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练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8199511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调节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神经调节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神经调节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神经调节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神经调节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调节练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调节练习题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语言功能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 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 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2生活中有以下现象: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由于惊恐、害怕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A. 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B. 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C. 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D 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3 根据下面的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该神经元兴奋时,将中的物质释放到中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

2、 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 B将出现方向相反的2次偏转C. 若中含有一致病基因,则该致病基因来自其外祖母D. 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4. 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中无递质B.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既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C. 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D. 共存的递质可能起协同作用也可能起拮抗作用5. 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

3、向传导的B. 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t化学信号t电信号的转换C. 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D. 电表不偏转,电表偏转两次6. 下图所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M N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B. a点兴奋时,膜内电位 a点为正、b点为负C. 神经递质存在于中,处液体属于组织液D. 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N的兴奋7.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脊髓、脑干属于中枢神经系统B. 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 神经系统调节机体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D. 高

4、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神经调节是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模式图,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是()A. 感受器是指A处的感觉神经末梢及与之相连的皮肤神经冲动在神经细胞 B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膜内电流方向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A()E()III部位C. 神经冲动在F处的传递方式一般是:化学信号T电信号T化学信号,突触后膜受体接受 信息一定产生兴奋D. 直接刺激E处,肌肉细胞E收缩,这属于反射活动的另一种形式89题9上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或轴突,方框甲、乙代表 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 手先缩回来后产生痛觉。

5、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 是()A. 图中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B. 未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A处的电位分布为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C. 由图可判定乙中兴奋可传至甲D. 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10.已知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取三个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按下图连接,图中、指的是神经纤维与 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可引起右肌肉收缩,中肌肉和左肌肉也随后相继收缩。现直接刺激,则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 神经 神经卜神经J I二 i 二 I 1D .左肌肉、中肌肉和右肌肉立即发生乙

6、酰胆碱F列叙述不A.B.C.D.B .该酶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左肌肉A.左肌肉BC.中肌肉和右肌肉11.右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接B. 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C. 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 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 单方向的D. 把某药物放在 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 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12 .右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结构的存在使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单向传递 神经冲动传到处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处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

7、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 若刺激n处,则在I和川处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13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可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 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则该药物()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B .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D .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缘故14 .乙酰胆碱的主要功能是从神经细胞携带信号到肌肉。一旦信号通过,胆碱酯酶+T乙酸+胆碱。分解后的胆碱在Na*协同下运入细胞重新合成乙酰胆碱,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发生能提高动物的适应能力中肌崗右肌肉刺激.左肌肉和中肌肉神螳細电MbaIL

8、i :JIB. 乙酰胆碱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前膜而传递兴奋C. 神经毒气与该酶结合可扰乱心肌信息传递15. 肉毒杆菌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的一种细菌毒素蛋白,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美容医疗中通过注射适量的肉毒杆菌以达到除皱效果。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机理最可能是()A.抑制核糖体合成乙酰胆碱B .抑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C.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阻遏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被清除D. 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止肌肉收缩16. a -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

9、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因此,a 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B .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D .肌肉僵直、肌肉僵直17. 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图甲图乙图丙(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 ,乙图是甲图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 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2) 缩手反射时,兴奋从 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3) 图丙中若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称为。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 点可产生兴奋,图丙中共有突触 个。(4

10、) 图乙中神经递质由 A细胞合成,经过 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融合,通过 A细胞的作用,进入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 ,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1. B 2. D 3. A 4. A 5. C 6. B 7. B 8. B 9. A 10. B 11.B 12.A13.B 14.C15.B 16.A17. (1)感受器 d细胞体膜或树突膜(2)递质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中枢a、b、c、d、e 3(4)高尔基体突触前膜胞吐(5)兴奋或抑制8、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9、障碍与失败,是通往成功最稳靠的踏脚石,肯研究、利用它们,便能从失败中培养出成功。10、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