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军博士乒乓球教学视频笔记.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8207731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建军博士乒乓球教学视频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唐建军博士乒乓球教学视频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唐建军博士乒乓球教学视频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唐建军博士乒乓球教学视频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唐建军博士乒乓球教学视频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建军博士乒乓球教学视频笔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建军博士乒乓球教学视频笔记.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体大小球教研室主任唐建军博士乒乓球教学视频笔记1、身体姿势和站位及握拍方法两脚与肩同宽或者略宽,腹部微收,重心压在前脚掌,不要提起后脚跟,膝关节微曲。近台站位:40-50cm 中台站位:100cm左右 远台站位:100cm接发球时站在球台偏左处,接球后,需要根据比赛的情况有不同站位。横握:标准握法、深握(便于发力)、浅握(削球常用,手腕灵活)。注意虎口正中间贴在柄上,克服“正手利”和“反手利”等错误方式。直握:左推右攻传统标准握法(后面中指顶住并弯曲)、大钳(深握,便于发力)、小钳握法(虎口很小)。直拍横打握法的区别,后面规定两个手指略直顶住,便于发力。2.攻球、进攻技术a.正手攻球站位:4

2、0-50cm 右脚略偏后,左脚前,相差半个脚掌,脚与肩宽,或略宽。动作结构:引拍、挥拍击球、随势挥拍。要以身体带动手引拍,挥拍向前时,(重心在)右脚蹬地,转腰快速挥臂向前上,碰球时要快速。击球时机:击球上升期、高点期、下降期。三个时期动作越来越大,离台也越来越远。击球力量:轻打,中档力量,发力打。b.反手进攻横拍:和拨球不同样,拨球在胸前,攻球击球点靠底侧,略微转体用身体协助发力,由后下向前上挥拍,击球高点或上升期。直拍攻球或横打:反手攻球,压住拍子,手腕不要翘起,而是下垂,向前上挥拍,转腰。直拍横打,注意把球拍亮开,手腕下垂,抬前臂。c.正手位走动中进攻 步法技术和手法结合,跳步或者跨步(个

3、高用跨步),注意要先抢位脚落地后再击球,此外需要让位要充足。比如:侧身不充足。d.正手杀高球 机会球要杀高球,注意要引拍,由下引向上挥,击球再向下挥,在上升或者下降击球。3.发球技术a.转与不转发球:脚左前右后,注意要抛球和引拍(便于运用身体的转腰动作),不引拍则球不会很转。向前下方挥拍,拍稍后仰(140度左右),击球点在身体正前方偏后一点。注意:用球拍中下方磨擦;发力前要放松,磨擦时再发力;挥拍速度在触球瞬间最大。错误:球下网也许击球点偏低或者第一落点太靠近网。不转发球:方法1触球点在球拍中上面;方法2触球时挥拍方向变化(变成水平)。b.横拍 的使有效手腕运动得到充足的发挥。c.反手位:两脚

4、平行或者左脚稍后退半步。由后上向前下挥拍,在身体侧前方击球。d.侧(上、下)旋发球:左脚前,右脚后,核心在于挥拍由后上向前下侧方挥拍。侧下旋发球:球拍后仰(球拍中下部分磨擦球);侧(上)旋球拍立起,磨擦球的侧方。横拍可以把下面的三个手指握拳头放在掌心,增长手腕的灵活度。e.反手侧旋发球同反手发转球。唯挥拍方向不同。4.控制技术a.慢搓技术 近台,脚平行,球拍后仰,挥拍方向在胸腹前由后上向前下,在球的下降前期击球。注意好击球时机,避免击球过早或过晚。直拍时,手腕可以发一点力,但不能使用过多。慢搓无正手?b.快搓技术 击球上升期(前期和后期皆可),可以加力加转。应当据有慢搓的基础。搓直线和斜线通过

5、拍形控制。对方搓长球时,不要摆短(落点变化),而应用线路变化。c.摆短与劈长摆短和快搓非常像(涉及正、反手),对方球短才可以摆短,注意动作要小,要轻轻的碰擦球,不要追求强烈的下旋,而在于速度、弧线和落点。注意要上右步,然后还原,以防对方劈长,并利于自己进攻。横拍同。劈长,加大力量即可。击球时间可以在上升后期,可以劈对方正反手位。力量不要太大太快,否则容易失误;引拍要小。5.接发球技术 (左脚在前,右脚在后)a.搓接 是接球的基础,用于接对方的下旋球。反手搓左脚在前要进左脚步,拍形要根据对方的旋转调整,挥拍由后向前略向下。搓转球时,要触球时加大磨擦力,使球旋转加强。正手搓接,引拍自后下向前下,注

6、意右脚上步然后注意还原。迈步大小和位置根据球的长短来拟定。b.推接、拨接 判断是否侧旋或者侧上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注意调整拍形,以免吃侧旋。可以打直线和斜线。c.摆短接发球 (涉及正反手都要上步) 用于接对方的近网短球。短球一般发过来不会特别下旋,1判断是近网短球,2上步,3击球上升期。d.晃接 通过身体晃动欺骗对方,靠身体转动击球。接球点:中路近网或者反手位近网位。左前右后,注意上步,正手位上右步,侧身位上左步。e.挑打接球 具有袭击性,球不转或高弧球时可用。正手位时要1上右步,抢位 2不要引拍,球拍稍后仰3击球中间略偏下,向上摩擦,以手腕发力为主。触球时速度要快时间短,手臂和手腕在击球

7、前要放松。反手位挑打也上右脚。6.推拨技术 上旋相持a.直拍推挡 站位:左脚稍前,容易照顾正手。食指压拍,姆指放松,拍形向前下。少用手腕弹击,由腹前由后向前上推,肘关节贴住,不要打开,打开就是反手攻球。b.横拍反手拨球 拍微内扣,不要竖起来,后下向前下挥拍,手腕不要用太多(只是略微发力,规定稳定,可以防弧圈和进攻),重要用前臂发力,肘不要抬太高,不要太贴住胁部(和直拍不同)。克服“反手利”握拍。c.反手加力推 用于推弧线高的球,发力向前多,向上少(甚至下压),略微加手腕发力。身体可略右转,增长发力距离(动力幅度大)。注意击球时机。d.反手弹打 直横皆可。手腕发力为主,后手指顶住球拍。瞬间发力,

8、在高点期弹击弧线稍高的球的中部。注意击球时机。e.直横拍反手侧切 用于控制拉球,减少旋转强度,改变节奏。 类似推挡,挥拍由右腹向左侧前(上)方。不要先推再侧切。横拍一般不侧切,需要拍头上翘横移。f.反带(正手和反手) 用于控制弧圈球。球拍前倾,击球上升前期,用快速摩擦方式击球,不要引拍,或者小引拍。注意:落点要准确判断,身体前移及时。反手快带时需要用手腕的力量,快速发力。不要出现手腕紧张,只用手臂带球的现象。g.荡弧圈技术 不用摩擦,只靠撞击。高点期或高点前期,小引拍,由后向前略微向上,重要借力打力,不要积极发力,相对比反带安全一些,根据球的旋转强度调整拍形。出手不要太低,略高一点,否则容易球

9、出界。7.弧圈球技术 加转(高调)、前冲、侧旋弧圈a.正手加转 击球下降期,弧线高,向上发力多,向前发力少。动作结构:身体引拍,重心踩在右脚上,引拍蹬地转腰挥臂,在挥臂速度最大时摩擦球,重心转到左脚。 一、蹬转 二、快摩(略有手腕发力) 三、随式挥拍时重心转在左脚。注意拍形,以摩擦为主,撞击要少。b.反手拉加转 引拍在身体下方,两腿之间,很低(近膝),由后下向前上,摩擦70%,撞击30%c.前冲弧圈 击球时机(高点或高点前期)和拍形角度(前倾),挥拍方向(向前多向上少)和加转不同。 击球力量:轻打,中档力量,发力拉。常见错误:1、引拍不充足,前臂打不开,应当从下面拉。2、击球点离身体太近。3、

10、摩擦不够,不敢压拍。d.反手前冲 力量弱些,比较忽然,动作要小。肘关节略向前顶住,运用身体向前上顶,以肘为轴迅速挥拍发力。格林卡喜欢在体侧拉(便于运用转体的力量),大部分人喜欢在体前拉。直拍横拉要注意打开前臂。e.侧弧圈 在球下降期往体侧引拍,拍头下沉,向外侧前方挥拍 兜回。反手位使用少一些,战术策略,向侧外方挥拍,击球下降期。f.走动中拉球 跳(跨)步为主。g.拉下旋球 注意区别 引拍位置更低,拍形要略上仰,挥拍向上成分多一些。注意:引拍不够向下,蹬转一定更要做好。需要视频的话 Emule(电骡)上有.第2楼-北体大小球教研室主任唐建军博士乒乓球教学视频笔记- 1、身体姿势和站位及握拍方法两

11、脚与肩同宽或者略宽,腹部微收,重心压在前脚掌,不要提起后脚跟,膝关节微曲。近台站位:40-50cm 中台站位:100cm左右 远台站位:100cm接发球时站在球台偏左处,接球后,需要根据比赛的情况有不同站位。横握:标准握法、深握(便于发力)、浅握(削球常用,手腕灵活)。注意虎口正中间贴在柄上,克服“正手利”和“反手利”等错误方式。直握:左推右攻传统标准握法(后面中指顶住并弯曲)、大钳(深握,便于发力)、小钳握法(虎口很小)。直拍横打握法的区别,后面规定两个手指略直顶住,便于发力。2.攻球、进攻技术a.正手攻球站位:40-50cm 右脚略偏后,左脚前,相差半个脚掌,脚与肩宽,或略宽。动作结构:引

12、拍、挥拍击球、随势挥拍。要以身体带动手引拍,挥拍向前时,(重心在)右脚蹬地,转腰快速挥臂向前上,碰球时要快速。击球时机:击球上升期、高点期、下降期。三个时期动作越来越大,离台也越来越远。击球力量:轻打,中档力量,发力打。b.反手进攻横拍:和拨球不同样,拨球在胸前,攻球击球点靠底侧,略微转体用身体协助发力,由后下向前上挥拍,击球高点或上升期。直拍攻球或横打:反手攻球,压住拍子,手腕不要翘起,而是下垂,向前上挥拍,转腰。直拍横打,注意把球拍亮开,手腕下垂,抬前臂。c.正手位走动中进攻 步法技术和手法结合,跳步或者跨步(个高用跨步),注意要先抢位脚落地后再击球,此外需要让位要充足。比如:侧身不充足。

13、d.正手杀高球 机会球要杀高球,注意要引拍,由下引向上挥,击球再向下挥,在上升或者下降击球。3.发球技术a.转与不转发球:脚左前右后,注意要抛球和引拍(便于运用身体的转腰动作),不引拍则球不会很转。向前下方挥拍,拍稍后仰(140度左右),击球点在身体正前方偏后一点。注意:用球拍中下方磨擦;发力前要放松,磨擦时再发力;挥拍速度在触球瞬间最大。错误:球下网也许击球点偏低或者第一落点太靠近网。不转发球:方法1触球点在球拍中上面;方法2触球时挥拍方向变化(变成水平)。b.横拍 的使有效手腕运动得到充足的发挥。c.反手位:两脚平行或者左脚稍后退半步。由后上向前下挥拍,在身体侧前方击球。d.侧(上、下)旋

14、发球:左脚前,右脚后,核心在于挥拍由后上向前下侧方挥拍。侧下旋发球:球拍后仰(球拍中下部分磨擦球);侧(上)旋球拍立起,磨擦球的侧方。横拍可以把下面的三个手指握拳头放在掌心,增长手腕的灵活度。e.反手侧旋发球同反手发转球。唯挥拍方向不同。4.控制技术a.慢搓技术 近台,脚平行,球拍后仰,挥拍方向在胸腹前由后上向前下,在球的下降前期击球。注意好击球时机,避免击球过早或过晚。直拍时,手腕可以发一点力,但不能使用过多。慢搓无正手?b.快搓技术 击球上升期(前期和后期皆可),可以加力加转。应当据有慢搓的基础。搓直线和斜线通过拍形控制。对方搓长球时,不要摆短(落点变化),而应用线路变化。c.摆短与劈长摆

15、短和快搓非常像(涉及正、反手),对方球短才可以摆短,注意动作要小,要轻轻的碰擦球,不要追求强烈的下旋,而在于速度、弧线和落点。注意要上右步,然后还原,以防对方劈长,并利于自己进攻。横拍同。劈长,加大力量即可。击球时间可以在上升后期,可以劈对方正反手位。力量不要太大太快,否则容易失误;引拍要小。5.接发球技术 (左脚在前,右脚在后)a.搓接 是接球的基础,用于接对方的下旋球。反手搓左脚在前要进左脚步,拍形要根据对方的旋转调整,挥拍由后向前略向下。搓转球时,要触球时加大磨擦力,使球旋转加强。正手搓接,引拍自后下向前下,注意右脚上步然后注意还原。迈步大小和位置根据球的长短来拟定。b.推接、拨接 判断是否侧旋或者侧上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注意调整拍形,以免吃侧旋。可以打直线和斜线。c.摆短接发球 (涉及正反手都要上步) 用于接对方的近网短球。短球一般发过来不会特别下旋,1判断是近网短球,2上步,3击球上升期。d.晃接 通过身体晃动欺骗对方,靠身体转动击球。接球点:中路近网或者反手位近网位。左前右后,注意上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