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复习补丁.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8234671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处理复习补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处理复习补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处理复习补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水处理复习补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处理复习补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处理复习补丁.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1)物理处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的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方法有:筛滤法、沉淀法、上浮法、气浮法、过滤法、反渗透法等。(2)化学处理法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分离回收污水中处于各种形态的污染物质(包括悬浮的、溶解的、胶体的等)。方法有:中和、混凝、电解、氧化还原、汽提、萃取、吸附、离子交换和电渗析等。化学处理法多用于处理生产污水。(3)生物化学处理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害物质。方法有:利用好氧微生物作用的好氧法(好氧氧化法),广泛应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及有机性生产污水,其中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利用厌氧微生物作用的厌氧法(厌氧还原法)

2、,多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与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现在也开始用于处理城市污水与低浓度有机污水。进水COD1000mg/L,用好氧法处理;进水COD1000 mg/L,用厌氧法处理。第三章沉淀工艺沉淀法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降性能,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沉砂池:用以去除污水中的无机易沉物。初次沉淀池:较经济地去除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减轻后续生物处理构筑物的有机负荷。二次沉淀池:用来分离生物处理工艺中产生的生物膜、活性污泥等,使处理后的水得以澄清。污泥浓缩池:将来自初沉池及二沉池的污泥进一步浓缩,以减小体积,降低后续构筑物的尺寸及处理费用等。第四章1、污水生物处

3、理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个体微小、代谢营养类型多样、适应能力强的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的处理方法。按参与代谢活动的微生物对溶解氧的需求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水中存在溶解氧的条件下(即水中存在分子氧)进行的生物处理过程。缺氧生物处理是在水中无分子氧、但存在如硝酸盐等化合态氮的条件下进行的生物处理过程。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水中既无分子氧、又无化合态氮的条件下进行的生物处理过程。生物种类细菌: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特征:绝大多数是好氧和兼性异养型的原核细菌;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具有很高的增殖速率,其世代时间仅为20-30min;动胶杆菌具有将大量细菌结成为

4、“菌胶团”的功能。(菌胶团:部分细菌形成的絮凝体状团粒活性污泥絮凝体的主要成分。作用:具有很强的吸附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防止其内的细菌被微生物吞噬和免受毒物的危害。)真菌(丝状菌):具有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其他含氮化合物的功能。(丝状菌:污泥絮凝体的骨架,并使污泥具有很高的沉淀性能。但过多会引起污泥膨胀,降低沉降性能,影响出水水质。)原生动物(肉足虫、鞭毛虫和纤毛虫):原生动物摄食水中的游离细菌,进一步净化水质。固着型原生动物可作为一种指示性生物,能够判断处理水质的优劣。后生动物(轮虫、线虫):主要是轮虫,它在活性污泥中的不经常出现,轮虫的出现是水质处理效果较好的标志。污泥龄C的定

5、义式:C= VX/X (d)式中:c污泥龄(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d;X曝气池内每日增长的活性污泥量,即应排出系统外的活性污泥量,kg/d;X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浓度,kg/m3;V曝气池的容积。每日排出系统外的活性污泥量在活性污泥反应器内,不断有新的微生物细胞生成,又不断有一部分微生物老化,活性衰退。为了使反应器内保持具有高活性的活性污泥和恒定的生物量,每天都应从系统中排出相当于增长量的活性污泥量。X = QwXr + (Q - Qw)Xe式中:Qw作为剩余污泥排放的污泥量,一般用m3/d表示;Xr剩余污泥浓度,一般kg/m3表示;Xe排放的处理水中悬浮固体浓度,一般用kg/m3表示。将X代入

6、污泥龄c的公式,在一般条件下,Xe 值极低,可忽略不计,得:c=VX/(QwXr)Xr是活性污泥特性和二沉池沉淀效果的函数。 Xr=106r/SVIr修正系数,与污泥在二沉池中的停留时间、池身有关,一般取1.2左右。氧化沟工艺氧化沟的特征A、构造上的特征:呈环形沟渠状,平面为圆形或者椭圆形;池体狭长;池深较浅,一般在2-6m左右;曝气装置多用表面机械曝气器,竖轴曝气器,如:低速曝气叶轮;横轴曝气器,如:曝气转刷、曝气转盘;进水装置简单,出水一般采用溢流堰式。B、流态上的特征在流态上,氧化沟介于完全混合与推流之间;沟内混合液呈推流式快速流动(0.4-0.5m/s);进水流量与沟内流量相比很小,充

7、分混合;氧化沟内混合液的水质几乎一样,故氧化沟的流态是完全混合式;具有推流式特征:曝气装置下游,溶解氧浓度从高到底,甚至出现缺氧段;水流状态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絮凝,可以区分好氧区和缺氧区,进行硝化和反硝化。C、工艺上的特征可以不设置初沉池;不单设二沉池,与氧化沟合建;有机负荷很低,相当于延时曝气法,出水水质好;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水温、水质、水量等的变动有适应性;污泥产率低,剩余污泥产量少;污泥龄长,可达15-30d;具有生物脱氮的功能。氧化沟的曝气装置A、功能向混合液供氧;使有机物、活性污泥和溶解氧充分混合;独特要求:推动水流以一定的流速(不低于0.25m/s)沿池长循环流动B、分类横轴曝

8、气装置:曝气转刷(转刷曝气器)、曝气转盘竖轴曝气装置:表面曝气器设计参数污泥负荷(kgBOD5/kgMLSSd)HRT(h)污泥龄(d)有效水深(m)0.03-0.0816当仅要求BOD5去除,c=5-8d当要求硝化反应时,c=15-30d3.5-4.5MLSS(mg/L)混合液的沟内流速(m/s)回流比(%)沟底流速(m/s)2500-45000.4-0.575-1500.3AB法A段特征:由吸附池和中间沉淀池组成;不设初沉池,原废水中的微生物全部进入吸附池,A段是一个开放性的生物反应器;负荷很高,有利于增殖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的微生物生长;污泥产率较高,吸附能力强;对有机物的去除,吸附作用为

9、主,生物降解占1/3左右。BOD去除率为40-70%,出水可生化性有所提高,有利于B段的继续降解;B段特征:由曝气池和二沉池组成;来水为A段出水,水质、水量较稳定;负荷率为总负荷率的30-60%;污泥龄较长,有利于硝化反应。A、B两段各自拥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两段完全分开,各自有独特的微生物群体,有利于各自保持稳定的降解功能主要设计参数污泥负荷(kgBOD5/kgMLSSd)水力停留时间HRT污泥龄(d)溶解氧DO(mg/L)A段2.0-6.030min0.3-0.50.2-0.7B段0.15-0.32.0h-3.0h15-201.0-2.0FICK定律曝气过程中,空气中的氧从气相中被转移或传递到废水的液相中,是一个氧在气液两相之间的扩散过程,即气相中的氧通过气液界面扩散到液相主体中。Fick定律认为:扩散过程的推动力是物质在界面两侧的浓度差,被扩散的物质分子会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转移。第七章生物除磷影响因素增加一项NOx-浓度:产酸菌利用NOx- 作为电子受体,抑制厌氧发酵过程,反硝化时消耗易生物降解有机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