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全国中考卷戊戌变法.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8198421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全国中考卷戊戌变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3全国中考卷戊戌变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3全国中考卷戊戌变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3全国中考卷戊戌变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3全国中考卷戊戌变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全国中考卷戊戌变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全国中考卷戊戌变法.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戊戌变法一选择题 1(2013山西4)“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的工作。”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 )A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C陈独秀“民主”“科学”的思想 D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 【答案】D2(2013内蒙古包头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2013河北12)“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允许创办报纸,并且说:报纸“宣国是而达民情,必须官为提倡”,“各报体例,自应

2、以胪陈(陈述)利弊,开广见闻为主,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光绪皇帝此举( )A开启了工业化序幕 B倡导了出版、言论自由C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2013江苏常州5)下列图片中,与中国近代第一场具有思想启蒙作用的政治运动相关的是( )5(2013江西5)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是( ) A奖励发明 B废除八股 C 精减机构 D裁汰冗员 【答案】B6(2013湖南湘潭卷18)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诗句,为

3、戊戌变法而献身的湖南浏阳籍维新志士是( )A康有为 B谭嗣同 C袁世凯 D梁启超 【答案】B7(2013山东德州6)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A经济技术方面的探索 B政治制度方面的探索C思想文化方面的探索 D军事强国方面的探索 【答案】B8(2013山东临沂10)图6中的人物是在19世纪末我国的一次变法运动中被杀害的,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开办新式学堂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训练新式军队A B

4、 C D 【答案】A9(2013甘肃兰州9)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了(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答案】B10(2013广东佛山8)有资料记载:新政措施颁行后,山西省成立了府务局,负责承办全省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机器生产。材料说明维新变法( ) A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近代产业的发展B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C法令在山西落实得最好D促使中国开始引入机器生产 【答案】A二材料解析题11(2013湖北黄冈30)(8分)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

5、一种浮 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 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 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 盲从,搬进中国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 人情是怎么样的,便像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1924年4月20日)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 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 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1)材料一中这场“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指什么?(1 分)结 合所学知识说明它从西方文明中

6、采纳了哪些“具有直接 实用价值的东西”?(2分) 【答案】洋务运动。采用先进技术,引进机器设备,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学堂等。(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中国学习“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有何重大的探索活动?(2分) 【答案】探索活动:维新变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深圳“敢闯”有什么重大 举措?(1 分)并说明这一举措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地位 或影响。(1分) 【答案】举措:建立经济特区。地位或影响: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推动对外开放走向扩大和深化。 (4)综合上述材料,从近现代中国的探索中,

7、你获得了什 么认识?(1分) 【答案】认识: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向外国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社会管理经验等。12(2013河北4749)(16分)人类自产生之日起,就有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自由、平等、民主,成为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在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日益腐朽的形势下,出现了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他们揭露、批判旧制度的腐败现象,他们的学说启发人们反对封建传统思想和宗教束缚,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并贯彻革命的始终。4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启蒙思想家宣扬的主要思想是什么?(2 分) 18 世纪后期体现启蒙

8、思想家主张的法律文件有哪些?(举两例)(4 分)【答案】主要思想:自由、平等(2分) 文件:独立宣言、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宪法(任选两个得4分) 材料二 (在叛乱各州)“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民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材料三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为什么说“林肯拯救了美国”?48材料二中的文件是在哪一历史事件中颁布的?(2 分)材料三中为什么说“林肯拯救了美国”?(3 分) 【答案】历史事件:南北战争(2分)。原因:维护了国家统

9、一(3分)4919 世纪末 20世纪初,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中国,开启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化之路。请列举其中的一个重大事件。(2 分)纵观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你有什么启示?(3 分) 【答案】举例: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任选一个得2分) 启示:思想解放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意思相近或言之有理者得3分)13(2013黑龙江大庆3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0分)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梏,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等。变者,天下

10、之公理也。梁启超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请回答:(1)请分别回答出与图一至图四相对应的历史事件。(4分)【答案】图一:洋务运动 图二: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运动图三:辛亥革命 图四:新文化运动(2)请从图三、图四中任选一事件。简述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4分)【答案】辛亥革命: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或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罗网(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3)请依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历程是如何一步步深入的?(2分)【答案】从经济工业化到政治民主化再到思想文化的科学化。或从学习西方技术

11、(器物)到学习西方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答从经济到政治到文化得1分。三步答不全不得分)14(2013河南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材料二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材料三 剑桥中国晚清史:“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

12、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1)依据材料一指出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答案】民族危机加深。1分)(2)结合材料二指出哪些内容有助于思想文化的传播?(2分)【答案】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等。(2分。每点一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分,多答不加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积极作用有哪些?(4分)【答案】维新变法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4分)15(2013广东26)近代以来,炎黄子孙致力于民族富强的探索,南粤大地勇开先河、南粤儿女翘立潮头,在民族复兴

13、之路上留下一页页浓墨重彩。 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广东钱局由张之洞创办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全套设备由英国进口,先后铸造制钱“光绪通宝”、五种不同面值的银币、铜仙(注:小面值铜钱)等,流通于津沪各口岸,在中国近代货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广东省地方志材料二 张元济写诗赞誉道:“南洲讲学新开派,万木森森一草堂。谁识书生能报国,晚晴人物数康梁。” 广东教育出版社经典广东材料三 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中国发展的政治障碍已经扫除,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孙中山把实业建设的重点放在交通运输业上,尤其是铁路建设方面。 人教社普通高中历史选修材料四 1979年4月,广东省负责人向中央汇报工作时,希望让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必要的自主权邓小平当即果断指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中图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五 见题26图题26图 1978年以来广东及全国经济增长变化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