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教案 .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8227009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是谁》教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是谁》教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是谁》教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是谁》教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是谁》教案 .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是谁教材分析:我是谁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角色与责任的第一个话题。针对目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责任意识相对较弱的情况,本单元侧重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设计理念: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综合课程,该课程强调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所以,在组织本课教学时,主要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了解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样根据场合的不同很好地进行角色转换、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的。教学的主要形式为:创设情境,组织活动,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表演中体验和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体验自己在现实生

2、活中的不同角色。2、通过观察对比,认识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3、愿意在现实生活中当好自己的角色。教学准备:课件、照片(师生)、调查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说说“我是谁”1、以自己为例,问“我是谁?”(板书:我是谁)2、出示照片,说说“我”还有可能是谁?(1)春节,全家人的合影。(爸爸妈妈的女儿)(2)读师范时,全班去秋游,和同学在中山公园的留影。(游客)(3)学校文艺汇演留念。(演员)(4)小结:我是父母的女儿,是你们的老师,是游客,是演员,在不同场合我变换着不同的角色。有个小孩叫明明,他也会变。(课件显示:教材中的图片。配音:“我先说,我先说。在学校,我是学生;在商

3、场里,我是;在公共汽车上,我是;在家里,我是;学生观看。)(5)问:就一个明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称呼呢?(看来我们在不同场合角色在发生着变化。)那你们呢?在生活中不同的地方,都变成了谁?3、以自己为例,说说在不同场合下又是谁?(1)课件显示:老师的建议:1、认真听小组同学介绍,可以相互补充。2、不要影响别人。3、尽量不与别人重复。(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师巡视。(3)选代表上台说,有照片的可以展示,师适时引导。4、说一说你身边的人在不同的场所又变成了谁。(1)师:不但我们自己在变,爸爸妈妈也在变。瞧,明明又要说了。(2)课件显示:我的妈妈在上班时是售货员,在家里是我的妈妈;我的爸爸上班时是学

4、校教师,在家是我爸爸。(3)自由说一说家人的变化。5、小结:其实在社会上,你,你的爸爸妈妈,还有我,还扮演了一个角色,那就是公民。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做一个好公民。但你们首先要当好父母的孩子。【评析:“在教育教程中,儿童越是觉察不到教育意图,教育效果就越好。”(苏霍姆林斯基)教师首先以自己为例,问“我是谁?”,既自然地引入主题,又拉近了师生距离,开始也轻松而有目的的交流。通过不断地变换场所,转换角色,使学生感受到,在不同的场合下,人的角色是不一样的。】二、情景表演当好不同的角色1、说一说:在家里怎样做个好孩子。2、课件出示说一说:在商场、学校、公共汽车上,我们该怎样做?3、情景表演体会不

5、同场所应该怎样做。(1)课件显示表演场景:1、妈妈今天生病了,你回家该怎么办?2、今天我是值日生3、在公共汽车上,上来一位老奶奶4、去超市购物。5、今天我上监督岗,有两名同学在打架,一名同学没戴红领巾(2)小组选择所提供的场景进行表演。(4)小组选代表上台表演,表演后评议他们是否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人上台表演时是演员,台下的是观众,怎样当好演员、观众和评委。)【评析:生活的课堂是儿童实践、体验、评析、创造的空间。教师精选了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所,让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畅所欲言,在讨论、交流中认识到不同的场合,对角色有不同的要求,并通过表演,把道德要求自觉地转化为主动行动,强

6、化了教学效果。而表演后的评价,更提高了学生的认识,使他们明确在不同的场合,应该怎样当好自己的角色,使主题得到了升华。】三、总结在生活中,我们的角色在随场所变化而发生变化,在不同的场所又对我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真正做个好孩子,文明的小学生、小游客、小顾客。四、课外延伸观察你周围的人们,是不是当好了自己的角色,完成调查报告。我们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评析:这份调查报告是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发现生活,通过分析、评价,看看人们是否当好了自己的角色,进而提醒自己当好自己的角色。】总评:1、道德源于生活,远离生活的道德教育是悬空的,缺少根基的,只有将道德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才能使两者建立起真实而有意义的联系。整堂课教师都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将生活中的话题引入课堂,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在不同的场合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场所又对我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2、教师从多角度进行引导,以自己为例,以动画人物例,以学生为例,以家人为例,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随着场所的变化,我们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紧接着通过讨论、表演的方式使他们认识、体验怎样当好自己的角色。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道德认知到内化为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