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专题质量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240185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专题质量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专题质量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专题质量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专题质量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专题质量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专题质量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专题质量检测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质量检测(二)(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如下两过程是科学家经过长期实验获取的新技术。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过程1: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培养基中培养B根、芽植物体过程2:杂种细胞A图中A为脱分化,该过程无植物激素调节B图中B为愈伤组织,有较强的分裂能力C图中C代表原生质体a,仍具有全能性D图中b和D的区别是D失去细胞壁解析:植物组织培养的脱分化过程需要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共同调节,A错误;B为愈伤组织,经脱分化过程获得,有较强的分裂能力,B正确;C由植物细胞a经过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获得,即C为原生质体a,由于C具有完整的细胞核,有全套的

2、遗传物质,因此C仍具有全能性,C正确;由植物细胞b到D经过的处理是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因此两者的区别是D失去了细胞壁,D正确。答案:A2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植物种子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想材料B愈伤组织是一团未分化的细胞C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通过调整激素配比可以诱导脱分化过程解析:植物的茎尖、根尖的分生组织,分裂能力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想材料,植物种子培养成植株的过程为自然生长,不属于植物组织培养,A错误;愈伤组织是一团未分化的细胞,B正确;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通过调整激素配比可以诱导脱分化过程,D正确。答案:A3下列有关细

3、胞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工程应用的是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B可以通过在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基因结构C可以通过在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愿来获得细胞产品D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两大领域解析: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答案:B4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分别是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者

4、的培养均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B两者都可用于细胞产物的生产C两者都要经历细胞分裂D两者都需要激素调节解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需要激素调节,而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激素调节,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在培养液中添加血清或血浆等天然成分,D错误。答案:D5如图为植物细胞A、B融合后再生出新植株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植物细胞形成原生质体阶段的关键技术是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B植物细胞融合一般要用聚乙二醇等诱导剂进行诱导C原生质体融合成为一个新的杂种细胞的标志是出现新的细胞核D亲本植物A的细胞与亲本植物B的细胞诱导融合后,形成的杂种细胞中两两融合的细胞类型有3种解析:是去除细胞壁

5、得到原生质体的过程,该过程需采用酶解法,即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A正确;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该过程可用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等)或化学法(聚乙二醇等),B正确;中进行原生质体的融合,成为一个新的杂种细胞的标志是杂种细胞再生出新的细胞壁,C错误;亲本植物A细胞与亲本植物B细胞诱导融合后,形成的杂种细胞中两两融合的细胞类型有3种,具体为AA、BB、AB,D正确。答案:C6.从基因型为Aa的植物营养器官中获取组织细胞,显微观察如图。假若图示细胞具有相似的蛋白质种类和含量。下列对该图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对所取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可形成完整植物体,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若发现X、Z两

6、细胞所含蛋白质种类数量有明显差异,这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若X、Y两个细胞杂交,需要的试剂有纤维素酶和胶原蛋白酶、聚乙二醇(PEG)等DX、Y两个细胞进行杂交并经组织培养形成的新个体,基因型为Aa,与原植物是同一物种解析:将离体的组织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可形成完整植物体,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项正确;若X与Z细胞所含蛋白质种类有明显差异,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X与Z细胞形成了不同的信使RNA,从而翻译出了不同的蛋白质,B项错误;若X与Y两个细胞杂交,在进行杂交前,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再用聚乙二醇(PEG)等诱导原生质体融合,C项错误;X与Y两个细胞进行杂交并经

7、组织培养形成的新个体,其基因型为AAaa,属于四倍体,与原植物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不是同一物种,D项错误。答案:A7现将“细胞工程”中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列表比较如下,下列哪一项目的比较有错误()项目原理培养基区别结果培养目的植物组织培养细胞的全能性需加植物激素培育成植株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株等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需加动物血清培育成细胞获得细胞或细胞的产物等A.原理 B培养基区别C结果 D培养目的解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的原理,而动物细胞培养利用了细胞增殖的原理,A错误;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植物激素调节根、芽的分化,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加入动物血清,B正确;由

8、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因此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以获得完整植株,而动物细胞培养只是利用了细胞增殖的原理,因此只能培育成细胞系或细胞株,C正确;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株等,而动物细胞培养可以获得细胞或细胞产物等,D正确。答案:A8三聚氰胺是小分子有机物,如图为采用单克隆技术制备三聚氰胺特异性抗体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三聚氰胺分子经“扩容”后可激活小鼠的免疫系统B从自然免疫的小鼠体内可获得产生该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C经培养筛选后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单一抗体D在基因水平上将单克隆抗体改造为嵌合抗体可降低对人体的不良反应解析:抗原具有大分子性,而三聚氰胺是小分

9、子有机物,不能直接充当抗原,因此需要进行“扩容”,使三聚氰胺成为抗原分子,激活小鼠的免疫系统,A正确;在自然条件下,三聚氰胺无法扩容,因此,从自然免疫的小鼠体内也无法获得产生该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B错误;培养筛选后得到的杂交瘤细胞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单一抗体,C正确;将单克隆抗体改造为嵌合抗体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改造后的嵌合抗体可降低对人体的不良反应,D正确。答案:B9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你认为错误的是()比较内容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A特殊处理酶解法去除细胞壁用胰蛋白酶处理制成细胞悬浮液B融合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

10、法C典型应用人工种子、种间杂种植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培养基区别蔗糖是离体组织必需的成分动物血清不可缺少解析:在植物细胞杂交时首先运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而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要运用胰蛋白酶将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A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运用物理法和化学法将原生质体进行融合,没有生物方法,而动物细胞融合可以利用物理、化学、生物三种方法,B错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获得无病毒植物和人工种子,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进行种间植物杂交。动物细胞工程中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可以制备单克隆抗体,C正确;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用到蔗糖,而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必须利用动物血清,D正确。答

11、案:B10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核移植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作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都选用培养10代以内的细胞B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原理C这种克隆技术可以改变动物的基因型D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解析:10代以后的细胞遗传物质可能发生改变,因此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用作核移植的供体细胞,A正确;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利用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原理,B正确;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繁殖,不能改变动物的基因型,克隆动物的基因型与供核动物相同,C错误;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因为体细胞的分化程度高,全能性表达困难,D正确。答

12、案:C11通过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的新个体称为克隆动物,下列有关克隆动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卵母细胞体积大,易操作,营养物质多,其细胞质中含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等,所以常用作受体细胞B克隆动物的性状由细胞核供体、细胞质供体和代孕母体共同决定C克隆动物的获得充分证明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D生物膜的流动性是核移植技术的原理之一解析:选用卵母细胞作受体细胞的原因是:卵母细胞体积大,易操作;营养物质多;其细胞质中含有促进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等,A正确;代孕母体的作用是在孕育过程中为克隆动物提供营养,不能决定克隆动物的性状,B错误;克隆动物的产生证明了动物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正确;核

13、移植过程中需要用电刺激促进细胞融合,这一过程运用了生物膜的流动性,D正确。答案:B12将特定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相结合制成的“生物导弹”,能够用于杀死人类某些癌细胞,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B经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都能无限增殖并能产生所需抗体C过程需要筛选并克隆杂交瘤细胞D抗体的靶向作用使过程具有高度特异性解析:过程的原理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基本相同,都是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经形成的杂交瘤细胞不一定都能产生特定抗体,需要经过抗体阳性检测筛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B错误;过程需要采用抗体阳性检测筛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14、然后进行克隆化培养(包括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C正确;抗体的靶向作用使过程具有高度特异性,D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13(14分)如图是通过土壤农杆菌与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共培养的方法获得转基因植物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a表示从已经消毒的叶片中剪取部分植物组织细胞。图b表示用_酶来制备原生质体。(2)图c表示用培养基培养原生质体,为了防止原生质体_,培养基的浓度要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将其与_共同培养,使携带目的基因的_进入植物细胞。然后通过离心(图d)的方法,除去多余的土壤农杆菌。(3)图ef表示将原生质体培养成_,然后将其转移到含有一定抗生素的_培养基中进行筛

15、选培养(图f)。(4)将获得的含有目的基因的愈伤组织转移到_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图g),同时注意调整_的种类和_,最终获得完整的植株(图h)。解析:(1)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经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后可以去除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2)培养原生质体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基的浓度,防止原生质体吸水涨破。将土壤农杆菌与植物细胞原生质体共同培养时,土壤农杆菌中的重组Ti质粒可以转移到植物细胞中。(3)利用选择培养基可以成功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愈伤组织。(4)为了使愈伤组织培养成完整的植株,需要将愈伤组织加入到含有特定植物激素和浓度配比的分化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答案:(1)纤维素酶和果胶(2)吸水涨破土壤农杆菌重组Ti质粒(3)愈伤组织选择(4)分化植物激素浓度配比14(12分)如图是生产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