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冻土分布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8235411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4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冻土分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冻土分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冻土分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冻土分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冻土分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冻土分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冻土分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冻土分布我国疆域辽阔,由南边雷州半岛至北疆边陲一一北极村,跨越35个纬度,东 西穿过61个经度。自南而北经过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等多个气 候带。由下表可以看出,高纬度多年冻土集中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面积约3839万 平方公里。表1我国各地区多年冻土分布面积地区多年冻土面积(104km2)大小兴安岭3839青藏咼原150.0阿尔泰山(中国境内)1.10天山6.30祁连山9.50横断山0.7 0.8喜马拉雅山(中国境内)8.5东部诸山地(长白山、黄岗、 梁山、五台山、太白山)0.7总计215从分布图可以看出,这里的高纬度多年冻土是欧亚大陆多年冻土南缘,在平面上的分布服从纬度分带规律

2、。由南界往北,冻土分布面积由520%到60 70%,由岛状分布过渡为大片连续分布,至祖国北部城镇西林吉、满归一带这类 冻土最发育。这是高纬度多年冻土分布的总规律。但是,由于受植被、岩性、地 表沉泽化、坡向等地质地理因素的作用,使得同一地方的不同地形部位,冻土分 布及发育程度明显不同。南界附近,冻土岛多年分布在河漫滩和低级阶地,往往 与沼泽湿地同为一体。大兴安岭北部地区,植被茂密的山间谷底、沼泽化洼地的 冻土比阴坡发育;阴坡比半阳、半阴坡冻土分布面积大;阳坡及山顶常常没有冻 土存在。hj訓理中国冻土分布高海殖事卑td 丄一 I 畐谢他北坤d_裔山聲年阵土季节脏上 tT*i:点丄工iKF 冑H娴(

3、E 如区K-冻土分布图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在青藏高原、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以及东部某些山地(长白山、黄岗梁山、五台山、太白山等),其中青藏 高原多年冻土面积为150万平方公里,其它山地的冻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高海拔多年冻土的形成及存在,受当地海拔高度控制,它存在于一定海拔高度 以上。把一个山地开始出现多年冻土的高度的联线称为多年冻土下界。同一山地 不同坡向,或不同纬度线上的山地,多年冻土下界值是不同的。冻土科学工作者通过大量野外实地考察,获取了青藏高原及主要山地多年冻土 下界值。现在,我们将不同纬度线上各山地的多年冻土下界值,按纬度、冻土下 界值点绘在直角坐标图上(

4、图5),由图可以明显看出,随纬度升高,除受海拔 高度的控制外,纬度分带也同时起作用,反映了明显的纬度分带规律。喜马拉雅 山(N28C)的冻土下界为5200米,阿尔泰山(N48C)的冻土下界为2200 米。南北相差20度,冻土下界值随纬度升降而增加大约为150米/1。纬度。m 5 箱鲜接济年凍土t弄耳悄度的关率从图5还可以看出,东部山地和西部山地的冻土下界是两条相互平行的线,东 部比西部冻土下界一般低8001000米。纬度大致相同,冻土下界的经向变化不仅在东、西部山地有明显差别,就是在 延续较长、走向近东西的山脉,也有显著反映。祁连山、天山的多年冻土下界都 反映了经向变化(表5、6)。表2祁连山

5、脉南北坡冻土下界经向变化经度E96E100E103北坡冻土下界375036503500(野马山)(走廊南山)(冷龙岭东头)南坡冻土下界3950380038503670(柴达木山)(托来山)(拉脊)表3天山多年冻土下界经向变化经度E8016E8663E87N42N4256N4307多年冻土下界值300027002900(米)(图拉苏)(奎先大板)(乌鲁木齐河源)坡向阴坡阴坡阴坡冻土下界除经向、纬向变化外,坡向对冻土下界分布高度也有很大影响。表2 给出了祁连山在其它条件大致相同情况下,南、北坡的冻土下界值。从表2看出,南坡冻土下界值高于北坡,二者相差150200米。因为向阳坡(南坡)日 照时间长,

6、近地面空气吸收太阳辐射多,而气温高;阴坡(北坡)恰好相反,气 温低于阳坡。这样一来,相同海拔高度的阳坡(南坡)气温高于阴坡(北坡)。 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到能够使冻土保存的气温值时,自然南坡比北坡需要上升 更高的海拔高度。因则产生南坡冻土下界高于北坡的普遍规律。东、西及其它坡 向,日照时数、吸收太阳辐射均少于南坡,但多于北坡,因此,它们的冻土下界 高度介于南坡及北坡之间。季节冻结层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多年冻土南界以南、西部高山高原冻土下界以下 的广大地区,以及多年冻土地区的融化地带。我国长江以北各省区都有季节冻结 层分布,面积约514万平方公里(未包括冻土地区融区地带的季节冻土),占我 国领土的5

7、4%左右。季节冻结层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及垂直分带规律。随着纬度 和海拔的(同一地区)增高,季节冻结层厚度增加,由0.10.2米增厚到2.0 3.0米或更厚,在冻土南界或下界达到最大值(图6)。季节冻结层每年10月 中、下旬至12月,由北而南接续产生;次年2月下旬至6月初,由南往北逐渐融 化消失。该说与多年冻土是一致的。季节融化层厚度在冻土南界或下界地带达到最大值(图6)。由南界往北,下界往上,季节融化层逐渐减薄,由2.03.0米或更大 减小到0.10.2米。每年4月初,季节融化层开始产生,至9月底或10月中旬 达到最大厚度。在同一地区,依据岩性、含水量、植被、雪盖、地表沼泽化、坡向等自然条件

8、不同,季节冻结与融化深度有较大差别。当地下水埋藏比较深时,岩性的粗细决 定着土层的含水程度。随粉土、粘土成分增加,土层含水量增大。因此,在其它 条件近似情况下,依粘土、亚砂土、砂砾土顺序,季节冻结与融化深度增大。植被及雪盖处在地表面与大气之间,阻碍着二者的热交换。夏天,植被能遮挡 和反射太阳辐射,减少进入土层的热量,起着降温作用,使季节融化深度减小。 植被的这种作用在大兴安岭北部表现非常突出。一般苔藓层厚0.2米的地方,季 节融化深度仅为0.30.5米;而无苔鲜层的林间地带,季节融化深度可达1.5 2.5 米。冬天,植被像被子一样起着保温作用,阻碍土层向大气散热,使季节冻结 深度减小。雪盖对土

9、层的季节冻结及融化深度有同样的作用。在青藏高原及西部山地,夏 天时常降冰雹、霜及雪,对季节融化层起着降温作用,使季节融化深度明显减 小。冬天,雪盖对土层起保温作用。 10厘米厚的积雪地面温度比无雪盖的地方高 5C8C。可见雪盖可以减小季节冻结深度。东北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 雪盖的这种作用表现得十分明显。坡向、坡度决定着太阳入射角度,影响地面吸收辐射热量的不同。在其它条件 近似的情况下,依南坡、西南坡、东北坡、北坡顺序,地面吸收辐射热量减少, 季节融化深度依此顺序变小;而季节冻结深度增大。瞬时冻土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珠江流域以北地区,其面积大约为230万平 方公里。冬天,强大的西伯利亚寒潮南下,抵达东南沿海,江南地区气温大幅度 下降,有时气温降至零度以下,这时有些地方便产生了瞬时冻土。寒潮过后,气 温回升,短命的瞬时冻土随之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