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全国各地高三历史上期模拟题一网打尽 专题四 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人民版必修1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8230240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全国各地高三历史上期模拟题一网打尽 专题四 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1届全国各地高三历史上期模拟题一网打尽 专题四 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1届全国各地高三历史上期模拟题一网打尽 专题四 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1届全国各地高三历史上期模拟题一网打尽 专题四 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1届全国各地高三历史上期模拟题一网打尽 专题四 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全国各地高三历史上期模拟题一网打尽 专题四 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人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全国各地高三历史上期模拟题一网打尽 专题四 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人民版必修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届高三上期全国各地模拟题一网打尽必修一专题四: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1(2010年9月浙江温州高三返校联考5题)“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宪法或宪法性文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或评价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1954年宪法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年宪法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A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确

2、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B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C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 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2010年12月沈阳市级重点协作校高三月考16题)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做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A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B使农民

3、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C使农民开始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3(2010年9月南京市高三调研10题)据统计:1998年以来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和城市已进行了6次以上的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85%的农村建立了实施民主决策的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90%以上的农村建立了保障民主监督的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组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活动普遍开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基层民主进一步加强和扩大 B推进了农村民主制度的建设C体现了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 D创造性地发展了村民选举制度4(2010年9月福建省泉州四校高三联考7题)2010年的“两会”期间,选举法的修改受到热议。1995

4、年,农民从拥有“1/8投票权”发展到拥有“1/4投票权”,如今则将进入与城市居民 “同票同权”的新时代。新时期,表明中国农村基层民主获得突破性发展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 B“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C行政诉讼法的颁布 D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5(2010年11月山东聊城高三期中23题)下面是某同学收集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可用于研究A近代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B国共两党的分分合合C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命运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6(2010年12月皖南八校高三联考16题)有学者认为,建国30年来党的各项事业在探索中的成就与挫折,为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以下对建国以来重大史实分

5、析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人民公社化运动”生产力发展中追求高速度C“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发展到“阶级斗争为纲”D“一边倒”拒绝与西方国家建交7(2010年11月黑龙江“五校联谊”高三期中20题)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 “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8(2010年11月河南信阳市高三调研1

6、9题)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写入宪法提出并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ABCD9(福州三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11题)根据何顿同名小说改编的 电视剧我们像葵花中有这样的一组镜头: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天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杆碰破了家中挂着的毛主席画像,随后即被无端关押十多年。在看到这组镜头时,作为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你认为对此应怎样解释才

7、正确( )作为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内容,这一段内容纯属虚构,毫无根据根据这样的情节来判断,这一组镜头反映的社会背景应该是在“文革”开始后不久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反映了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情形冯清明破坏毛主席画像的事实,表明当时中国的确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A B C D 10(2010年12月安徽皖中名校高三联考10题)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与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发展趋势相比,中国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是( ) A各种民主形式得到实践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走向成熟C民主革命历经时间之长前所未有 D政治发展走势凸现跳跃式发展11(2010年12月福建四地六校高

8、三联考18题)邮票是国家的名片,还具有历史档案的功能。右图是标题为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系列邮票的一张,根据所学知识,此邮票应该发行于(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以来12(2010年12月山东菏泽高三联考14题)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A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 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C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132007年12月

9、4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为“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是在()A、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B、中共十五大 C、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D、中共十六大14(福州三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10题)在学完19561976年的中国历史以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做了演讲,你认为概括了这段历史全貌的是( )A古老中国的伟大复兴 B东方巨龙的再次腾飞C社会主义的艰难探险 D发人深省的民族浩劫15(2010年10月河南许昌市高三四校联考26题)“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从中可以看出村官A

10、. 由基层民主选举 B. 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C.由上级政府任命 D. 是政治协的结果16(2010年11月潍坊市现代中学高三检测14题)下面是某同学收集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可用于研究( )A近代民主政治的曲折历程 B国共两党的分分合合C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命运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17(2010年10月河南许昌市高三四校联考25题)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8(2010年12月厦门市三校联考5题)口号反映

11、时代特色。“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文革”期间的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 )A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B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19(2010年9月广州市东莞五校高三联考15题)口号反映时代特色。“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文革”期间的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B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C阶级斗争已发展到党内 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20(2010年9月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三

12、联考14题)标语不但能折射时代的精神,而且也能反映历史发展的轨迹。下列标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砸烂公检法” “发展才是硬道理”“跑步进入社会主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A B C D21(2010年12月温州五校高三联考5题)毛泽东曾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福尔说过:“我们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何一党专政的可能性。”建国初期我党为践行“实行民主政治”的承诺,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提出“依法治国”方略 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2(2010年12月安徽省百校论坛高三联考20题)某省委大楼曾出现过一副

13、“赠省委诸公”对联:“歧路亡羊,滑下去,便是修正主义烂泥坑;悬崖勒马,改过来,还算无产阶级当权派。”此场景应该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23(福州三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9题)毛泽东同志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全面发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0分)24(2010年10月皖南八校高三联考26题)(16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或告之曰:“我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封建社会之历史耳,虽至今犹然,一切病痛尽在是矣。”据钱穆国史大纲整理材料二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摘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材料三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