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水乡船歌》教学反思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8214997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水乡船歌》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水乡船歌》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水乡船歌》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水乡船歌》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水乡船歌》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水乡船歌》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水乡船歌》教学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水乡船歌教学反思前些日子,上了一节音乐聆听课水乡船歌,感受颇深-扎实、丰实、真实。就这节课,现在整理如下:一、有意义,是一节扎实的音乐课。1从初步意义上说,学生感受笛子与乐队演奏的水乡船歌的江南水乡特色,熟悉并记住主题旋律,听辨出乐曲的横向结构(段落)和纵向结构(主旋律与伴奏),学到了新东西,课前与课后有较大变化,有意义。2从进一步意义上看,这一节音乐课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1)音乐本体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首水乡船歌,起伏的旋律,有张有弛的节奏,强弱对比的力度以及笛子与乐队无不具有特定的情感意义。这些要素组成完整优美的乐曲,使学生充分体验了音乐情感。(2)教师的情感

2、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首先,教师那和蔼可亲的态度尊重了学生,使他们更加喜欢进行情感体验。其次,教师那充满激情的指挥,用自己的激情感染、激励和鼓舞了学生,唤起了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最后,教师用时而激动,时而平缓,时而亲切,时而威严,抑扬顿挫的语调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3再进一步意义看,这节音乐课发展了学生的音乐思维。(1)这节课把培养学生的听觉思维放在首位。本课教学改变了过去教师讲的多,学生听音乐少的做法,把发展学生的听觉思维放在首位,加强了对音乐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的听辩,特别是对乐曲曲式结构以及伴奏乐队的听辩。所有这些听辩结果都是在音乐音响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听觉思维的过程获得的。这个过程

3、,教师没有包办代替,而是引导学生在思维的基础上得出结论。(2)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让学生在听赏音乐的过程中参与音乐。参与分为很多种。静静地聆听,跟着音乐边走边聆听,演唱主题旋律,模仿演奏乐器,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给乐曲配伴奏都是参与音乐。从学习效果看还不错。4更进一步意义看,这节课符合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整节课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学生的美好情操,音乐基础知识和演唱技巧的学习,没有进行简单的训练,而是有机地渗透在音乐的审美体验之中。二、生成性,是一节丰实的音乐课.新课程注重的是人文内涵,因此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的学习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

4、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很多情况,这些无意识中的“生成”资源,就有可能是课堂的亮点,它所延伸的也许就是一个生动、广阔的教学天地。就本节课,我谈一下自己的感受:(一)在这节课上,我没有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教学思路教学,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体现了人本主义的发展教学观.首先,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启发群体异见面对音乐情景,教师鼓励和启发学生的不同的见解和感受。教学不搞以点带面,过程目标是追求学生真实的感受和个性的理解,充分暴露学生的认知起点。做到“三真”:真实的音乐学习起点;真实的音乐感受;真诚的表达。建立在真实起点的音乐

5、教学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真实的音乐感受,学生才会真情相融;真诚的表达才会有心灵的成长和自我发展。其次,关注个体创见。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涌现出的新感受,新观点都是丰富音乐学习共同体的宝贵资源,音乐教师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及时将学生的创见转化为其他同学共享的音乐学习资源。例如,一位同学在评价另一位同学时说,他觉得那是附点十六分音符.随后,教师马上表扬了他,并建议全体同学集体练习附点十六分音符的演唱.很好地共享了音乐学习资源.最后,展示学生误见。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最有价值的资源。学生的“错误”可以暴露学生真实思维,反映学生建构音乐审美时的障碍。“错误”出现是音乐教学的最佳

6、时机,这位教师及时展示给同学们来辨析、改正,找出错误的原因,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对提供错误案例的同学给予表扬。学生的音乐学习情感都处在愉悦之中。例如有位同学说乐曲可以分为8段,我没有直接说对错,而是让他先说,先呈现“错误”,然后加以利用这个“错误”引导正确回答。(二)本节课不追求热闹的音乐课堂,而是精心打造倾听和对话的音乐课堂.教师静静地、耐心地、认真地听,用目光和表情鼓励学生言、说、唱、演的勇气。倾听时不急不躁,不随意打断,不忙于下结论性判断。尊重学生发言的本意,不擅自用自己预设的答案“整理”学生的发言,保护了学生学习的“原生态”,保护了音乐教学发生的第一现场,捕捉了音乐学习发生的真实信

7、息,建立了音乐教学真实的审美起点。另外,对话也是这节课的一个特点.对话是师生的双向沟通和理解。对话是互相间的交流。“对话”的本质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一种“共享”,是音乐教和学的互相接纳与理解。例如:师:你们告诉我一些唱好高音的方法,好吗?生:用假声唱.生:眉毛立起来自信地唱.生:轻声唱.师:让我们一起学一学五官立起来自信地演唱吧!总之,我们应该把自己从独占课堂,主宰一切的角色中转换过来,与学生展开平等,民主的对话,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因生成而变得更加精彩!三、有待完善-一节真实的音乐课任何教学都是遗憾的艺术,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任何一堂课都有他有待完善的地方,这样才是真实的教学,真实的课堂,真实的教师.就这一节音乐课,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有待完善:(一)语言组织不精练。有时废话太多,特别是为了鼓励而鼓励,为了表扬而表扬,像“真棒”、“好”、“真好”、“太棒了”等等充斥在整个课堂。有待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修炼。(二)笛子不会演奏。这是硬伤,作为音乐老师,应该多学点民族乐器,为学生展示一下。可就是心理原因作祟,本来想给学生演奏二胡的,但害怕演奏得不好,因为是录像课吗,总要完美一点,也错过了这个机会,很遗憾,但让学生演奏古筝和笛子,效果还是不错的。总之,说说容易做做难,让我们继续学习,继续反思,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