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10国道64m钢管系杆拱(实施)施工组织设计_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821425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210国道64m钢管系杆拱(实施)施工组织设计_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g210国道64m钢管系杆拱(实施)施工组织设计_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g210国道64m钢管系杆拱(实施)施工组织设计_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g210国道64m钢管系杆拱(实施)施工组织设计_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g210国道64m钢管系杆拱(实施)施工组织设计_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210国道64m钢管系杆拱(实施)施工组织设计_》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210国道64m钢管系杆拱(实施)施工组织设计_(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韶关疏解线浈江特大桥系杆拱施工方案1. 编制总说明1.1 编制依据 1孔56m钢管混凝土系杆拱设计图(赣韶施桥77-); 国家及铁道部现行标准技术规范、验标及有关法律、法规; 我项目部对系杆拱一跨现场的勘察资料; 我项目部现有的技术装备及在桥梁施工方面的经验。1.2 编制范围本实施性施工方案编制范围为:XX铁路通道陕西段XX标XX国道立交大桥64m钢管混凝土系杆拱上部结构。 1.3编制原则 以满足本标段工程施工需要为目的,合理配置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工程材料等资源。 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组织连续均衡施工生产,做好工序衔接,确保按工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突出使用新技术、新

2、设备、新工艺,提高施工的机械化作业水平,积极使用先进的科技成果,确保全标段工程质量。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切实可行的安全保证措施,确保生产安全,做到文明施工。 严格执行现行的规范、验标和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手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积极推广增产节约,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充分考虑本工程是XX铁路重点建设项目,本着“优质、高速、低耗、文明”的宗旨,确保XX国道大桥争创“国优”工程。1.4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国家铁路I级; 正线数目:单线; 设计活载:中-活载; 设计行车速度:旅客列车160 km/h ,货物列车小于或等于120km/h(转8A货车小于或

3、等于80km/h); 线路最大纵坡:7.4; 线路最小曲线半径:1600m; 桥梁建筑限界:客货共线铁路建筑限界(160 km/hV200 km/h; XX路基宽度12m,净高不小于5m;地震: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1.5 施工中采用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TB10203-2002/J162-200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铁路混凝土和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XX-2002)铁路混凝土和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新

4、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101-99)铁路钢桥制造规范 (TB10212-98)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厚度方向性能钢板GB/T5313-1985桥梁用结构钢GB/T714-2000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GB/T3077-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T699-1999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 82-1991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规程YB9254-9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钢结构加固技术规程 CECS77:96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11345-89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B3323-87

5、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221-95)(21)铁路混凝土桥梁桥面TQF-I型防水层技术条件(TB/T2965-99)(22)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TB/T3054-2002)(23)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规程(CECS28:90)(24)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和施工规程(JCJ01-89)(25)铁路钢桥保护涂装 (TB/T1527-2004)2 .工程概况XX铁路通道XX标XX国道立交桥XX车站延安方向约1000m,为跨越XX国道而设,XX国道现状路基宽度12m,受线路条件控制,主桥采用1孔64m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跨越。该桥孔跨布置为:11孔32m预应力混凝土简

6、支T梁+1孔64m钢管混凝土系杆拱+1孔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梁全长149.82m。主桥位于线路纵坡7.5的单面坡上,按正做斜置设计。平面位于R=2000m的圆曲线上,YH点里程DK2+782.86,HZ点里程DK2+902.86,按直线梁设计。梁体两端里程中心线处外矢距分别为34.7cm(小里程)和34.1cm(大里程),梁体范围内跨中附近最大外矢距71.9cm,梁顶挡碴墙按曲线实际线形布置,设计轨底至系梁顶60cm(系梁中心顶点不含防水层等)。主桥上部结构采用钢管砼系杆拱,拱轴线采用二次抛物线,矢跨比f/L=1/5,矢高f=12.8m,理论计算跨度L=64m,理论拱轴线方程为Y=0.

7、8X-0.0125X2。横桥向设置两道拱肋中心间距7.1m。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系梁,横截面为单箱双室截面,采用支架上分段现浇施工,钢管拱肋在系梁及支架上拼装合龙,即主桥采用先梁后拱的施工方法。2.1 上部结构设计 拱肋、横撑及吊杆结构设计为刚性系梁刚性拱,拱肋截面为单哑铃形。设两道拱肋,拱肋采用外径为70cm壁厚16mm的钢管混凝土截面,上下两弦管中心距5.95m,拱肋截面高11.7m。上、下弦管之间采用厚14mm的腹板连接,其中,拱脚处两侧腹板间距由110cm渐变至65cm并灌注C55微膨胀混凝土,腹板间距65cm的腹板间除吊杆处1.5m范围内灌注混凝土外,其余部分均不灌注混凝土。拱脚

8、混凝土内上下弦管由缀条连接。拱肋及腹板、缀条均采用Q345qE钢板。拱肋之间共设1组米字形横撑、2组K形横撑,每道横撑均为空钢管组成的桁式结构。横撑横向钢管外径700mm,壁厚为16mm、K形钢管外径500mm,壁厚为14mm,拱肋上弦管横撑及K撑和下弦管横撑及K撑分别采用外径29.9mm和24.5mm壁厚为10mm的腹杆连接。两道拱肋共设11对吊杆,第一根吊杆距离支点8m,其余吊杆中心间距均为4.8m。吊杆处采用外露钢锚箱,拱肋共计有28个吊杆锚箱,混凝土系梁上共计有28个锚箱。每处吊杆为双根557平行钢丝束组成,间距50cm。为防止人为破坏,在距梁顶4m范围内吊杆PE防护外加套2mm厚的不

9、锈钢护套,钢板和PE护套密贴。吊杆的张拉端设在系梁下端通过在梁体内预埋钢管采用张拉杆进行吊杆张拉。吊杆张拉需在拱肋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且龄期大于14天后方可进行。钢管拱肋、横撑、K撑、吊杆锚箱及腹板外表面采用铁路钢桥保护涂装(TB/T1527-2004)第七涂装体系长效防腐。特制环氧富锌防锈底漆240m,棕红云铁环氧中间漆240m,旭氟龙氟碳漆235m。腹板内侧等后期无法涂装养护的部分,采用电弧喷铝200m。 系梁梁高2.5m,端部增加至3.0m。梁顶宽10.3m,底宽7.6m,端部底宽加宽至9.7m,梁顶设2%横坡,人行道范围内为平坡。系梁梁端7.0m范围内采用C55聚丙烯网状

10、纤维混凝土,并和拱脚混凝土一同浇注,纤维掺量1.0kg/m3,其余部分采用C55混凝土。为减少系梁内外温差,边、中腹板沿桥纵向设置10cm通风孔,系梁底板下坡端设10cm排水孔。系梁挡碴墙在系梁施工完成后进行现场灌注,因此需在挡碴墙相应部位的梁顶预埋挡碴墙钢筋,挡碴墙沿线路中心按曲线布置。桥梁形状如下:2.2桥面系构造 挡碴墙桥面挡碴墙外缘之间距离4.9m,挡碴墙高35cm,全桥范围内均设置L型挡碴块。 桥面铺装及桥面排水桥面人行道铺装设2%的横坡向桥面内侧排水,系梁中心桥面铺装采用横坡为2%的人字坡向外排水,在系梁两侧翼缘根部附近横向最低处设泄水管,将挡碴墙内及人行道桥面雨水排出。在系梁下翼

11、缘根部沿桥梁纵向设置连通的排水管,将桥面排水管引出的雨水接至桥墩排至公路侧沟。桥面防水层采用TQF-I型。 人行道、路缘石及栏杆人行道在拱脚范围内位于拱肋外侧,宽1.1m,其余部分人行道宽度均大于1.3m。桥面两侧设置钢栏杆,栏杆高度1.1m,栏杆缘石宽20cm,高10cm。 支座主桥支座采用GTQZ-II-10000钢支座。 接触网支柱在主桥跨中和梁端附近系梁顶线路右侧设置三处接触网一般支柱,施工主梁时注意预埋支柱预留锚栓。 电缆槽桥梁右侧设置通信、信号电缆槽。 避雷系统为防止雷击对桥梁结构的损坏,本桥设置了避雷系统。2.3 桥址区自然条件概况2.3.1流域概况格丑沟为季节性冲沟,主要来水为

12、地表水,汇水面积为1.56km2,百年流量为67.6m3/s。2.3.2地形地貌桥址区为窟野河一级阶地区及梁峁区山前缓坡带,一级阶地区地势较平坦,开阔,多为耕地;山前缓坡带地形起伏较大,沟壑发育,高程范围9701000m。2.3.3 气象桥址区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温差悬殊,四季明显的特征。年平均气温9.1,最冷月平均气温-9.9,极端最低温度-29.0,最热月平均气温22.7,极端最高温度39.0;年平均降雨量413.5mm,年平均蒸发量1821.1mm,平均相对湿度55%;历年最大积雪厚度110cm,最大冻结深度146cm;年平均风速1.5m/s,风向NW;极大风速2

13、0.7m/s,风向WNW.雷电天数34.4天/年。2.3.4 工程地质桥址范围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风积细砂及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细砂。详述如下:细砂(Q4ml4):分布于地表,浅黄色,厚度4,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等,砂质纯净,颗粒均匀,稍密,稍湿潮湿,级普通土0=100kPa。细纱(Q4al2):厚度大于30,灰黄色浅黄色,矿物成分较纯,颗粒均匀,成分为石英、长石等,潮湿饱和,中密,级普通土0=150kPa.2.3.5 地质构造桥址范围内区域地质构造属鄂尔多斯台地的陕北凹陷,为一长期稳定地块,所受构造应力软弱,褶皱、断裂不发育。区内岩层近水平,岩层倾角平缓,一般14.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

14、。2.3.6 水文地质桥址范围内无常年地表水,一级阶地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埋深37m,水质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山前缓坡带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2.3.7 地震桥址范围内地震基本烈度为六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2.3.8桥址区工程地质评价桥址范围内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基础宜置于弱风化基岩中。2.4 主要工程数量2.4.1 系梁部分(1)C55混凝土:481.5m3(2)C55聚丙烯纤维混凝土:275.5m3(3)j15.2钢绞线:36867.2kg(4)HRB335钢筋:160586kg2.4.2 拱肋(1)拱肋Q345qE钢管:69332.1kg(

15、2)C55微膨胀混凝土:98.3 m3(3)Q235钢材:2626.5kg2.4.3 横撑(1)Q345qE钢材:5424.9kg(2)Q235钢材:329.4kg2.4.4 吊杆(1)PESD(FD)-55成品吊杆:3769.3kg(2)冷铸镦头锚MLZM7(K)-55G: 22套(3)冷铸镦头锚MLZM7(K)-55L: 22套2.4.5 锚箱(1)Q345qE钢材:5553.5kg(2)Q235/HRB335钢材:321.5/649.3kg3.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及施工总体部署3.1 施工组织机构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有效组织指挥,优质、安全、快速、有效地完成任务,成立“中铁十九局集团XX铁路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设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安全监察长各一人,下设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计统财务部、综合办公室、中心试验室。其任务是实施本工程项目的组织指挥,负责和业主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