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823562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基本信息课名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否学科语文学段初中年级初二授课日期2016.06.28教材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语文 第16册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年1月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孟桐舟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中学18210167698实施者孟桐舟北京市怀柔区喇叭沟门满族中学18210167698指导者王金菊北京市怀柔区教科研中心13810732590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课程计划(修订)中,要求加强课程改革的统筹规划,做好五个“穿越”。1从改革目标上,逐步实现课改边界的“穿越”

2、。努力实现由知识指向向核心素养指向的转变,关注学生生命的力量,关注育人文化、课程文化的建设。2.从教与学方式上,逐步实现课堂边界的“穿越”。结合线上线下教育,努力实现课堂的静态固定时空向动态生成时空的转变,突出课程的选择性、多元性和丰富性。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实现教学时空拓展。(二)优化教与学方式,努力构建生态课堂。1. 生态课堂要体现尊重。师生互相尊重,学生尊重教师传授知识的辛苦和付出,教师尊重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双方共同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2.生态课堂要体现批判性思维。要培养学生不唯书、只唯实的批判精神。教师不照本宣科,学生不盲目跟从。要敢于怀疑,善于质疑,要能够提出高质量问题。(三)北

3、京市中小学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指出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的实现形式,倡导“玩中学”、“做中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体验、合作、探究类的学习活动。初中要聚焦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掌握随文学习的基本词汇、语法知识、常用的修辞手法,体会实际运用效果。要重视听说读写的结合,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应用的联系。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选自北京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篇事理说明文从六个方面对花朵呈现万紫千红的原因作了科学、生动的说明,作者在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过程中,按由主要原因到次要原因的顺序排列,层层深入,准确严谨。课文涉及的知识多而广,其中有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植

4、物生理学、进化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说明的事理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二)学情分析我面对的是初二的山区学生,他们的课外阅读量少,阅读理解能力不高。再加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涉及的知识多而广,说明的事理有一定的广度、深度,课文本身难度较大,对于我班的学生来讲,理解起来就更困难了。在感知内容的同时,我着重带领学生把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学科资源整合。本文的学习也是一次很好的情感教育,帮助处于山区的生活条件差,缺乏自信的学生树立信心,正确认识自我。 (三) 教学资源、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教学资源:ppt演示文稿 生物实验视频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 讨论交流法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整

5、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理清文章说明顺序。(二) 过程与方法1.与其他学科整合,使学生对文章内容了解更深入。2.通过改写文章重点段落,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激发学生对社科类文章的阅读兴趣。2.认同几乎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有存在价值的,建立学习和生活的自信,珍爱生命。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理清文章说明顺序。2. 扩大学生阅读视野,激发学生对社科类文章的阅读兴趣。教学难点: 通过改写文章重点段落,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6、的培养。教学流程图识其花:歌曲导入懂其因:花红原因 实验视频写其文:改写创作知其意:生命存在价值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境【识其花】 1、播放歌曲,引出课题。 2、学生分享身边熟悉的花,教师简单介绍喇叭沟门有名的杜鹃花。【过渡】师: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种花,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花儿这样红?欣赏歌曲分享周末查阅的资料:杜鹃花,俗称映山红。学生质疑:题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红”字是否恰当。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兴趣。设置学习活动,从生活中的事物入手,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环节二:教学过程【懂其因】(一) 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

7、。(在书中圈画出来)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上的需要、进化发展、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强调课题中“为”字笔顺)2.引导学生通过设问、排比快速阅读找到答案。师总结(二) 再读课文1. 理清说明顺序师:文章从6方面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了说明,这6方面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师引导学生回忆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强调“辑”的读音)追问:逻辑顺序中的那种顺序?提问:请你再次浏览课文,找找作者认为什么是主要原因?(三) 合作探究 语文方面我是你们的老师,但生物、物理这些方面,你们可能比我懂得更多,老师要向你们学习,下面我们发挥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方面,聚集大家的力量从科学的角

8、度去分析“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属于哪个学科。引导学生课后与物理、化学、生物专业老师探讨相关知识。1. 物质基础(1)学生读文本后解释、分析。(2)教师播放提前录制的由生物老师解释“花青素”作用的实验视频。(3)学生齐读花红原因的物质基础,体会花青素对花红起决定作用,了解这种比较的说明方法。(4)提问:白色花含有花青素吗?书中是怎么说的?(5)通过“有些、微、少量的”等词语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师:我作为语文老师也有不懂得知识,所以我特意请教了生物、物理、化学老师。我把各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利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四) 改写 引导学生了解“人工选择”是科学实验、科学探索,勇于探索的精

9、神使花的颜色、形态更丰富。1. 课件展示教师提前改写的小短文。(改写文章“人工选择”中“虞美人”的段落)改写示例: 虞美人:作为花卉园艺家族的新兴成员,我诞生在20世纪初,是美国园艺育种家蒲班克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的,我体内含有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细胞液为碱性时,我呈蓝色,如同一个朦胧伤感的梦。2.学生“改写创作”下列题目二选一:(1)改写文段中牡丹或大丽花呈现颜色的原因。(物质基础青花素)(2)上学期大家参加了植物栽培大赛,你们种的百日草和凤仙花成为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请你从这两种花中任选一种,写出花朵呈现颜色的原因。(要求:100字左右;以第一人称叙述;表达方式由说明变为记叙)3.情景

10、剧:分角色朗读改写作品。学生自主学习,从课本中找出6种原因。预期回答: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上的需要、进化发展、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预设:不能,本文采用逻辑顺序。预设:由内因到外因分组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学生观看实验。回归文本,读课文。回答:添色木芙蓉学生分析教师改写的短文出处、与原文的区别。明确快速阅读的一种方法:找关键词,关键句。注重日常积累,随文学习词汇。培养学生勇于提出问题,科学探索的精神。生物学科与语文学科整合,使学生对“花青素”的作用了解更加深入。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生活中用发现的眼睛注意观察。通过改写练笔,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

11、培养。环节三:拓展延伸【知其意】师:世间有这么多颜色的小花,红、黄、蓝、紫,你愿意做哪种颜色的小花?为什么?【情感教育】每朵花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就像我们每个人,无论你高矮胖瘦,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希望同学们充满自信,珍爱自己。思考并回答。联系学生自身,从学生个性发展层面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环节四:课后作业1. 回家后试着做一个把白色花变成蓝色花的实验。2. 以后在社会实践的时候,我们会有机会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如果你对这方面感兴趣,可以向那里的专家请教。板书设计 物质基础 物理学原理 内因 生理上的需要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进化发展 贾祖璋 自然选择 外因 人工选择 学习效果评价 学生课堂参

12、与度高,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速度快,内容具体。课堂采用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教师评价用一双爱的慧眼,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不断进步,鼓励他们健康成长。师生间、生生间互相交流良好,课堂气氛活跃。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这与课前从实际问题引入,教学中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密切相关。反思整节课的教学,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一)重视多样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说明文教学首先要考虑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才能谈到掌握其他的知识。从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更深

13、地体会到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对于阅读训练的重要性。为了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我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与生物教师录制视频,使学生感受到课程的丰富与趣味。并通过小型课堂情景剧为学生提供体验、合作类的学习活动。(二)融会贯通,综合学科知识,突破难点1.本节课与多学科资源整合,综合生物、物理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体现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学习过程更加开放。2.在授课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随文学习笔顺、字音等语文基础,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相应用的联系。3.通过“花青素”实验,验证课本文字的真实性,生态课堂要体现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不唯书、只唯实的批判精神。首先教师要做到不照本宣科,不盲目跟从。要敢于怀疑,善于质疑,树立榜样,给学生以引导作用。4.本节课努力实现由知识指向向核心素养指向的转变,关注学生生命的力量,育人文化,针对山区学生的缺乏自信问题,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三)不足之处:1.我的预期效果是学生能自主思考,从他人的发言中引出新的想法,但是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提出问题的深度不够,以后教学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能力。2.作为阅读课,学生对重点语段的朗读不够,在培养学生诵读能力方面,本节课体现的不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