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职教育故事润物细无声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8243277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中职教育故事润物细无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的中职教育故事润物细无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中职教育故事润物细无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中职教育故事润物细无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润物细无声教育,爱于无声处爱于责任上XXX记得杜甫有首诗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一名班主任,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确是肩负着重大的使命的“主任”。我们微小的一些举动,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前途,进而影响一个家庭的幸福。班主任的工作要细微入致。我们班的小明同学,一直是班里的后进生,纪律上的困难生。开学到现在经常迟到旷课,多次受到学校处分,挂班领导亲自找到他谈话他一样是冷漠相对,小明的脾气很倔。在一次班会课上,小明在教室给手机充电,根据学校的纪律,我当时就末收了他的手机,他没说什么,只是那眼神极为不满。第二天早上,我们班在钳工室实操,小明远远就冲着我喊了一

2、句,“老师,我的手机,能不能给我啊?”我听见了,对他笑了笑说,“你说呢?”没想迎来的却是他随口的几句脏话,极为刺耳。深呼吸三次,冷静了一下,我装若无其事地走开了。没多久,我还是忍不住亲自去实操室找到了他。本想细心跟他谈谈,可是没等我说几句话,他就转身离开了。这个举动没让我感到惊奇却很失落。好吧,看来只能把这事先放一放。第二天早上,我早早就到了清洁区,三个值日生,有两位同学已经在打扫卫生,唯独小明没有到。过了一会儿,小明经过了那里,也许是看到了我,他故意避开了。我走过去,带有一丝责备的语气说道:“小明,今天是你值日。怎么这么迟才来。”他用余光撇了我一下,抛下一句,“我还不扫了呢。”听到这句话时,

3、我心里真有些气。不过我又一次压住了自己那根怒动的神经对他说,“你先回宿舍去吧。”一转身,他一个人回实操室了。这种就是我们常说的逆反心理。这种心理状态在中职学生尤其在后进生中较普遍,一旦产生逆反心理,学生会有消极态度和厌恶情绪,甚至与老师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此时的我也应该冷静下来,认真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符合小明的性格和承受力等心理特点。我静下心来,平等地与他谈心,允许他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他一起分析问题,或许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小明的问题由来已久。家校的沟通也很重要。过后,我打了电话给家长。在电话里,我也不断地肯定学生的优点,以及提出一些问题。在与家长谈话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家长在

4、平时的教育孩子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一种较为消极的教育方法。学生有轻度的网瘾。而小明的自控能力也较差。家长平时也常责骂相对。但小时候却是宠爱有加。在了解到这种情况,我给家长提出了一些建议,“在往后的生活,一定要多些去肯定孩子的优点,对于缺点要换种角度去说。孩子需要别人的认可,缺乏认同感。我们需要给予他更大的肯定”。一周后,我把手机给回了小明。出乎我的意料,周末他亲自打了电话给我说,老师,对不起,我还是想回去继续好好读书。过后,我经常找他聊天,跟他说,“其实你真的很不错的,像那次放假我跟同学们说,回家后要给我发一条信息,结果大部分同学都忘记了。而你是第一个给我发信息的。至少证明你很在乎老师的话,懂得

5、感恩”。比如在班会课时,我时不时肯定他的优秀表现,诸如此类很多。这位同学到后来确实转变了。对待青少年的逆反,我觉得作为班主任必须认真分析、冷静对待。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发育特征,产生逆反是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也不要束手无策,更不能强制压迫。在日常教育中我们作为班主任也应努力采取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教育方式,主动消除和避免青少年的逆反发生。教师应该结合家长应及时发现他们迸发出的思想火花,悉心保护和大力引导这些有益的心理,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给予足够的爱,倾注我们的爱心,融洽师生的关系,换位思考,努力去消除误解,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他们,并要深化到细处,以赢得学生的理解与信任是最为关键的。班主任的爱要像春风一样,润物细无声,要让学生充分感受老师的那份细心。亲其师,信其道,才让学生能亲近你。爱每一个学生,要找到他们身上的优点,要用放大镜去看他们的优点,当我把小明的缺点缩小,也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他的倔强脾气。这样才取得他后来的成功。班主任工作没有固定如一的模式,它需要因人而宜,随人而化,注重艺术。我作为班主任也需要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寻,让班主任工作刚柔相济、游刃有余。2013年12月19日星期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