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重庆卷理综化学分析及2015备考建议.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824080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重庆卷理综化学分析及2015备考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年高考重庆卷理综化学分析及2015备考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年高考重庆卷理综化学分析及2015备考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年高考重庆卷理综化学分析及2015备考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年高考重庆卷理综化学分析及2015备考建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重庆卷理综化学分析及2015备考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重庆卷理综化学分析及2015备考建议.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年高考重庆卷理综化学分析及 2015备考建议2014年重庆市普通高考理综化学试题遵循课标和考纲的要求,充分体现了立足双基,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试题坚持科学性、原创性和新颖性原则,稳中有变,结合社会热点,时代性强,突出学科特色,全面考查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整卷结构合理,难度适中,区分度好,既利于高校人才选拔,又利于中学化学教学,对高中化学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性和示范性。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 稳中有变,变中有新。试卷整体结构和风格基本保持不变,传承了重庆自主命题化学试题的特点,在难度上较2013年试题略有下降,今年的试题更有利于中学化学教学。今年变中有新,如第4

2、题今年侧重考查常用化学仪器及使用,而去年侧重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第5小题今年侧重考查反应前后官能团的变化,去年则侧重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第11题电化学以有机物为依托,引入了气相电化学反应,系统的考核了电化学的知识,具有很强的新颖性。2. 立足教材,高于教材。注重对主干内容的考查,知识覆盖面广,考点分布合理。必考内容I中必修1、2约占50%,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约占25%,必考内容II中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约占5%,选修“有机化学基础”约占20%。3. 重视学科内综合。整套试卷综合性强,难度适中,区分度好。主题明确,将多个知识点融为一体,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考查,突出地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

3、迁移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如8题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解决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10题考查了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11题第(4)设问给出中学陌生的概念电流效率,要求考生快速学习新信息,并利用新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试题对知识内容要求层次比例恰当,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的层次分布合理,充分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4. 科学新颖,坚持原创。试题涉及到的呈现背景均属首创。试题命制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具有很高的原创性和新颖性,全面综合地考查了学生的化学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跳出题海,回归教材。5. 重视实验和探究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化学作为实验学科的特点。新

4、课标倡导的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在试题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实验试题特别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考查了基本操作、常用仪器、实验条件的控制、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设计评价和改进实验方案等。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做过实验的学生,有利于中学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对脱离实验的化学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引导中学教学重视实验教学,回归化学的本质。6关注社会热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化学科学素养,体现了化学源于社会实践又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的理念。如第5题中天然拒食素具有防御非洲大群蚯蚓的作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第8题以月球资源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原子结构、晶体类型、元素周期律、化学键、金属和

5、非金属的性质及应用、化学计算等,着眼高远,让考生充分认识到化学在生产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第9题以测定葡萄酒中SO2含量为背景,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食品添加剂,为化学正名;第10题以香料结晶玫瑰制备的实际过程为情景,将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巧妙地融合于试题中,同时传递出化学产品提高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显示了化学的应用价值;第11题以新能源氢能为背景,介绍化学储氢技术,试题流畅自然,紧跟时代脚步。总之,2014年重庆理综化学试题结构合理,难度适中,考查化学学科知识的同时也向人们表明,化学与人们的生活、科技发展紧密相连,让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一、 题型、分值分析(一) 选择题:7道题(题

6、号:1-7),每题6分,共42分1注重物质的用途;如第1题考查了明矾用作净水剂、液氯用作制冷剂、氢氟酸用作刻蚀玻璃以及生石灰用作干燥剂哪个不涉及化学变化,表面看起来是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之分,实则考查对物质的用途是否熟悉。2注重实验操作及实验设计;如第2题考查了物质的鉴别方法;第3题A选项中考查了氢氧化铁的制备方法;第3题考查了具体实验操作中需要使用到的仪器有哪些,这就需要学生熟悉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实验操作以及鉴别物质(包括常见离子)所用到的试剂以及操作方法。3离子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并未涉及,只在第3题C选项中考查了碳酸氢钙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产物,需要学生熟悉该反应方程式从而分析出产物

7、。4电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分别在第3题B选项和D选项中有所涉及,难度不大。5有机官能团的性质在及5题中有所考查;分别考查了醛基和碳碳双键的性质。6在第6题与第7题中分别考查了反应热的计算与反应速率的计算,总体看来难度不大,但是需细心。(二) 填空题(共4小题,共58分)1注重必修一与必修二,如第8题(15分)中考查了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等内容,与以前相比分值有所上升;第9题(15分)中考查了实验内容,主要都是必修一范围,结合了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其中考查到了计算体积与二氧化硫含量,从去年的定性实验转变为定量实验,难度适中。2有机化学推断模块(第10题,14分)没有变化,考查的知识点也比较稳定,难

8、度有所下降。3压轴题第11题(14分)延续重庆一贯出题模式,电化学占主导地位,穿插考到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相比去年,题目难度有所提升,题目创新性好。4化学反应原理在填空题部分出题比例减少,计算题目比例上升,体现了高考化学对基础知识能力以及计算能力的重视程度逐渐上升。二、试卷特点分析1回归基础,注重基础知识理解以及识记能力的考察。如第8题中考到了3He核内中子数以及Na原子结构示意图;第11题中问到氢气燃烧产物是什么;这些题目从提问方式到解题都没有深意,较为简单直观。例:1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明矾用作净水剂 B液氯用作致冷剂C氢氟酸刻蚀玻璃 D生石灰作干燥剂【知识点】化学变化

9、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考查能力】考察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理解和区分。【思路方法】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A、明矾用作净水剂主要利用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胶体比较面积大吸附性强。其中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液氨用作制冷剂主要利用液氨挥发吸热,物质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氢氟酸刻蚀玻璃利用反应:SiO2+4HF=SiF4+2H2O;故C错误。D、生石灰做干燥剂利用反应:CaO+H2O=Ca

10、(OH)2;故D错误。【易错点】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得分点】答案:选B。选对得6分(选错得0分)。2重视设计实验以及分析实验的能力。如第2题中考查了对不同物质的鉴别方法以及所用的试剂;第4题中给我们具体要完成的实验目的,让我们完善所需要的实验器材,这就要求学生不止能够分析出要完成的实验操作,而且熟悉该操作的具体内容以及选用的仪器,看似简单,实则考查学生对实验的整体把握。例:9(15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

11、量为0.25gL1。某兴趣小组用题9图I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2,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BACaH2O2BA(1)仪器A的名称是 ,水通入A的进口为 。(2)B中加入300.00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3)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900molL1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题9图2中的 ;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 ;若用50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 (填序号)(10mL,40mL,10mL,40mL)(4)滴定至终点时,

12、消耗NaOH溶液25.00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 gL1(5)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并利用现有装置提出改进措施: 。【知识点】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方案设计【考查能力】本题考查中和滴定原理的应用能力及实验设计能力。【思路方法】(1)由图可知,仪器A是冷凝管。冷凝时冷却水应由下口进,上口出,即通入A的进口为b。 (2)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SO2为还原剂,S元素被氧化为6价,H2O2为氧化剂,O元素被还原为2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2=H2SO4。(3)NaOH溶液应存放于碱式滴定管中,排气应用图2中的。滴定终点溶液显碱性,根据酚酞的变色范围8.210.0,应选择酚酞作指示

13、剂。50 mL滴定管0刻度在上方,50mL刻度下方还有一段没有刻度,且故读数为10mL时管内液体的体积大于40mL。(4)根据方程式可知2NaOHH2SO4SO2,SO2的质量为 64 g/mol0.072g,该葡萄酒中SO2的含量为0.072g/0.3L0.24g/L。(5)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是盐酸挥发进入C装置,滴定时HCl消耗NaOH溶液。因此改进可用难挥发性的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扣除盐酸挥发的影响。【易错点】对滴定管的结构、滴定的原理了解不够【得分点】答案:(1)冷凝管或冷凝器;b (2)SO2H2O2H2SO4 (3);酚酞; (4)0.24(5)原因:盐

14、酸的挥发;改进措施:用不挥发的强酸例如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扣除盐酸挥发的影响。3计算能力要求提高。如第6题中考查了化学反应热的计算,通过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来计算出a值;第8题中考查到了利用关系式法先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再利用给出氢气与氮气的具体质量去计算可生产出的碳酸氢铵的质量,其中要注意分析反应物用量问题;第9题中考查了利用中和滴定实验计算体积和SO2含量;第10题中考查了吸收峰面积比;第11题中考查了利用电子守恒计算转移的电子数目、化学平衡常数K以及电流效率的计算,电流效率是第一年考,较为新颖。例:6已知C(s)H2O(g)CO(g)H2(g) HakJmol12C(s)O2(g)2CO(g) H220kJmol1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kJmol1,则a为( )A332 B118 C350 D130【知识点】盖斯定律、反应热的计算。【考查能力】考查对盖斯定律的应用能力以及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热的能力。【思路方法】首先根据盖斯定律将两个方程式中的CO减掉,得到方程式:H2O=O2+H2,再根据反应热的计算方法:H=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减去生成物总键能=2E(O-H)-E(O=O)-E(H-H)=+130kJ/mol。【易错点】1、学生对盖斯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