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8226127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一家以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和骄傲的崇高情操。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和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课题“永生的眼睛”的含义。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自学课文。1、谈话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教师评价后 板书:捐赠眼睛角膜)教师:我们都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用眼睛可以看到我们这个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的世界。然而在我们的周围,却还有不少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他们无法用眼睛来感受世界的美好。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

2、琳达一家人是怎样做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大家齐读课题永生的眼睛2、屏幕出示阅读提示。文中几次写了捐献眼睛角膜?每次捐赠角膜,“我”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边读边画出令你感受最深或受启发的语句,在一旁写上自己的理解或感受。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课文。二、交流汇报,领悟情感。 (一)走进三次捐献。(文中几次写了捐献眼睛角膜?每次捐赠角膜,“我”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第一次:父亲要捐赠母亲的眼睛角膜时,作者痛苦难忍、不理解 、惊讶、愤怒“我惊呆了,不明白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将母亲的角膜给予他人,更不明白父亲居然回答“同意”。我痛苦难忍,冲进了自己的房间。“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

3、我冲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1、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琳达当时是怎样的心情?你能把这份痛苦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痛苦难忍、十分不理解 、惊讶、不情愿、愤怒 )2、指导多名学生朗读。(通过朗读,把琳达此时的心情表达出来。)(读后教师评价)师:通过你的朗读,我感受到了琳达非常痛苦心情。课文还写了捐赠谁的眼睛角膜呢?“我”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第二次:作者遵从父亲的遗愿捐赠了他眼角膜句子:父亲与世长辞了,我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角膜。1、指名读句子。2、遵从遗愿还可以说成是遵照遗愿、按照遗愿等。3、一起读。第三次:作者主动捐赠了女儿温迪的眼睛角膜句子:我再一次为

4、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教师:是什么使琳达的态度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是父亲的话,父亲的哪些话语最令人感动呢?)(二)感悟父亲的语言。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你妈妈和我都觉得,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那么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1、 自由读一读父亲说的话语。2、 指名读。3、 你从父亲的话中读懂了什么?指 34名学生谈感受。 (点拨:父亲的这句话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呢?)师:是的,母亲虽然离去了,但是她的眼角膜却给黑暗中的人带来了光明,在他人身上得到了延续,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4、齐读。(三)体会父亲对温迪的影响父亲这看似平静

5、的话语,却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触动,也给琳达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多少年弹指而过,当妈妈琳达把父亲的心愿告诉同样只有14岁的女儿温迪的时候,她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学生读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温迪被外公感动了,为外公感到骄傲,温迪流下的是感动的泪水,骄傲的泪水。)(从她的话语中,我们能不能进一步感受到这份骄傲呢?自由读一读温迪的话语。读后谈体会。)1、自由读温迪的话语。2、谈读后感受。(有爱心、善解人意、乐于助人)3、(让我们把感受在朗读中表现出来。)带着感受分角色读。温迪的话语令我们感动,为了别人能够见到光明,小温迪愿意像外公、外婆一样在死后捐献自己的眼睛,多么善良的女孩,多么崇高的精神阿

6、!女儿的行为再次深深地感动了琳达,让琳达的态度彻底发生了转变。出示句子: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是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的一种骄傲!(1)齐读句子。(2)问:父亲所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副角膜,他还遗留下了什么呢?(4-5位学生说)(高尚的品质,无私的精神,一份爱心、爱的榜样)师小结:父亲不仅用自己的角膜给盲人带来了光明,给痛苦的家庭带来了欢乐,他还以自己的言行感动了后代。他一心帮助别人,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已经根植于温迪的心中,使我们看到了爱的延续。 (3)齐读句子。三、回归主题,深化情感过渡:失去父亲仅仅两周以后,琳达又失去了她那可爱的才华横溢的女儿小温迪,这对于

7、她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呀。可是这时候的琳达能够平静地面对这一切,她签署了女儿的器官捐献同意书,这对父亲来说,这是一个多么令他骄傲的女儿,对于女儿温迪来说,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骄傲的伟大的母亲呀。1、 齐读、个别读来信。(课件出示)(让我们一起来轻轻地读读这封来自过方的信,个别大声地读给温迪听一听)2、读了这封信,你有什么对温迪说呢?请你拿起笔来,写下你的心里话,说说你现在的感受。3、读读信的内容。五、课外延伸,情感升华过渡:其实,像琳达一家那样感动我们的人还很多,我们来看看这些感人的故事。1、课件出示图文、配乐让世界充满爱 (学生大声朗读)(1)邓小平爷爷逝世后,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将生命的最后光辉

8、献给了爱戴他的中国人民。 (2)2005年11月28日,重庆工商大学组织的“传递光明、延续生命”公益活动,有446名大学成为眼角膜捐献志愿者。(3)2005年 , 深圳市眼科医院医生姚晓明亲手将自己母亲捐献的眼角膜移植到两位患者的眼中。 2、理解课题,深化课题: 学到这里,你们对课题有没有更深、更新的理解呢?这是爱的永生,是奉献精神的永生。他们这样做有助于别人,有助于人类,这是多么令人骄傲呀!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课题的理解,一起来读读课题,这是永生的眼睛。3、总结升华。师:同学们,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器官移植的种类越来越多,除了眼角膜移植,还有肝移植、肾移植、心脏移植、肺移植等等,而且器官移植的成功率越来越高,许多患者都可以通过器官移植来延续生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我们内心深处的爱是无限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温暖。六、布置作业。(任选一题)1、写一封捐献器官倡议书。 2、利用收集和调查到的资料,办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永生的眼睛爱心 精神 捐赠角膜得到永生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