上看,似乎教师的空间被“压缩”了,教材的地位被削弱了,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为说明“12比14”大而采用的折纸办法,所画的长方形图,所例举的“分蛋糕”事例等等,不就是最好的学习资源吗?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争论,教师在一旁仔细倾听,适时点拨,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而且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做出适当的评价,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所以,学生也应该是课程资源的建设者,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在整个探究过程,学生不仅在行动上参与学习中来,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而且他们的想像、经历、情感等都参与到了学习中,他们用不同的眼光观察事物并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探究问题,最终形成个人的见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