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潜能的来源.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8204578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人的潜能的来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人的潜能的来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人的潜能的来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人的潜能的来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人的潜能的来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人的潜能的来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人的潜能的来源.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人的潜能的来源 人具有其他自然物所不可比拟的几乎是无限的潜能,那么,这样的潜能是从哪里来的呢?本文认为,人的潜能主要来源于自然进化的浓缩、社会发展的积淀、祖先基因的遗传。 一、自然进化的浓缩 大自然经过一系列的历史过程,从机械运动到物理运动、到化学运动、再到生命运动经历了十分漫长的过程,最后才进化出生命来。而且迄今为止我们发现只有地球才有生机勃勃的生命现象。相对于整个宇宙而言,生命的出现还是一个极为短暂的现象。即使如此,生命在地球上也已经有了 40亿年的历史。从提供生命基础、产生最初生物分子、作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时代开始,中间经过信息时代、原细胞时代、单细胞时代、多细胞时代,最后才进入产生人和

2、人类社会的我们现在正处于其中的心智时代1。在心智时代,人类的近亲是动物祖先,直接的就是古猿。所以说,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体,其中最复杂的莫过于人的大脑了。有人作过比较,仅人脑的网络结构系统就比北美洲的全部电话、电报通信网络还要复杂。有人统计,一个人大约有 140亿个神经元(由于计算方法不同,有人认为有1000亿个神经元),有9000万个辅助细胞。其组合的密度为人体任何其他组织所不及。大脑每天能记录86,000,000条信息,人的一生可以储存1千万亿信息单位。但只有1%被大脑分析处理,另外99%的信息则被筛除。遗憾的是,人脑的相当大的一部分潜力未被发挥出来。人的思维

3、的潜在能力之大,是不能估量的。人即使只有半个脑子,或左半球,或右半球,同样可以指挥全身,同样可以工作,可以唱歌。我国云南有一个工人,1966年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切除了大脑右半球,治疗了他从5岁时就有了的癫痫病。又经药物治疗,病情大为好转。1973年恢复了工作,1978年复查,记忆力和有位定向与正常人一样。而且性格温和,很讲礼貌。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有个叫维娜的年轻姑娘,因病切除了大脑左半球。两个月后出院,由半脑指挥着全身的功能,她的四肢均可自由行动。美国还有个40多岁的男性,切除左半球后恢复了病前的许多往事,而且还能唱童年时的歌曲。2 人体及其大脑既然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和进化的产物,它就是自

4、然进化的浓缩,就是最复杂的,它不仅仅直接就是生命现象和精神意识现象,而且还包含着化学运动和物理运动。可以说,整个宇宙的运动形式都能在人体及其大脑中得以完全地体现出来,勿宁说它就是映现着整个大宇宙、浓缩着大宇宙全部信息的小宇宙。正因为如此,它才具有巨大的潜能。 现代科学证明,人体和大脑都包含着化学运动和物理运动。有一种名叫腺三磷的化学物质,好象微型电池一样,平时分布在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里(也有人认为它聚积在额叶的大脑皮质的哑区部位),不肯轻易抛头露面。但每到危急关头,它就象闪电一样集结拢来,在一种酶的作用下迅速释放出一种巨大的能量,形成一种超级的能力,使人做出平时根本做不到的事来。如救火时,为了抢

5、救财物,一个人可以将平时需要几个人才能搬走的东西抢救出来,但事后面对着同样的东西却再也搬不动了。又如鏖战中的战士,往往负伤而不觉,中弹而不倒,可以一个顶几个,作出平时难以想象的事情。其中虽然包含了信念、意志和心理作用的因素,但人体中的腺三磷的化学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31943年,瑞士化学家霍夫曼在实验室里,偶然吸了N二乙基麦角酰胺,竟发生了奇异的幻觉。据说印第安人咀嚼了南美仙人掌,伊朗人吃了“赫西希”(用大麻叶制成的),也曾产生过各种色彩的幻觉。以上说明,人体具有化学潜能,人的大脑也具有化学反应能力。 英国物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人的视神经能放出一种“电脉冲”,引起肌肉收缩;英国和澳大利亚的许多

6、生理学家,都认为神经细胞内有钾离子,细胞外有钠离子,细胞膜两边有 1/1000伏的电位差。细胞通过电位差放电,约有2/1000秒的“不应期”时间,由此输送而导致神经冲动发生兴奋作用。1929年,德国精神病学家伯杰把电极放在人的头部的不同部位,发现了一种名叫节律性的电波。德国生理学家用一种精细的电流计,探测出在被刺激的神经上有细小的电流。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克莱因斯根据脑电波波型,能探测出人注视的颜色。这些事实说明人的大脑内存在着电的物理运动。有电就有磁。科学家们认为,磁性微粒群集在人的大脑附近,加上遍布全身的感觉器官、“感觉潜能”,使得梦游者在夜间漫步如同白日、履险如夷。科学研究证明,我们

7、是化学的、分子的生命,同时也是物理的、电子的生命。电脉冲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神经中枢里弹琴、唱歌,生物电流时刻在我们体内通过,只不过电压极小而矣,一般人是感觉不到的。4 除了上面所说的之外,人还能够扛起比自身重量要重得多的物体,能够自行恢复体力和精力、自行修复创伤、自行避开危险,这说明人除了具有化学潜能、物理潜能外,还具有机械潜能和生命潜能。人体和大脑具有自然界所具有的所有运动形式,无论是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还是生命运动,在人那里都具备,它无疑是大自然的一个缩影、是自然进化的浓缩。也正因为这样,它才能与大自然中的各种运动形式发生相互作用和全面的关系,并且能够做到如荀子所说的“善假于物”

8、,从而具有广泛、巨大、深刻的机械潜能、物理潜能、化学潜能和生命潜能。二、社会发展的积淀 虽然自然的进化是形成人的潜能的一个重要来源,但是,仅仅靠自然的进化还不能形成人之为人的全部潜能。马克思说:“人的眼睛和原始的、非人的眼睛得到的享受不同,人的耳朵和原始的耳朵得到的享受不同,如此等等。”马克思还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象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

9、所以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 5 这表明,人的潜能与动物的潜能是不同的,人有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有感受音乐美的耳朵。为什么会形成区别于动物同时又高于动物的人的潜能呢?这是由于实践以及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历史的发展。实践和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双重的结果。从客观方面来说,它产生并发展了对象化的世界和社会历史客体;从主体、人这方面来说,它形成并发展了人的本质力量,使人获得了越来越丰富的潜能。正如马克思所说:“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一方面为了使人的感觉成为人的,另一方面为了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

10、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6。这说明,社会历史实践对人的潜能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和决定作用。 社会历史的积淀是人的潜能形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来源。马克思指出:“已经产生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 7。人的感觉、感受性、人的本质力量及其对象化,是在社会和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在社会和文化的历史运动中才能形成和实现;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感觉和感受性才真正变成了人的感觉、人的感受性,变成了人的具有社会的、文化的性质和内涵的活动和享受。“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

11、的产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8。人是如何产生的?人是怎样形成自己的丰富的本质力量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换句话说,人是如何形成自己作为人的潜能的?马克思给我们作出了深刻的解答,那是人自己劳动的结果、实践的结果、人自己组成的社会发展的结果。 我们已经知道,人的潜能存在于人的身体即人的生命有机体中。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在谈到人手的能力及其形成过程时指出:“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只是由于劳动,由于总是要去适应新的动作,由于这样所引起的肌肉、韧带以及经过更长的时间引起的骨骼的特殊发育遗传下来,而且由于这些遗传下来的灵巧性不断以新的方式应用于新的越来越复杂的动作,人的

12、手才达到这样高度的完善,以致像施魔法一样造就了拉斐尔的绘画、托瓦森的雕刻和帕格尼尼的音乐” 9。为什么人手如此灵巧、如此完善、以至于几乎能够制造和使用一切工具、能够控制和支配一切物体?这是因为长期劳动的结果。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的手,还创造了人能够直立行走的双脚,创造了能够进行意识思维活动的人脑,劳动实际上是系统地创造了人的躯体组织和生命有机体。人的身体及其所蕴含的能力之所以能以现在的样子呈现出来,那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进化的结果,而是由人类祖先世世代代的劳动推动的结果。其中,人的大脑是蕴藏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从事意识思维活动并产生智慧的重要器官,它的异常复杂的谜一样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理建构及其所形

13、成的生理结构、它的神奇的记忆功能、意识功能和思维功能,“是劳动这种社会性活动的进化发展在生物遗传学上的记录和积累”10。概而言之,人的大脑、感觉器官、发音器官以及以它们为物质生理基础的意识、思维和语言,虽然有其自然发生史的前提和基础,但又都是社会性的劳动推动的结果。 人的潜能不仅形成于社会性的劳动过程中,而且还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这些潜能会通过需要而反映出来,又会通过需要的满足而得以实现。夏甄陶教授指出:“对社会的人来说,需要的产生和发展,是同满足需要的力量、能力和手段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的。人在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之所以不断产生和发展出自己的越来越多样化的需要,是因为同时也不断产生

14、和发展着自己的本质力量,不断获得和强化自己的各种活动能力和活动手段。这些力量、能力和手段经常会导致新的需要的产生。在需要和满足需要的力量、能力和手段之间,有一种互为因果的好像没有尽头的连锁效应。人的需要的不断产生和发展,满足需要的力量、能力和手段的不断增长和强化,它们之间的没有尽头的互为因果的连锁效应,表明人类在世世代代的进步和发展过程中,永无止境地实现、追求和丰富着自己的规定性,生产着自己的全面性,发展着自己的普遍性。尽管这一进程在以往的历史中是十分缓慢的,充满着曲折的,甚至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畸形和病变,但这毕竟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文化存在物的总的发展趋势” 11。他还指出:人所创造的或通过人

15、的活动产生的用来克服人的肉体感觉器官的自然局限性的社会的器官(包括延长和放大人的感觉器官或感受器及其机能的工具和人的社会交往的工具),对于“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和创造“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2。 人是社会、文化和历史塑造的产物,正是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塑造,才使人成为具有具体的需要、能力、特性和本质的现实的人,成为具有自己的规定性的人。人当然是历史的前提,但是,超越于动物的人更是历史发展的结果。马克思说:“人的存在是有机生命所经历的前一个过程的结果。只是在这个过程的一定阶段上,人才成为人。但是一旦人已经存在,人,作为人类历

16、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 13。这说明,人类的历史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据和前提,人通过自己的历史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本质力量。孙正聿博士指出:人的意识是以“文化”形式体验、领悟、充实和升华自己的“精神世界”,人的“精神世界”是以“文化”为依托、为内容而构成的“意义世界”。而“文化”,既是人类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各种方式为中介把握世界的结果,又是人作为现实的人并与世界发生现实的“属人”关系的前提。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文化”,包括常识、宗教、艺术、伦理、科学和哲学等等,是人类对世界发生“属人”关系的“中介”,也就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这些基本方式最为直接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日新月异的“世界图景”,即常识的、宗教的、艺术的、伦理的、科学的和哲学的“世界图景”。语言是“文化的水库”,它保存着历史的文化积淀;反过来,历史的文化积淀又通过语言去占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