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8216466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谷城县石花镇东风小学 张静一、课题的提出自主学习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率先兴起于西德,后风靡于欧美,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全球的中小学教学实践。我国虽自古就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不悱不启、不愤不发”之说,但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远远没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国家提出新课标新课改以后,才在国家课改实验区进行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实践,我们作为课改实验区的学校,在积极推进课改工作中就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住宿制中学生学习资源匮乏,无法上网查资料,如何实施自主学习,如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成了摆在我们中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首要问题,于是自2010年6月以来,我进行了小学语文自

2、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语文课题的实践研究,本课题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总复习教学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研究,我主要做的是总复习和文言文阅读两方面自主学习的课堂实践工作。二、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自主学习能力,包括自我筛选设定目标,自我寻找学习内容,自我确定学习方法与途径以及自我管理学习过程是素质教育在个人能力开发上最重要的目标。2、儿童心理学理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创新精神被放在了首要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地把学生从过去单一接受型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推上多元化轨道。3、体验成功原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少年儿童都有成功愿望,而且都希望得

3、到他人认可。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多次成功体验可以促进儿童学习兴趣养成以及学习积极性提高,这里所指“成功”是学生个体主观能动性积极尝试的结果,是生生合作互动,师生合作互动共同提高的结果,体验成功是学生进行学习内驱力,是促进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产生的根本动力。三、预期目标和效益1、通过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和积极思维,个性思维,求异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2、通过自主学习,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模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钻研,使语文课堂教师的一言谈为学生的众言谈,激活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

4、体地位和作用,锻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3、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现代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提高,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变知识为技能,变能力为素质,从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四、研究的基本内容1、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理论、宗旨、撰写有关论文。2、研究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与模式。3、研究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形式转变的衔接。4、研究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关系。5、研究自主学习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五、主要实验活动2010年9月2011年5月阅读教学:整体阅读、强化预习讲读教学:注重整体,以问题强

5、化理解阅读教学:整体阅读、重点感知讲读教学:重点部分以问题促学(上示范课)写作教学:增强课外阅读、记语文复习中的教师引导、自主整理话题作文的写作(上课、归纳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的方法读、写、练结合的习惯养成(问卷调查)进一步培养读、写、练习惯的养归纳整理研究成果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讲座、经验交流)2010年6月2011年12月归纳整理相关研究成果相互交流经验、校内推广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六、实验结果,教改之花盛开,课题研究结硕果1、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了其内在的学习动力,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承接课题研究任务后的两学年里,语文学科无论是在考试中还是学

6、校组织的学年调研考试中,成绩都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海南省组织的小学作文竞赛中获市级奖励各四人。2、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排斥小组合作,合作和探究是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开展的。自主学习中包含了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21世纪,竞争与合作并存。积极的合作意识和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新世纪人们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我们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中受到父母们的精心呵护,养成了“惟我独尊”的习惯,不懂得也不愿与人合作。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就会遇到许多问题是仅仅靠个人力量无法完成的。这就迫使他们在学习中形成团结合作的关系,资源共享,一起进行讨论交流,在与同伴分工合作的过程中,逐步懂得了合作

7、的重要,并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3、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就是学习的资源,人们需要掌握大量的准确的信息,来调整自己工作和学习的思路,确定自己新目标。而以往的语文学科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承,学生采用的是被动的接受式,第二学习方式,学生无需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与信息,从而导致学生收集、利用信息的意识淡薄,能力减弱。而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完成某一课题,需要利用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来获取信息,并根据需要处理信息,恰当的利用信息,运用语文的知识完成自己的自主学习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和强化。4、通过课题

8、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参加课题实验并撰写教学论文共2篇5、通过实验提高了教师教学业务水平,教改能力和教学的基本技能,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减轻了师生过重的负担,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学习氛围。七、课题研究的总结和反思本课题的选择基于新的课程标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将学生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定为五个方面。五个方面目标顺应了世界课程发展大趋势,符合母语教学学科的特点,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思路。但它也让第一线语文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目标的达成,需要诸多因素的决定。就语文新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而言,主要取决理念层面上的课程与教学思维的蜕旧更新,取

9、决于实施层面上的职业角色的根本转换。如果教师的思想观念不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不改变,教学技术没有提高,课程改革很有可能变成一种走过场的活动,新的理念、新目标、新的教学方式如果不在实际中加以推广,落实,实验,那么,这些东西很快就会被淹没在实际教学的汪洋大海之中。所以,如何扎实有序有效地落实新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教改实践意义:一是帮助语文组教师在参与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尽快建立起新的课程观、质量观、教学观,变革旧的教学方式,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行为。二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课题研究的问题来自课堂,研究的行为发生在课堂,研究的结果也必须落实在课堂,这样的教学研究,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作用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三是变革传统教研模式,加强教研组建设。本课题研究有助于变革观众式、事务式等的教研模式,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创设教师间相互交流切磋、帮助促进的教研组文化;有助于改变教师只教不研、教研分离甚至教研对立的单一化角色,走向既教又研、以研促教、教研互补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角色,以促进教师成长。反思重要,反思后大改变和实践更重要,我知道我还要继续沿着这条路积极摸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