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部编版八上文言文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分册完全归纳.docx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8245105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部编版八上文言文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分册完全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部编版八上文言文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分册完全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部编版八上文言文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分册完全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部编版八上文言文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分册完全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部编版八上文言文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分册完全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部编版八上文言文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分册完全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部编版八上文言文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分册完全归纳.docx(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八上文言文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分册完全归纳部编版八上语文课言文虚词一词多义完全归纳初中常用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之共14个。 【之】代词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它”。格式:动词+之。“之”作为前面动词的宾语。如: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 2代事,可译作“这件事”。 一老河兵闻之 3这,此。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格式:定语+之+名词/名词性短语。如: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格式:主语+之+谓语。如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处处志之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格式: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如: 何陋之有?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格式:名词+之+形容词。如: 花之隐逸者也作动词,可译为“到”、“往”。格式:之+地点名词。“去某地”。如: 送孟浩然之广陵 实战练习 之: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春冬之时 山川之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之,不得志,独行

3、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不能毁山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操蛇之神闻之 称善者久之 冀之南,汉之阴 文帝之后六年 已而之细柳军 不闻天子之诏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告之于帝 【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承

4、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如: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怒而触不周之山 5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实战练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聚室而谋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已而之细柳军 成礼而去。其将固可袭

5、而虏也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以】 介词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于”。如: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如:可以为师矣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屠惧,投以骨。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连词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伤先帝之明。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 “以”还可作动词用,可译为“认为”“如、比”微笑,默叹,以为

6、妙绝。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实战练习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河曲智叟亡以应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请以军礼见 【于】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 “给”“到”“对于”等。如: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

7、,可译为“被”。如: 受制于人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格式:于+动词。如: 霜叶红于二月花5表原因,可译为“于”“因为”。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实战练习 于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相与步于中庭 天降大任于是人也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 【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 1是。 如: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

8、最盛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以为,认为。 如: 以为顺流下矣。4成为,变成。 如: 海涌银为郭。 5作为,当作。 如: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6指心理活动。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为”作为介词的用法。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不足为外人道也。此人为具言所闻。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3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实战演习 为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无为忽去兹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9、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乃拜周亚夫为中尉 【其】 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他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自己”“我”。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复前行,欲穷其林。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其一犬坐于前。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

10、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如: 其恕乎。 “学学半,其此之谓呼? 实战练习 其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 昔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焉】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怎么”。如: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于此”“在那里”。

11、如: 不复出焉。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实战练习 焉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且焉置土石?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复到舅家问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乃】作副词。有三种情况。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见渔人,乃大惊。 3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

12、就是”。如: 吾乃常山赵子龙。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作连词, 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于是”。如: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蒙乃始就学 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实战练习 乃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乃拜周亚夫为中尉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太丘 舍去,去后 乃至。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蒙乃始就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乃不知有汉,【何】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为什么。怎么。怎么样。哪里。 何陋之有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

13、: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复到舅家问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乃】作副词。有三种情况。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见渔人,乃大惊。 3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 吾乃常山赵子龙。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作连词, 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于是”

14、。如: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蒙乃始就学 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实战练习 乃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乃拜周亚夫为中尉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太丘 舍去,去后 乃至。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蒙乃始就学。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乃不知有汉,【何】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为什么。怎么。怎么样。哪里。 何陋之有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部编版八上语文课言文虚词一词多义完全归纳初中常用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为,焉,也,以,于,则,者,之共14个。 【之】代词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思想汇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