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十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824647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满分作文十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满分作文十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满分作文十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满分作文十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满分作文十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满分作文十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满分作文十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5四川高考满分作文:出自幽谷,迁于乔木“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莲荷轻敛,芬芳无限;“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山随日昳,清延秀绝。如莲荷流连津塘,如峰壑痴迷斜阳,是实诚静默的固守成就了这旖旎千年的美丽。人,亦应老实忠厚,坚守本心,使人生永远美如四月,芳香馥郁。诗经有云:“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世间多浮华,老实诚恳地忠于本心才是真正的聪明。老实坚守,大智于心,让人生繁花开,生命如诗画精彩。“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老实坚守,大智于心,似他,仅半抹漪涟,便荡漾了千载青花蝶韵的细腻流年。青山如黛,云清风白,他在“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

2、黄昏轻燕,缈落如烟,他在“柳荫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竹林轻禅,一纸折扇,他在“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箫”,“乞得名花盛开”。我们唯有老实坚守,大智于心,才能如苏子般在人生的高峰享受盛名,在人生的低谷忍受孤寂。艾青说:“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紫陌红尘,光怪陆离,我们只有老实坚守,大智于心,才能冲破磨难,释放人生璀璨!寻花踱步,独赏紫藤绕树;山寻水觅,洞穿人生悲喜。吕碧城文如其名,以澄澈之心,留得一世清莹;林徽因诗意盎然,以灵动之心,谱下百世城倾;张爱玲临水照花,以孤傲之心,着有一生传奇;冰心温婉善良,以博爱之心,挥就百年清音。老实坚守,大智于心,以己之心,以己真情,助我风华初成,助

3、我芳魂永存。吟一段梅韵,饮一壶清茶;执一手竹简,懂一颗真心。路遥用一颗平凡的心,绘出人世真情,定格了他人生的高度;余光中在质疑里把老实与聪颖付于永恒与浪漫,诗情升腾,爱与美便溢满了他人生的旋律;杨绛仅以清水自喻,透彻浮世泡泡的多彩,“保其天真,成其自然”,她描摹一滴墨香,便让人生传唱。翠屏骤冷,画翟星空,凤箫声杳,鸾镜尘封,贺双卿把生活的悲惨书写在花叶之上,那飘逸的芬芳便是她美丽的盛放。哀旄路转,挽曲涂穷,荒原漠漠,雨云蒙蒙,王昭君把生命的美好常驻边塞,那落日的长烟便是她永恒的存在。张晓风说:“让我们这一季,充满发亮的记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只有老实坚守做自己,大智于心明真理,才

4、能让生命之花花开不败。如延参法师在从容中,还人间以人间,还山水以山水,我们要沧笙踏歌,敦实聪颖,坚守本心,让今世的芳华纷至沓来。陌上花香,蝶舞身旁,老实坚守,大智于心,即使“出自幽谷”,亦能“迁于乔木”!2015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尽赏自然 尽得清欢苏轼有言:“人间有味是清欢。”漫赏春光,流连山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何必局促一室之内?品味自然的滋味,亲近自然,投身明丽山水,如画风光尽享生命清欢。怡情自然之乐,遍赏山水,自古已有文化渊源。东晋谢公隐于东山而不仕,会稽秀丽山水中,留下他潇然背影,如同凝成一支笛曲,悠然回响于林间。宋代雅士林逋亦曾言:“山水与我情相宜也。”文人墨客总有牵挂

5、心中的山水情怀,山水为伴,生命在其中找到了文化共鸣与深长情谊。亲 近自然,感悟自然,从中获得的是心灵的洗礼与灵魂的丰盈。王摩诘隐居终南,行到水穷处便坐看云起,偶遇林叟便谈笑无期。与清风明月共修炼,与花草虫鸟悟菩 提。他在自然界的花开花落中,品味出生命的浩瀚博大,获得人生的彻悟,再无烦恼困顿,灵魂纯粹而明净。自然便是如此玄妙,看似无法渗透,实则身处其中,便 能获益无穷。喜马拉雅山下的不丹王国,一块藏传佛教深入人心的土地,人们深信自然有灵,皆与自然和睦而居,在这里只有纯净的山水滋养人心,人们接受明媚阳 光最无私的馈赠,脸上洋溢着安宁的笑容。自然,其实触手可及,每个人都能够对话自然,感悟自然的无限生

6、机与平静安宁,灵魂自然受到洗礼,这正是自然最美好 的馈赠。投身于自然,用心去感知,用心去触摸,身处其中,这本身更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姿态,一种高致的精神美学。福楼拜曾写信致女友: “我拼命工作,按时看日出”惜时如金的世界大文豪竟将晨曦之降视若盛世,按时静赏。原来,当那晨光穿过天幕,仿佛朦胧如蛋壳白的天空,是一天中最新鲜 纯净的时刻。静坐窗前,那是自然对生命的致礼。正如王开玲曾说:“做精神明亮的人。”亲近自然,每一缕晨光的意义,代表着自然的张力与生机。感悟品味,生 命接收自然的赠予,岂不是一种积极的生命姿态,一种明亮乐观的精神美学?现代社会的纷扰喧闹中,人们更应走近自然,投身自然,让自然之美洗去浮华

7、与疲惫,诗意地栖居。王国维曾说:“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跳出世俗浮华,摆脱生活的烦恼与疲惫,投身自然,寻觅生命最纯粹的本色,最本真的格调,尽享尘世清欢。春风飞扬,春意浩荡,又是一年春光明媚,岁月在春色中苏醒。愿亲近大自然,遍赏春光烂漫,生命芳香弥漫,清欢相伴。2014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赏析及点评:活得像梵高的向日葵活得像梵高的向日葵梵高说:“生活对我来说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我不知道潮水会不会上涨,及至没过嘴唇,甚至涨得更高,但我要前行。”耀眼的黄,浓郁的绿,夺目的蓝,梵高的向日葵以咄咄逼人的颜色,宣示着青春的热烈、张扬,豪情满怀。认真无悔地书写青春才能让青春不朽,坦然地接受年

8、华的老去是对青春最好的纪念。青春如正午的太阳,喷射着不可抑制、沸腾灼人的激情。把握青春的律动,方能让青春大放光华。王勃风华正茂时,一挥而就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他的青春是才思火花的迸射;三毛趁年轻旅居撒哈拉,勇敢追求不寻常的快意人生,她的青春是个性的显扬;陈坤带领青年志愿者十天行走西藏,让公益活动“行走的力量”焕发青春的活力,他的青春是正能量的传递。王勃的文思,三毛的个性,陈坤的爱心,是他们对青春独一无二的注解。拥抱青春,迎接生活,青春正当时,不朽的青春由我们创造。青春,永不告别,铭记青春在于拥有一颗绽放的心灵。奥黛丽·赫本的青春被许多人定格在罗马假日中的灿烂微笑。晚年,她担任联合国

9、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身患重病却依旧远赴索马里看望饥饿儿童。此刻,她娇颜不再,却真正演绎了“天使在人间”。赫本的青春不老,因为她良善的心从未消逝,她内在的美丽让她的青春永驻。正如影星凯特·布兰切特所说:“我觉得皱纹是阅历的象征,我非常享受现在的自然老化。”青春的不朽,不在于抓住青春不放手,而是心态的年轻,在时间的沉淀中蓄积澄明如水的温情。“我老了,该回家了。”此语一出,感动非洲。曼德拉在总统任期刚满一届的时候,执意要将南非这个新生儿托付给年轻的一代。然而,在南非人心目中,他们最敬爱的前总统永远不会老去。大家在曼德拉的葬礼上吹起瓦瓦祖拉,歌唱青春。时代周刊选用曼德拉仰头憨笑的特写,作

10、为他留给世界的永恒纪念。活得像梵高的向日葵,在阳光中尽情炫耀,不要害怕萎谢。这种美丽,永远年轻。高考阅卷专家点评:活得像梵高的向日葵,以梵高名画“向日葵”为由头,略带杂文味,以热烈的色彩、张扬的个性、不老的豪情带动了诸名“人事”,故不显杂芜。2013江苏高考优秀作文 800字-何必惊扰美丽发布时间:2014-05-15浏览人数:1745分享:收藏:“纷纷花自落”,“春来草自青”,有大美而不言,你我更无须惊扰。洞穴里的蝴蝶被惊扰后悄悄远去,水中熠熠的石头被捡拾到海滩后黯然失色,谷中幽兰被移植到盆栽中不复冰洁本色。大多数时候,我们惊扰了美丽却不自知,或许无心,却造成美丽流逝,无可挽回。还记得那个不

11、复得路的武陵人吗?是怎样的机缘巧合,让他误入桃花源,欣赏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胜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恬静安然。既是误入,已然惊扰,不如就此住下,享受与世无争的大美。可他偏要出去,偏要带人来寻,结果可想而知。这不是陶潜的暗示吗?美丽可遇而不可求,但千万不可惊扰,人心有了贪欲不轨,也就无法再接近美。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莫不如此。学者钱钟书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多少学者、记者、读者闻风而来,失望而归。钱钟书总是深居简出,潜心於学,几乎与世隔绝。他曾这样幽默地回绝别人,“既然你觉得那些蛋很好,又何必要见下蛋的母鸡呢?”也正如那句话“寂寞出学问”,钱钟书的管锥篇谈艺录,无一不是字字珠玑。有时,想

12、象中火树银花、烟霞满天的美丽,却被自己轻易破坏。传闻中的百花深处,?紫嫣红,只是一条寻常的巷道传说中的天涯海角只是貌不惊人的石头,却骗走无数三生三世的誓言。有人说,太美的地方不必去,放在心里。武陵胜景,烟波浩渺,竹西佳处,通通放在心里,不要去。现实往往不如想象中美好,所谓幻灭,就是希冀过大,败兴而归。倒不如在想象中,在心里,促使那份美的可能,让美不受惊扰,永远留存。美丽的物,美丽的人,美丽的地方,只可远观,不可靠近。有时会惊扰了它,美丽也不复存在。有徘句“一期一会”,翠绿的肥叶上欲滚落的露珠,天际间掠过的一只飞鸿,从你眼前鸿鸿而过的白衣少女,无一不是美,你又何必惊扰,安静享受这一瞬间的恬美宁静

13、。何必惊扰美丽,“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万物皆有本心,而本色最美。懂得的人,一定不会去惊扰这可以转瞬即逝也可保存心间的美丽。2016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于无声处听惊雷发布时间:2016-06-21浏览人数:1452分享:收藏:庄子齐物论里风吹万窍,声音各异,有呜咽声,有的像鬼哭狼嚎,也有动听的沉吟,“吹万不同”,可风一停,就没了声音,死气沉沉。这自由的风来得真好。一如自由的说话,别人无话可说处,你依然有话要说,也许是个性的彰显,也许是人来疯,也许是不相信皇帝真穿了新装的质疑,又或者,是创新意识的灵光一现。有多少张牙舞爪的另类,也就有多少“老鱼跳波瘦蛟舞”的诗意,断不可少了这份自由。别人无话可

14、说,或许后知后觉,不及你聪明。或许是大家畏惧权威,如童话故事里看皇帝的新装,心知肚明,不愿发声,装糊涂。我们这个民族,似乎尤为喜欢沉默为金、韬光养晦。按阿城说法,大概老庄孔孟中的哲学,都是老人做的哲学,我们后人讲究少年老成,与此有关。那么,若为真理而发问,乃至质疑,这种个性的彰显,就是不畏权威,是“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的执着。但是,若一味为问而问,为说而说,彰显个性,便成了张扬个性,是叛逆,是青春荷尔蒙的旺盛,是刷存在感,标新立异。这样的人,如今多了去,网络上随处可见暴跳如雷的键盘侠。许多讲座提问环节,多有怪异的问题,言之无物,不知所云,却赚足了眼球。可我们不会因噎废食,依然宽以待之,由

15、他们各抒己见,因为,不把渠道堵死,才会有精彩之语,才有创新之见。而创新之人,有时也是彰显个性之人。创新意识,有时也闪现在愣头青的张扬里。今日之彰显,是他日的独树一帜;今日之叛逆,是明日的不落窠臼。木心说:“凡是伟大的,都是叛逆的。”就像黄遵宪写诗:“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他的创新,难免遭人讥讽,可他不在乎。昔日义玄禅师,别人讲的他不这样讲,越发显得他是野狐禅,被骂得扫地出门,好不凄惨。正所谓“一路行遍天下,无人识得,尽皆起谤”。后开临济一宗,法脉延续最久。当年马云四处游说,描绘网络购物的愿景,也四处碰壁,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歪瓜裂枣的笑话。一以贯之不易,独辟蹊径真难。他们的个性、叛逆,是创新最

16、初的倒影,可是,未能修成正果前,只是另类罢了。所以,呼唤创新,不妨从尊重个性,甚至尊重一个偏见开始。钱钟书在论偏见里说,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平、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头前的姿态。罗素也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千人一面,时刻保持一种姿态真让人腻味。红楼梦里晴雯被撵出贾府,王夫人回贾母似有若无的疑问时,说:“有本事的人难免吊歪。”你看,有本事和吊歪,创新和个性,总是如影随形。那么,何必绷着个脸呢?可是,我们看见多少中规中矩的标准,扼杀了个性,也扼杀了创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多少有棱角的后生被磨得合乎所谓的规矩,少有创见,没有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