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参考资料 《20世纪重大发明—电子显微技术》素材 新人教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8226078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教学参考资料 《20世纪重大发明—电子显微技术》素材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教学参考资料 《20世纪重大发明—电子显微技术》素材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教学参考资料 《20世纪重大发明—电子显微技术》素材 新人教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教学参考资料 2世纪重大发明电子显微技术素材 新人教版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卢斯卡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明者宾尼格和罗勒,他们的发明使科学家有了一双能看见原子的眼睛,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早在17世纪,人类首次通过玻璃透镜观察到了水中的微生物。到了19世纪,光学显微镜的应用使医学和生物学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光波波长对分辨率的限制,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还不能满足科学家探索微观世界的需要。 1931年,卢斯卡和诺尔根据磁场可以会聚电子束这一原理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原理同光学显微镜相同。光学显微镜通常是利用电灯作为光源。电灯发出的

2、光波被聚光器汇聚到透明物体上,然后经过物镜等一系列透镜形成放大的图像。而电子显微镜是用电子束而非可见光来成像的。简单说电子的行为同光波相似,但是其波长较光波的波长小几百倍,这就使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大大提高。在电子显微镜中,磁场的作用类似于光学显微镜中的透镜。 电子显微镜可以获得许多引人入胜的显微图像,其逼真度和立体感令许多外行着迷。通过电子显微镜,人们可以观察到气味分子进入蝴蝶触须的途径。材料科学家利用电子显微镜可以从原子尺度研究得到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化学成分的信息。生理学家可以通过电子显微镜对神经组织进行研究,还可以动态观察病毒进入细胞的过程。用显微镜检查计算机芯片制造过程中的焊接裂缝会十分清楚。 1982年,宾尼格和罗勒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1988年中国科学院白春礼和姚俊恩研制出了我国的第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是另一种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全新技术,其放大倍数可达上亿倍,它采用尖端只有一个原子的特殊探针对物质表面进行逐行扫描来获得原子尺度的图像,它也可以用探针对单个原子和分子进行操纵,对材料表面进行微加工。 20世纪电子显微技术的兴起,为人类获得新型材料以及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应用广泛的纳米材料就是在电子显微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肝炎病毒也是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它为21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