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卷二).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238056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卷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9年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卷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9年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卷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9年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卷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9年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卷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卷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卷二).doc(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特岗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卷二)核心考点1.课程的一般看法“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度。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时期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度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在我国,课程详细表现为课程计划、教课纲领(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2.限制课程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和少儿是限制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详细的限制因素有:(1)必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供给的可能;(2)一准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3)学生的年纪特色,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4)课程理论。3.课程种类依据任务,能够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依据课程的拟订者,能够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

2、程、学校课程;依据课程的组织方式,课程可分为科目本位课程、有关课程、交融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经验本位课程。4.课程设计的看法课程设计是指课程构造的编制,既包含课程系统构造整体的编制,也包含详细课程的编制。前者主要解决依照培育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和如何设置这些课程的问题,波及到基本的理论要乞降不一样形式的优化组合;后者主要解决课程标准问题。5.课程计划(1)课程计划的看法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课、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详细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派,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区分。课程计划是依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种学校的培育目标拟订的。(2)课

3、程计划的内容教课科目的设置;学科次序;课时分派;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3)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一是保证明现教育目的与任务,表现课程构造的完好性。二是依照科学的课程理论,办理好课程系统内部范围的几个基本关系,表现基础性和多样性。三是以教课为主,全面安排;精简课程,增强基础知识教育和有益于发展学生专长;知识系统相对完好,保证学科间的合理关系;着重一致性与灵巧性、稳固与改革相联合。6.教课纲领教课纲领即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领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课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课纲领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课提出的一致要乞降详细规格,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课的主要依照,是权衡各科教课质量的重要

4、标准。7.教科书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课纲领(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应学科内容的教课用书。它是教课纲领的详细化。教科书编写应依照的基来源则有:第一,依照不一样学科的特色,在内容上表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第二,重申内容的基础性。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一定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部分学生和大部分学校的合用性。第四,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课法要求的一致。第五,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益于学生的学习。第六,教科书的编排要兼备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连接。8.我国小学课程(1)小学阶段课程的性质小学阶段的课程应表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2)我国小学课

5、程设计的原则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的一致;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育目标为最后目的;合适小学少儿身心发展的特色。(3)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向增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增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增强弹性,表现课程的适应性。优选练习题1.人们常说:“教课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应了教师应具备的修养是()A.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B.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C.创立能力D.察看能力答案:C。分析:教师劳动的创立性,根本在于他们的活动并没有固定的规范、程式、方法能够套用。2.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A.热爱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教书育人D.创新开辟答案:C。分析:教师劳动的根

6、本任务是全面贯彻教育目标,教书育人,把学生培育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同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汲取全部优秀的东西,而后再把这些优秀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A.列宁B.加里宁C.苏霍姆林斯基D.陶行知答案:B。分析:这句话是加里宁说的。4.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表现了教师的()修养。A.教育理论知识B.高尚的职业道德C.文化学科知识D.过硬的教课基本功答案:B。分析:主要表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即高尚的职业道德。5.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A.条件B.

7、任务C.门路D.结果答案:A。分析: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设有个体主动踊跃地参加,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是教育成功的条件和保证。核心考点1.教课的看法教课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课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门路。2.教课的意义第一,教课是教授系统知识、促使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第二,教课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育目标的基本门路。第三,教课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一定坚持以教课为主。3.小学教课的任务(1)指引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

8、立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升学生的健康水平;(4)培育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味,养成优秀的思想道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5)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4.教课过程的看法教课过程是教师依据教课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色,经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同时身心获取必定的发展,形成必定的思想道德的过程。5.教课过程的特色(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联合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一致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使,二者一致在同一教课活动中。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防备纯真抓知识教课或只重能

9、力发展的片面性。(3)掌握知识与提升思想相联合学生思想的提升以知识为基础,学生思想的提升又推进他们踊跃地学习知识,在教课中要防备两种倾向,即纯真教授知识、忽略思想教育的倾向,离开知识的教授而另搞一套思想教育的倾向。(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联合现代教课论重申教与学二者的辩证关系,认可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充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认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散发挥学生参加教课的主体能动性;成立合作、友善、民主同等的师生交往关系。6.教课过程的构造教课过程的构造赐教课进度的基本阶段。教课过程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且表现多样综合的特色。依照教师组织教课活动中所要务实现的不一样认识任

10、务,能够区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一样阶段。即惹起学习动机、领悟知识、稳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五个阶段。优选练习题1.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重点的准则是确立()A.教育目的B.培育目标C.课程目标D.教课目的答案:C。分析:课程目标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重点的准则。2.权衡各科教课质量的重要标准是()A.教课计划B.教课纲领C.教育目的D.教课目的答案:B。分析:教课纲领不不过教师进行教课的直接依照,并且是权衡各科教课质量的重要标准。3.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A.课程与教课的基来源理B.教育目标分类学C.教育过程D.教课与一般

11、发展答案:A。分析:泰勒的课程与教课的基来源理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4.学生的学习特色受()因素和内外面因素的影响。A.基础B.智能C.思想D.能力答案:A。分析:学生学习特色受基础因素包含基础知识、技术水平等和内外面因素的影响。5.布鲁纳以为,不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构造,依此而成立的课程理论是()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适用主义课程理论D.构造主义课程理论答案:D。分析:此题考察布鲁纳的构造主义课程理论。6.真实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色与价值的是()A.(美)克伯屈B.(美)杜威C.(法)卢梭D.(德)福禄贝尔答案:B。分析:

12、杜威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他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7.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特意术语,始于教育家()A.洛克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答案:B。分析: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把课程解说为教课内容的系统组成,第一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特意术语。8.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行的结果”的评论模式是()A.目标评论模式B.目的游离评论模式C.过程评论模式D.成就评论模式答案:B。分析: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行的结果”的评论模式是目的游离评论模式。核心考点1.教课原则的看法教课原则是依据必定的教课目的和对教课过程规律的认识而拟订的指导教课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2.我国目前小学教课原则(1)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课中要经过学生察看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绘,指引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楚表象,丰富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