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诗词中“小楼”一词的文化意蕴.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8217509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古诗词中“小楼”一词的文化意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古诗词中“小楼”一词的文化意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古诗词中“小楼”一词的文化意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古诗词中“小楼”一词的文化意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古诗词中“小楼”一词的文化意蕴.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古诗词中“小楼”一词的文化意蕴南唐词人李煜和南宋诗人陆游在各自的作品虞美人和临安春雨初霁中,都提到“小楼”一词,同为“小楼”,却有各自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一、思念之楼由南唐的末代皇帝,变为北宋王朝的阶下囚。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怎能不让词人伤感、惆怅,怎能不让词人思念过去的幸福时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此时的小楼只能勾起人无限的思念之情,以及因思念而产生的孤寂、凄凉、愁苦之情。又如李煜的另一词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词中“小楼”与“月亮”、“子

2、规”三者共同构成一幅凄美之景,“小楼”本身也着上了悲情色彩,同“子规”一样抽象为悲情的象征之物,而不再仅仅是一种建筑物。李煜在相见欢中还曾写道:“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同样表达出一种深深的离愁别绪。宋代词人秦观也曾凭借“小楼”这一意象,在其词作浣溪沙中把一个女子的春愁刻画得惟妙惟肖: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正是因为有了“轻寒的小楼”作为主人公抒怀的平台,才有了“晨起如秋”的烦躁,才有了“梦似飞花”的飘零,才有了“愁如丝雨”的感伤,才有了“闲挂银钩”的无聊。当然,在众多的宋词中,“小楼”这一意象已不再局限于“小”字,出现了

3、朱楼、红楼、高楼、危楼、画楼、青楼、歌楼、楼台等词语,但其所蕴涵的思念、别离、愁苦、感伤之情却是始终没有改变的。晏殊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范仲淹认为“明月楼高休独倚”,否则,“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李清照为了等待夫君的归来,一直等到“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就连“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辛弃疾,也“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看来,一旦遇见了“楼”字,定会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二、闲适之楼“小楼”除了用于表达悲情之外,还可以用来表达闲适之情。如陆游写的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中的名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我们可以想像:绵绵的春雨带着春的问候,和着柔柔的夜风款款而来,此夜小楼不眠,诗人无

4、眠。静下心来抛开一切烦恼、利禄、功名,细细谛听春雨的呢喃,小楼的私语。这是一个诗意的夜晚:诗意的小楼、诗意的春雨。没有诗人的闲情逸致,没有诗人的浪漫情怀,哪会有诗意的想像和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一夜的春雨让诗人获得了暂时的精神解脱,可以说,诗人在这一夜的春雨和特定的小楼中所流露的情感是真实的、浪漫的、愉悦的、闲适的,面对如此美景,诗人怎能不心驰神往?而“小楼听雨”便是这一闲适心境的代名词。就像文人们相聚饮酒、吟诗作画一样,它已成为古人闲适生活方式的一种。辛弃疾在一首名为临江仙的词作中对这种闲适之境也有所表露,其中一句写道:“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可以肯定的是不管作者梦醒后是否惆怅,其春雨幽梦应该说是甜蜜的、温馨的。在古代诗词的乐章中,“小楼”有时是一首凄婉的歌,让人悲悯、怅惘,有时是一支清新的曲,让人欣喜、神往。不同的小楼承载着同样的情感,同样的小楼蕴涵着不同的情怀。借着古代诗词从小楼之窗投射出的光亮,我们似乎能瞥见小楼之中文学大师们或喜或悲的情感身影,想要与古人们对话,那就踏上小楼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