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说课稿.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8236978 上传时间:2024-04-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说课稿一、说教材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六年制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共包括四篇课文,分别从古代的思想家、古代神话故事、古代建筑和绘画几个角度来表现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这篇略读课文只有一课时,主要是介绍北宋绘画作品清明上河图,作者先对清明上河图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后面的几个段落介绍了各行各业、热闹的街市以及桥北头的具体场景的画面内容;最后以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结尾。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欣赏这幅绘画作品的同时,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找出它名扬中外的原因,体味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

2、傲。 考虑到语文课程标准对这个学段的学生的要求,以及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画面中生活情景不熟悉,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那些内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自学能力 “对照画面学课文”这种学习方法是学生新接触的,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由于画面中的场景距离现实很远,学生对画的鉴赏能力还不强,因此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是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能够在父母的帮助下,搜集有关的资料。心理

3、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主要是依靠直观的、具体的内容。由于本课的历史背景和学生的生活情景相距很远,我提前布置让学生搜集有关清明上河图的资料。 三、说教法学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法,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能够置身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让学生对照多媒体上的图片还有课本上的局部图,凭借联想,借助生活体验,将文本信息转化为形象,读出感情,并采用小导游解说,老师范读桥北头的情景等多种方式训练。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好的导入,能

4、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情。我联系本单元主题谈到: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已经悄悄打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认识了古代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了解了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领略了古代建筑赵州桥的风采,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幅古画,一幅名扬中外的古画。 板书课题,让学生用这个单元里学的一个词语解释“名扬中外”,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既然是名扬中外,那你觉得应该用怎么样的感情去读这个标题。学生读好后问:看到标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积极提问“这幅画画了什么?”“这幅画叫什么?”“为什么这幅画能够名扬中外?”等等。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课文 在肯定学生的积极动脑之后,让学

5、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寻找答案。检查预习成果,出示本课新词,重点纠正三个多音字“作”“溜”“乘”,交流搜集的资料,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习小组内合作交流,分享资料。 (三)剖析课文 在学生初读课文和交流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我和学生一起交流了清明上河图的大致情况,包括年代,作者,尺寸,画面内容,保存位置。紧接着利用学生在阅读课文后的收获,用多媒体展示相对应的画面,让学生体验画面中的情境,并重点指导课文中间几个段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有所把握后,回归课文的中心问题:为什么清明上河图能够名扬中外?可以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之后给出答案。结局之后,让学生欣赏清明上

6、河图另外的局部内容。这幅画内容很丰富,你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想说的吗? (四)拓展总结 清明上河图让大家赞叹不已,它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课后大家可以阅读相关的资料书籍来拓展相关的知识。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文章的脉络,清晰地展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针对本课特点,我将板书设计成资料卡的形式,设计如下: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画名: 年代: 作者: 尺寸:长: 高: 保存价值: 画面内容: 历史价值: 六、说教学效果 这堂课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把800多年前的画面拉至学生的面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将课文内容制作成资料卡,总体课堂效果可以。但是在课文剖析部分的教学设计,没有很好的体现新课标提倡的发挥学生自主性。语言表达的吸引力还有待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