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及对策.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8243218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及对策.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族地区学校教育文化传承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提出教育回归生活,而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在传承文化中存在一些不足:民族文化宗教性的残存;民族文化丰富性的缺失;民族文化完整性的缺失。为此本文提出加强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的对策:采取“统整”的课程模式;构建“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课程体系;加强民族地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以便对民族地区进一步落实课程改革具有启发意义。【关键词】回归生活;文化传承;学校教育;民族地区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蕴含着独特的价值和丰富的内涵,尤其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外化形式的习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成为一种经常化、普遍

2、性的自然规范。传承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传承民族文化的正规教育是学校教育。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教育回归生活世界。这一理念的提出,加强了教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对于我们纠正现代教育中过分注重对知识的认知,片面强调科技理性,忽视人的完整性等方面有较大帮助。一、解读教育回归生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是针对教学中脱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实的生活经历等现象而提出来的。当前新课程改革后,理性化教育、模式化教育、脱离生活的教育正大行其道的承担着发展人的职责,将教育视角转向现实生活,转向活生生的人的自然情境。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出现了把生活世界庸

3、俗化,简单套用生活世界理论解说教育的问题。最早提出“生活世界”的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他认为 “生活世界”包含两层含义:第一,直观的作为人的经验存在的客观生活世界;第二,更为原本的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这两层含义既包括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又关注了人的生命价值的世界,即意义世界。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的理论背景是“欧洲科学危机”,他发出科学要返回生活世界的呼唤。因此,生活世界的提出是与科学世界相对而言的。胡塞尔提出科学回归生活世界是一种理念的提出,是哲学层面的回归,缺失了人的主体性。现代教育却直接把这种生活世界引进过来,认为让学生“动起来”,将日常生活中的案例搬用到课堂中,走出“教师讲,学生听

4、”的教学模式就是回归了生活。有的学者意识到了这一点,教育当中也提出了相关的教学途径,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来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探究学习的提出要求教育真正切入并融于人的活生生的生活,对不同的人进行人性化教育,使学生一方面学习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学习如何做人,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但在教学中却又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学校中的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关键在于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笔者认为教学要回归的生活世界应该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和学生的文化生命世界、价值世界。前者是指学生生存的社会环境,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建构有意义的生活,这意味着教学内容、方法、策略、目标等的生活化;后者意

5、味着教学的价值指向于学生的文化生命的开展与提升。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学要放弃科学世界,而是教学在科学世界的引导下,超越学生当下的日常生活世界,实现学生的真实发展,回到学生的真实存在。生活世界最本质的含义是尊重人的主体性和生成性。回归生活世界不仅是拓宽了学习空间,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教育回归生活是如何使用同样的内容着实出另外一种意义,而不是用外在的方式来代替现在的教育。教育回归生活对于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文化有着巨大影响,一方面,文化的传承是教育回归生活最直接的表现;另一方面,文化的传承在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又体现了不足之处。我们应该用对生活世界更加宽广的理解,来对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传承文化做出新

6、的理解。二、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在传承文化中存在的问题民族地区文化中比较丰富的传统伦理思想通过大量的道德习俗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出来,形成了长幼有序、尊老爱幼、相互扶助等的道德风尚,以及民族成员与群体间关系的道德习俗中体现出强烈的群体意识等,所有这些对学生道德教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在传承这些民族文化时,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 民族文化宗教性的残存。新课改认为,旧教材是以知识为中心,是脱离了生活的教材,必须进行新教材的重新编写。于是新课改采用一种加法思维,在原来课程的基础上将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教材中,编写了自成体系的乡土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开发民族地区的地方课程和

7、校本课程提供了最好的素材,但另一方面,这些文化不加整合的强加到教材中,导致一些不科学的、宗教的色彩带入了课程中。第二, 民族文化丰富性的缺失。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的引入只考虑到了民族地区的典型习俗,民歌,舞蹈等。而民族地区日常生活中所体现的一些基本的地方性文化却未涉及到,即使有也是起到点缀的性质。第三, 民族文化完整性的缺失。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时,大都表现为一种技术层面的或表层事实的传承,而这些文化背后的资源,或其本身的总体被忽略了,而是将其支离破碎的分解开来,或者只是文化中的“微末”与“片断”得以传承。这样,民族文化本身的内涵或意蕴在传承时就被改变甚至消失了。三、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强

8、化文化传承的策略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导致了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扎根意识”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学校课程的价值取向有关。为此,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在进行文化传承时应转变路径而达到一种新的走向。(一)采取“统整”的课程模式民族地区学校中的课程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课程的设置应该坚持传承民族文化的取向。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说过:“每一个活生生的文化都是有效力功能的,而且整合成一个整体,就像是个生物有机体。”在民族文化中蕴含着生命教育、环境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主题。多元文化视阈下民族文化进入学校课程宜持统整取向,采取统整模式。在现代汉语中,统整与整合、综合意

9、义相近。将这种观念应用于课程,形成一种课程设计的理论,一种课程组织取向,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第一,以民族文化为基点选择课程内容,即把民族文化中隐含的教育要素整合进学校课程中。课程选择能够反映少数民族在语言、地域、经济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等方面,适合于少数民族发展和进步的民族内容,并对其进行整合,确保将科学的知识融入课程中,而达到民族地区课程资源的科学性。第二,以主题为单元统整课程内容。民族文化融合进学校课程中的有效方式是进行课程的统整,将民族文化知识与经验紧密结合起来。以真实世界中具有个人或社会意义的问题为主,使主题意义化;设计、组织与统整主题有关的学习经验以及课程知识或活动

10、,使主题脉络化;促使学生将课程经验统整到自己的意义架构中,并亲身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知识意义化。第三,注重开发隐性课程。民族地区的学校建筑,服饰,校风校貌,师生人际关系等这些带有民族特色的隐性文化知识要受到尤为的重视。统整的课程着重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民族文化与学校课程的整合,有利于让学生能够和实际生活产生最大的关联。这种与生活紧密结合的主题学习,使学生产生有意义的关联与融合,让他们获得最好的理解。(二)构建“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课程体系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并提出注重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多元一体化教育”后,多元文化

11、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民族教育的一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多元”即各民族的文化知识进入国家的课程之中;“一体”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所形成的融合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它以汉文化为主体,是中华各民族共同认同的文化知识。少数民族地区要大力实施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课程当中综合的反映出来的民族性的、地方性的文化尤其要进入国家课程中,从而建立一种民族多元文化课程。这种课程首先要帮助学生掌握本民族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唤醒他们的民族意识,提高对自身价值的自信和自尊感。与此同时,根据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学校课程还要培育学生理解和接受我国其他民族的文

12、化知识,并承认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培养他们跨文化的能力。使学生从多元文化的角度来观察自己民族的文化,理解他民族的文化,以多元文化的理念接纳他民族,发展他民族的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在多民族国家中处理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的知识、技能、态度。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团结和合作为最高目标。力图消除一切缘于民族和文化的不同而造成的歧视和偏见,消除少数民族及其他亚文化群体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自卑等。这需要学校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时去进行一种“共生教育”。而同时,当前现代教育存在的一个弱点是:不考虑各种不同的个性气质、期望和才能,过多强调教育的一致性。恰恰

13、不同的个性气质,期望和才能使不同文化传统赋予不同民族个体的。各民族又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历史特征、风俗习惯等,他们拥有各自的“陶杯”酿制自己的生活,建构着自身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因此,学校教育在对待他们不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方式时又要采用 “和而不同”的观点,这就需要我们又要用多种教育来保障而达到一种和谐,即“共谐教育”。(三)加强民族地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一方面传递着外来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又传递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随着教育民主化的推进和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倡导,民族地区的课程政策由原来的国家课程+民族语文课程,逐渐转变为:国家课程+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民族地区校本课程的课程

14、模式。从比例来看,三级课程中,国家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为88%90%,我国规定一般地区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所占比例为10%12%。为适应文化的多元性,真正体现地方课程的特点,民族地区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所占的比例应基本控制在15%20% 。王鉴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研究,2006,(4)因此,要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就必须加强学校和家庭、社区的合作。首先,学校应该邀请家长入校来传授给学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如家传绝学、刺绣、蜡染等,充分发挥家庭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其次,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区域组织的民族文化活动,从中掌握该民族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并获得自我认同和民族认同。也可以邀

15、请具有特长的社区成员走进校园,传授有关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学校与家庭、社区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合作,不仅可以营造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环境氛围,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教育的生态系统,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而且可以使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促进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在充分发挥教育功能的同时,也强化了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提升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水平。参考文献:1张诗亚和谐之道与西南民族教育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2么加利 张诗亚论西南民族地区新课程改革深化中民族生存智慧的融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赵德肃 刘茜论民族文化在学校课程中的统整J贵州民族研究2007,34王军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6,35王鉴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研究,200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