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旧县镇白蘑菇反季栽培技术.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8198175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旧县镇白蘑菇反季栽培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旧县镇白蘑菇反季栽培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旧县镇白蘑菇反季栽培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旧县镇白蘑菇反季栽培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旧县镇白蘑菇反季栽培技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旧县镇白蘑菇反季栽培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旧县镇白蘑菇反季栽培技术.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旧县镇白蘑菇反季栽培技术旧县镇政府在选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上,已基本确定发展食用菌种植,通过推广食用菌种植,将进一步提升基础农业在全镇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增加农民收,完全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根据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同时结合国内外市场对食用菌产品需求逐渐增长的趋势,在众多食用菌栽培种类上选择了白蘑菇菌种。从调整时间差与市场供求关系的最佳时期,实施反季节种植和生产,充分发挥当地的气候和区位两大优势,来赢得市场的最好销售业行情,打出属于自己的特色经济、特色品牌。一、旧县镇基本情况旧县镇地处马龙县的西面,东面与通泉镇接壤,西北面与嵩明县和寻甸县接壤,境内大山与曹坝呈南北走向,地

2、势开阔,丘陵面积占34%,年均温度13.6,年均降雨量在800-1000毫米,雨季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常年低于10的温度在12月至2月,3月、4月气温回升逐渐加快,5月干热,6-8月属于霉雨季节,气温保持在20左右,出现30左右的气温天气只2-3天,气温随降雨量变化明显,只要降雨天气,气温很快从25左右下降到20左右,比较适合白蘑菇出菇适温在16-22的范围。二、播种期与反季节种植当(正季秋种)蘑菇进入春季结束时期,我们确定立春的第一天开始播种(2009年2月4日),进行春夏蘑菇生产,视为反季节蘑菇种植。以官家村、团结村9户蘑菇种植户为示范,在种植的各个时期段作记录及分析,以验证春夏蘑

3、菇种植技术上是否可行为目的。(一)播种日期:立春后气温逐渐回升,即可播种,2009年立春日期是2月4日,预计覆土时间为18-20天,即3月24日。出菇时间为覆土后12-17天,即4月5日-10日,出菇高峰期在4月中旬开始大量上市。实际操作播种期为:从第一户仝光方2月13日开始播种,其它8户的播种日期是15日至21日,分6天陆续播种,覆土时间从3月12日至20日结束,分8天陆续覆土;诱菇喷水时间从4月1日至4月8日,分8天喷诱菇水。4月4日吕兰英、仝光方等户开始出菇,其余7户陆续出菇。从播种到出菇经历了50天,一般气温正常的情况36天-40天开始出菇,4月6日开始采菇,出菇高峰时期在4月12日-

4、4月19日。采取反季种植处在初春季节,气温有10-15,菌丝生长十分缓慢,所以推迟出菇10-15天。通过观察,3月底至4月4日前开始出菇,4月6日-22日为采菇期,盛产期在4月12日-26日,出菇总量的41%处在4月份,4月份的天气状况为:上旬气温13-15,不超过20,对出菇有利,中旬气温上升至(从4月16日起)20-29,气温超过23时在4月17日造成死菇,给第二潮菇造成严重损失。应该采取预防高温的有效措施,确保4月份正常出菇,才能保证蘑菇产量。三、蘑菇栽培配方与栽培设施(一)蘑菇栽培配方及品种品种:采用中低温型,品种“2796”。配方:以100平方米计算,稻草2000公斤,干牛粪1800

5、公斤,普钙60公斤,石灰60公斤,石膏50公斤,尿素6公斤。通过栽培技术程序,以及出菇产量的分析,正常技术操作及管理到位的菇农,实产鲜菇记录:户主种植面积(m2)采菇产量(kg)平均单产(kg)仝美琴100129012.9仝荣贵605639.4吕兰英504909.8仝光方4547310.5仝竹英5860010.3合计5户313341610.5平均单产以每平方米实收产量计算覆土层增厚,设施保温性能差,以及提前终止出菇等不规范栽培技术,表现在产量上的差异较大。户主种植面积(m2)采菇产量(kg)平均单产(kg)丰来英502545高年昌362506.9仝艳方1005305.3孙如贵17210005.

6、8合计4户35820345.7覆土层加厚,导致推迟出菇,出菇稀少,出菇量只占到正常覆土的60%。按照栽培的技术要求,每平方米产菇量应该是15公斤左右,结果只产到10.5公斤。主要存在于技术问题,一是配方氮源用量不足,实配尿素6公斤,按照配方计算碳氮比例,应配尿素20公斤。二是第一潮菇采摘后没能及时补充覆土,导致第二潮菇出现大量死菇,造成减产。三是当气温(4月16日-17日)回升超过23以上时,没能提前或及时采取控水降温措施,导致大量死菇,有效方法为提前控制床面喷水量,增设遮阳网,白天少通风,改为早晚及夜间通风较好等措施。(二)栽培设施采用小烤房和平房种植白蘑菇,设施较为简陋,保温保湿效果较差,

7、同时不方便管理,出菇环境达不到技术要求,具体是:发菌期间室内温度低,只有10-13,要求20左右比较适合中低温型品种发菌期间适宜的温度。出菇期间室内温度较低,只有40%-50%的湿度,要求湿度80%-90%。今后应改善设施的方法有两点:一是针对土木结构的小烤房和平房,墙面不光滑、容易散温 湿的不利因素,用塑料薄膜贴墙,可以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二是烤房和平房必须增设遮阳网,预防高温的出现。四、堆料(第一次发酵)(一)称料:按照配方和实际栽培面积计算出草、粪等主料用量,必须过磅称量,辅料用量准确无务,严格配方比例,避免配方失调,导致栽培失败。(二)粪、草预湿。提前预湿和临时预湿相结合,以湿透为标准

8、。稻草预湿采取逐层喷水预湿效果好,成堆喷水预湿有隔层,中间湿不透,费水费时。(三)建堆。规格料堆宽2米,高1.51.6米,先划定石灰线,再上料建堆。第一层放稻草,厚度为20-30厘米;第二层放粪和辅料,粪肥厚度为5-6厘米,然后撒上普钙、尿素等辅料,从第二层稻草厚度在15-20厘米即可。同时每层应浇透水,但不能太多,以避免肥水流失。建堆完成后,用薄膜盖好料堆,2天后料堆内温度上升至70-80时,及时揭掉薄膜,每隔7天翻堆一次,第一次翻堆时,料堆宽收缩到1.7米,长度相应地收缩,此次翻堆应当将准备好的石灰和石膏逐层撒入料堆内。第二次翻堆看料内水份是否合适,用手捏料有少量水滴为合适,无水滴为水分不

9、足,需适量逐层喷酒均匀。若料内水份过多时,料层不疏松,应在翻堆的过程中,一面翻一面凉晒。第三次翻堆,观察料是否复合标准,草杆是咖啡色,有弹性;含水量65%-70%,用手捏料可见水滴出,PH值7.5-8;料疏松,不黏结成团,无臭味。如果料的颜色太浅,说明稻草发酵不到位,还可延长3-5天再进行第四次翻堆,每次翻堆要翻匀,腐熟一致。第一次发酵:PH值户主建堆第一次翻堆第二次翻堆第三次翻堆第四次翻堆料进菇房一次发酵(天数)7.5仝美琴1月6日1月13日1月20日1月27日2月5日29天7.5仝光方1月8日1月15日1月22日1月29日2月4日2月4日26天7.5仝荣贵1月8日1月15日1月22日1月2

10、9日2月4日2月5日27天7.5丰来英1月9日1月16日1月23日1月30日2月4日2月10日31天8.0吕兰英1月7日1月13日1月20日1月27日2月10日2月2日2月5日2月6日29天7.5仝竹英1月9日1月16日1月23日1月30日2月4日2月6日27天7.5仝艳方1月9日1月16日1月23日1月30日2月4日2月5日26天7.0高年昌1月11日1月18日1月25日2月2日2月9日28天7.5孙如贵1月10日1月17日1月24日2月2日2月7日27天合计一次发酵时间需要26天-31天,因为建堆时间处在冬末春初寒冷季节,在发酵时间也随之延长了5-10天。五、二次发酵二次发酵在菇房为床架上

11、发酵。方法:培养料铺放在中间层床架上,关闭门窗,使用浇蒸气加湿发酵。用油桶改装和锅炉烧蒸气,从加温到升温至60,需要2-3天,各户升温时间及温度各有差异。户主加温时间升温时间最高温度播种天数仝美琴2月8日上午2月11日晚552月17日9天仝光方2月6日2月9日552月13日7天仝荣贵2月7日2月10日晚562月15日8天丰来英2月12日2月14日晚602月21日9天吕兰英2月6日晚2月8日622月16日10天仝竹英2月7日2月9日晚562月16日9天仝艳方2月7日2月11日晚572月17日10天高年昌2月9日晚上2月12日晚602月18日9天孙如贵2月8日2月12日晚552月18日10天二次发

12、酵用蒸气升温发酵,从升温到降温需2-4天,从降温到播种需3-5天,整个二次发酵过程需7-10天,升温达到55-62,发酵温度不完全达标。存在问题:一是菇房保温性能较差;二是蒸气灶燃烧性能差,火力不足。以后必须对菇房进行贴薄保温,打好蒸气灶,有足够的火力烧蒸气,在36小时内使菇房温度达到60,确保二次发酵的正常进行。六、播种当料温下降至30以下时,及时将发酵料移到菇床上,抖松、摊平,厚度20-30厘米。播种前用高锰酸钾溶液对用具、菌种瓶、手进行消毒。用小锤轻轻敲裂瓶子,取出菌种用手捏碎,用盒子装备菌种,往料床上撒播,再用小钉钯轻抓料面,让三分之二的菌种落入料层内0.5厘米深度,表层用木棒轻轻滚压

13、,让菌种与培养料紧密结合,播种结束后,关闭门窗,3-4天后打开门窗适当通风。注意防寒避冷,可采取加温措施,升温达到20左右,有利于菌丝的萌发生长。七、发菌期管理从播种到覆土为发菌期。播种后36小时必须看到菌种的萌发,否则就会出现菌种与培养料不相生,菌种不吃料,菌种干死等现象。发菌期间做到通风与保温相结合,才能够保持菌丝的正常生长。只为保温而忽视通风,菇房会缺氧影响菌丝的正常生长。2月13日播种至3月20日覆土,一共36天,比正常温度下生长延长了10-15天,因为白天温度仅有10-13,菌丝生长缓慢,有条件的菇房可以进行人工加温。八、覆土当培养料内菌丝生长达到三分之二深度时,即可备土覆盖。根据我

14、们当地的土壤资源,选用生红壤土配草煤土(泥石灰土),比例1:1,生红壤保水性好,团粒结构好,草煤土保水性、透气性较好,并且富含腐殖质,两种土粒混合后不会板结,保水性、透气性都比较理想。(一)用法用量:每平方米用粗土20 公斤25公斤,细土10公斤15公斤,三分之二粗土粒,三分之一细土粒,取土晒干,敲碎,粗粒在1-1.5厘米,细粒在黄豆大小为宜,加入1%-1.5%的石灰拌匀,用200倍甲醛溶液喷土粒,进行消毒处理,用板锄翻土,一面翻,一面喷洒甲醛溶液,做到喷药均匀,最后起堆用薄膜覆盖,堆闷24小时,揭去薄膜,摊开土堆散发药味。一天以后再摊平厚度在20-30厘米,用喷壶往粗、细土上喷水, 喷2-3次,直到喷透为止,稍后用手捏土粒发软不碎无白心,含水量在20%-22%之间即可。今年对土壤消毒用甲醛的用量不足,导致出菇期间产生了绿霉等杂菌感染,正常的甲醛用量是每立方米土壤用0.5公斤。(二)覆土。将备好的覆土用粪箕装倒到料面上,必须轻倒轻摊。先覆粗土再覆细土。覆粗土以土粒铺严,不留空为宜,细土填平粗土略高,整个覆土层厚度在3.5-4厘米。覆土完成后,看土粒是否有干土粒,可适当补水,同时地上、墙上也要喷水保湿度,3天内空气温度达到90%左右为宜。以后适当加大通风量,促使菌丝往土壤中生长。细心观察覆土期间菌生长情况,确定喷水诱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