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资料.docx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8210881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园林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州园林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州园林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州园林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州园林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园林资料.docx(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园林资料篇一:苏州园林形成的原因 苏州园林形成的原因 苏州是一座园林城市。如果从春秋后期吴王建造离宫别苑算起,苏州园林的历史已长达二千五百年之久,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造园活动持续不断,以明清两代为最盛,及至清末,苏州城内外还有大小园林二百五十多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政府对部分园林进行抢修、维护,并向公众开放。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这样评价:“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十一至十九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

2、自然的深邃意境。” 第一节 苏州园林史概述 江南水乡,本为荆蛮之地,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就出现了最早的园林,文献可追溯的年代,即从公元前585年吴王寿梦立国,至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在这一百多年里,寿梦、阖闾、夫差都建造了相当数量的苑囿。就从那时起,造园活动在苏州成为风气。即使是地方行政长官,只要时局稳定,经济充裕,往往也要在衙署内堆山掘池,栽花植树,还建造园墅,修缮名胜,努力开辟休闲游乐的环境。如在唐代,白居易任苏州刺史,修水利时开挖山塘河,便利了到虎丘的游览;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三代都“好治林圃”,“颇以园池花木为意”;宋代,苏舜钦在孙承祐别馆的遗址上构筑沧浪亭。这种风

3、俗历经千年延续不断,到明清时期达到了.,黄省曾吴风录就说:“吴中富豪竞以湖石筑峙奇峰阴洞,至诸贵占据名岛,以凿琢而嵌空妙绝,珍花异木,错映阑圃,虽闾阎下户亦饰小小盆岛为玩。”抗战前,童寯来苏州作园林调查,当时虽然国势衰退,经济萎缩,苏州少有人家再大兴土木,但著名的园林仍有十七座,“而私人宅第之附有园亭者,盖比比皆是矣”(江南园林志)。 一、先秦时期 春秋后期,吴王皆好苑囿,寿梦、阖闾、夫差都在城内和郊外的山水之间,大兴苑囿,如夏驾湖、长洲苑、华林园、梧桐园、吴宫后园、姑苏台、馆娃宫、流杯亭等,都是当时著名的苑囿。吴国贵族秋冬居城,春夏居山,田猎游赏,行乐歌舞,蓄养珍禽异兽,极尽享乐之能事。据吴

4、地记记载,夏驾湖是吴国最早的苑囿,为“寿梦盛夏乘驾纳凉之处,凿湖池,置苑囿”。姑苏台则以豪奢繁华著称于史,童寯江南园林志说:“楚灵王之章华台,吴王夫差之姑苏台,假文王灵台之名,开后世苑囿之渐。非用以观象,而用以宴乐。”述异记记道:“吴王夫差筑姑苏之台,三年乃成,周旋诘曲,横亘五里,崇饰土木,殚耗人力,宫妓数千人,上别立春宵宫,为作长夜之饮。造千石酒锺。夫差作天池,池中造青龙舟,舟中盛陈妓乐,日与西施为水嬉。吴王于宫中作海灵馆、馆娃阁,铜沟玉槛,宫之楹槛,皆珠玉饰之。”可见其规模之宏伟、建筑之华丽。吴越争霸,夫差.,高台巨榭毁于兵燹,但也有遗址留存,如灵岩山上的响屟廊、琴台等,可能就是当时苑囿的

5、一部分;再如虎丘,为吴王离宫之一,相传阖闾葬于剑池之下,绝岩深壑,茂林幽篁,有千人石、试剑石等遗迹。 春秋战国时期,苏州已有第宅园林的记载,如仲雍第十六世孙武真第宅,园中植树栽花,并筑池沼,意在招引凤凰翔集。由此推论,当时园景已相当可观。武真宅至清初重修,名为凤池园。这一期间,见于记载的,尚有伍子胥宅、孙武子宅等。第宅园林与帝王苑囿大不相同,在满足私人起居生活的前提下,主人在自己宅院中寻求自然山水之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兼具起居和游赏功能的园林创作,运应而生。第宅园林逐渐发展,特别是经过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嬗变,才产生了苏州园林特有的文化含义。 拙政园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六

6、朝时期,中原战乱频仍,北方士族大批南迁,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由于人们对老庄哲学的再认识,玄学的返璞归真思想、佛家的出世思想也盛行一时,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在这种时代思潮主导下,隐逸思想一时大炽,隐逸者既要获得山林之乐,又要不影响物质生活享受,于是便在城市中营造山林,在城市中亲近大自然。另一方面,庄园经济产业,也是六朝士族大家的主要经济形态。苏州在六朝时期出现了山水、建筑、花木俱全的第宅园林和山庄园林,标志着“文人写意山水园”的萌芽。当时最著名的是顾辟疆园,以文人士大夫的意趣为主体,在池馆泉石之间,创造了精致深远、意蕴丰富的景观。王珣、王珉兄弟在虎丘依山筑别业,颇有阴柔幽丽、清

7、雅恬淡之致。据宋书戴颙传记载,戴颙“乃出居吴下,吴下士人共为筑室,聚石引水,植林开涧,少时繁密,有若自然”。可见此园自然淡泊,不尚豪丽,为园主的移情之所。六朝时期的园林虽已尽废,但其所产生的文化精神,却成为苏州园林永恒的主题。可以这样说,苏州“文人写意山水园”的艺术体系发端于六朝。由于梁武帝弘扬佛法,江南佛教兴盛,寺院林立,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不少寺院多园林景观,如建于吴赤乌年间的通玄寺,寺中有园,唐人韦应物往游,有诗曰:“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绿阴生昼寂,孤花表春余。”(游开元精舍)又盘门内开元寺,“此寺多太湖石,有峰峦奇状者”(李绅开元寺石诗序)。此外,如承天寺、瑞光

8、禅院、永定寺、云岩寺、天峰院、秀峰寺、光福寺及昆山慧聚寺、常熟兴福寺等,不但是著名的寺院,而且都具花木泉石之胜。寺院园林具有公共园林性质,供庶民百姓进香游览。 三、五代两宋时期 隋唐是我国封建.的鼎盛时期,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促进了苏州经济的发展。唐大历十三年(778),苏州升为江南唯一的雄州,农桑丰稔,商业兴盛,成为全国的财赋重地,为造园活动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理论,被运用于造园,诗画入园,诗画与园景相互融合的艺术手法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当时园林楼阁建筑趋于精致,庭院以花木茂盛为胜,并将太湖石运用于造园。至五代,“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

9、,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归有光沧浪亭记)。钱氏祖孙三代及其部属,极好造园,曾建园林多处。如广陵王钱元璙之南园,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上说:“酾流以为沼,积土以为山,岛屿峰峦,出于巧思,求致异木,名品甚多,比及积岁,皆为合抱。亭宇台榭,值景而造,所谓三阁八亭二台,?龟首?旋螺?之类,名载图经。”宋人王禹偁有诗曰:“天子优贤是有唐,鉴湖恩赐贺知章。他年我若功成去,乞取南园作醉乡。”从诗人的艳羡赞叹中,可以想象南园的迷人胜景。又如钱元璙子钱文奉之东庄,经营三十年,极园池之胜,奇卉异木,皆成合抱;累土为山,亦成岩谷。钱元璙子钱文恽之金谷园,高岗清池,茂林珍木,为一时胜境。钱元璙近戚中

10、吴军节度使孙承祐也大造园池,崇阜广水,杂花修竹,颇具山林野趣。 两宋时,江南经济发达,市井繁华。景祐二年(1035),范仲淹奏立州学于南园一隅,“高木清流,交荫环酾”,为苏州书院园林的首创。至于衙署园林,则每年春天修葺一新,纵民游赏。庆历间,苏舜钦贬谪至苏州,构沧浪亭以居。宣和间,徽宗赵佶在江南组织“花石纲”,令苏州朱勔设应奉局,搜罗奇花异草和湖石名峰。“花石纲”客观上也推动了苏州的造园活动。宋代苏州的花木栽培十分兴盛,执掌“花石纲”的朱勔不仅建有面积广袤的同乐园,还在另一座养植园里栽植名贵牡丹数千株。范成大在归隐苏州之后,完成了梅谱范村菊谱等名著。这一时期,苏州的著名园林有苏舜钦的沧浪亭、朱

11、长文的乐圃、范成大的石湖别墅、蒋堂的隐圃、史正志的万卷堂、梅宣义的五亩园以及红梅阁、藏春园等。- 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苏州出现了“标题园”,即以园名表明主人的思想意识,“宋代起,园林与文人写意画关系密切,写意画是绘画的文学化,写意园是园林的文学化”,举例有沧浪亭、隐圃、小隐堂、渔隐、乐圃等。 四、元明清时期 元代,民族矛盾尖锐,.多借笔墨抒发内心的悲愤,于是文人画更加超然物外,以写胸中逸气。萌芽于六朝、起始于宋代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还影响了皇家园林和寺院园林。苏州文人有目的地参与园林的设计,创造具有意境的自然山水园林,使苏州园林的艺术手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一时期有代表性

12、的园林,有吴县光福徐达佐的耕渔轩,扶疏之林,葱茜之圃,映带前后,倪云林为绘耕渔图;有顾仲瑛的玉山草堂,在昆山正仪,亭馆凡二十四处,张大纯姑苏采风类记称其“园池亭榭、宾朋声伎之盛,甲于天下”;有张士诚的锦春园,楼阁泉石之外,更将锦帆泾掘成御苑河,与嫔妃荡舟其间;更有狮子林,石峰玲珑,山峦峻峭,精巧的艺术构思,卓越的叠山技艺,可称文人设计寺院园林的代表作品,也是苏州园林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标志。- 明清两朝,苏州手工业空前繁荣,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清乾隆时徐扬所绘盛世滋生图,如实状写了“商贾云屯,市廛鳞列,为东南一都会”的景象。这一时期,苏州第宅园林的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从明嘉靖至清乾隆年间,官

13、僚绅士竞相造园,历三百年之久。其数量之多,艺术之精,非别处可以企及。造园活动的普及,培养了专业的造园人才,建筑、假山、园艺、工艺方面的能工巧匠层出不穷,其中苏州香山帮匠人更是驰誉全国。在明代已有专门垒石叠山、种花植树的工匠,称“山子”和“花园子”,名家有张南阳、周秉忠、张南垣父子、戈裕良等,他们遗存的作品,成为古典园林、古典建筑的范例。在大规模的造园实践中,文人画家也大显身手,纷纷参与筹划造园。吴门画派文人画家的参与,不但用绘画理论指导和总结造园实践,使苏州园林形成特殊的风格,并且作了理论的归纳。如计成的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等著作,标志着苏州“文人写意山水园”艺术体系的成熟。园冶提出的“虽由人

14、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等观点,是我国艺术史上第一次对园林进行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造园艺术理论的著书立说,流播广远,对后世影响甚大。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和造园技术,终于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出现了拙政园、艺圃、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耦园、怡园、退思园等一批优秀作品,它们是中国园林的瑰宝。篇二:苏州园林简介 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 (2021-08-23 16:10:54) 转载 标签: 苏州园林 苏州四大名园 狮子林 柏轩 旅游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 苏州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理所当然被联合国列为人类与自然

15、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狮子林、沧浪亭、拙政园、留园统称“苏州四大名园”,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圣地。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481264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9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 ? 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拙政园 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178号,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地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 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 ? 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的四大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