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5T085-2022商城黑猪生态养殖技术规范—(高清最新)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8197212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15T085-2022商城黑猪生态养殖技术规范—(高清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4115T085-2022商城黑猪生态养殖技术规范—(高清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4115T085-2022商城黑猪生态养殖技术规范—(高清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4115T085-2022商城黑猪生态养殖技术规范—(高清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4115T085-2022商城黑猪生态养殖技术规范—(高清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4115T085-2022商城黑猪生态养殖技术规范—(高清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15T085-2022商城黑猪生态养殖技术规范—(高清最新)(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65.020.30CCSB444115 信阳市地方标准DB 4115/T 0852022商城黑猪生态养殖技术规范2022 - 09 - 08 发布2022 - 11 - 08 实施信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信阳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商城县黑猪发展协会、商城县农业农村局、信阳市畜牧工作站、信阳市动物疫病预防中心、商城县观庙镇农业服务中心、商城县丰集镇农业服务中心、商城县和发豫南黑猪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锦忠、蒋雨宏、黄遵纪、邹靖、胡建军、高均伟、周凯

2、、张延友、彭慧、胡昌余、张永华、王丛舟、张俊、吴泽发、欧维金、吴善坤、蒋孝梅、王贵恒、孙德武、周应海 商城黑猪生态养殖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商城黑猪生态养殖的术语和定义、养殖、饲料与饮水、卫生消毒与防疫、出栏与运输。本文件适用于商城黑猪生态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823 集约化猪场防疫基本要求GB/T 17824.1 规模猪场建设 NY/T 65 猪饲养标准 NY/T 636 猪人工授精

3、技术规程 NY/T 1167 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NY/T 2958 生猪及产品追溯关键指标规范NY/T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1 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T 5033 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生猪产地检疫规程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商城黑猪分布在商城县域内利用淮南猪、豫南黑猪及其杂种繁育生产的被毛黑色的商品猪。 3.2生态养殖利用未受污染的圈舍、荒山、荒滩、荒地,采取舍饲和放养相结合的方式,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的产地环境建场,按照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管理准

4、则的要求生产,猪场排泄物按“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进行综合处理利用的养殖方式。 3.3散养在猪场或圈舍外圈建有相对隔离山坡、荒滩或荒地,供猪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的养殖方式。 NY/T 471 绿色食品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4 养殖4.1 选址应当选择符合当地土地规划、环境保护和生物安全、无任何化学污染的圈养与散养结合养殖的有足够面积的山坡、荒坡。规模场的选址,应远离村庄、学校、河流和交通干道等。 4.2 布局4.2.1 猪场要与周边土地消纳粪污能力相适应,要生态容量大,不应对环境造成污染。猪场建设参见GB/T 17824.1。4.2.2 猪场依地势建设,散养要有适当的面积。一般部署为横

5、向成排、竖向成列。放养场地面积应比猪舍面积大 2 倍以上,四周有隔离措施。4.2.3 猪舍排列顺序依次为配种猪舍、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保育猪舍和肥育舍。4.2.4 朝向一般为南北向方位、南北向偏东或偏西不超过 30,保持猪舍纵向轴线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呈 3060,应保证猪舍有足够的阳光。4.2.5 圈舍规格:母猪圈舍:长 5.2 m宽 1.8 m高 2.5 m,保育栏占地面积 1.2 m1.1 m;育肥猪圈舍:长 6.4 m宽 1.8 m高 2.5 m;公猪圈舍:长 3.2m宽 1.8 m高 2.5 m。4.2.6 场区净道和污道分开,互不交叉。4.2.7 猪舍应能保温隔热,地面和墙壁应便

6、于清洗,并能耐酸、碱。猪舍内温度、湿度环境应满足不同生理阶段猪的需求。猪舍内通风良好,空气质量应符合 NY/T 1167 要求。4.2.8 隔离舍建设,应在相对偏僻远离饲养区的地方。隔离舍分为两类:一类供引种时隔离观察用、一类供猪场内应急隔离使用。4.3 引种4.3.1 应从具有种猪经营许可资格的原种场或二级繁育场引进种猪4.3.2 制定合理的引种计划引种所在地必须是国家兽医部门划定的非疫区。4.3.3 种猪引进后,首先进入隔离圈。当晚不喂料只提供适量饮水,第二天开始上料,逐天增加,第四天按正常量饲喂。种猪引入后宜用一段原场饲料。4.3.4 引进的种猪在隔离圈内观察应不少于两周,经兽医检查确定

7、为健康合格后,方可供繁殖使用。4.4 配种4.4.1 后备母猪宜在 6 月龄后的第二或第三个发情期内实施首次配种。4.4.2 配种开始前应对母猪和公猪生殖器进行消毒。4.4.3 母猪允许公猪爬跨后 6 h12 h,开始第一次配种,间隔 8 h12 h 后,再复配一次。4.4.4 夏天配种宜在气温凉爽的早晚进行,冬天配种宜在中午前后进行。4.4.5 配种交配时间应多于 5 min,少于 5 min 应重新配种。4.4.6 成年公猪每天配种 1 次,连续 3 d 时休息一天。有生殖器官疾病的公母猪,视具体情况抓紧治疗或淘汰,在没完全康复前不允许配种。4.4.7 配种环境宜安静,地面平整不光滑,每次

8、配种,配种员应尽力协助公猪,使其顺利完成配种。4.4.8 鼓励实施人工授精。人工授精操作执行 NY/T 636。4.5 种猪日常管理4.5.1 科学调教试配公母猪。在试配时采用发情明显、性情温顺、体重相近的种猪进行调教。后备公、母猪每日应有充足的运动,每天 1 h 以上。4.5.2 成年公猪要保持种用体况。成年公猪定期鉴定精液品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应保持种公猪清洁,经常刷拭,冲洗种公猪躯体,严禁鞭打。夏季注意公猪降温,多用冷水冲洗阴囊。公猪单圈饲养, 为公猪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4.5.3 待配母猪根据体重相近实行群养,宜于发情。瘦弱母猪应酌情增加饲料,改善膘情,使其尽快恢复体况。4.5.4

9、对发情不明显或乏情母猪可采取公猪诱情、改善营养、改变生活环境、增加光照等措施催情。4.5.5 猪配种后,在三周左右用成年公猪试情或仪器测定,观察其有无外阴部红肿、饮食异常、行为不安等发情表现。4.5.6 怀孕母猪移入产房时要小心谨慎,防止滑倒、碰伤,以免引起流产。4.5.7 每天打扫猪舍卫生,保持料槽、水槽等设施干净,地面清洁。经常检查饮水设备,观察猪群健康状态。4.5.8 认真做好日常生产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引种、配种、产仔、哺乳、断奶、转群、用料、用药以及销售、死亡、防疫、消毒等。每批出场的猪应有耳标号、销售地记录,以备查询。资料应尽可能长期保存,最少保留 3 年以上。4.6 分娩母猪饲养管

10、理4.6.1 母猪从预产前 5 天开始,饲喂量逐日减少,分娩当日要停料或饮一些温麦麸水。保证充足饮水。4.6.2 视情况可饲喂少量饲料,第二天开始喂料,以后逐日增加至标准量为止(标准量计算方法: 2 kg+0.25 kg带仔数,即采用少喂多餐或自由采食的方式进行投喂)。4.6.3 当出现临产征兆时,用热毛巾将母猪乳房、外阴部、臀部洗净,然后用消毒药水清洗。产后应及时进行卫生处理。4.6.4 母猪栏及仔猪活动区清洁干燥,准备接产用具,进行消毒。做好保温措施,确保保温区温度在30 左右。4.6.5 接产前,产房保持清洁干燥,准备好接产用具并进行消毒。接生员手臂消毒后,方能进行接生。4.7 乳猪饲养

11、管理4.7.1 仔猪产出后,要及时用干毛巾擦净口腔和身体上粘液。断脐,留长度 3 cm4 cm,剪去犬齿, 做好消毒。出现假死仔猪,要及时进行抢救。4.7.2 及时吃足初乳,弱小仔猪做好人工辅助。在出生后的仔猪应及时补铁。4.7.3 对于留作种用仔猪,打上耳号,并建立档案。4.7.4 57 日龄开始诱饲,少量勤添。5-15 日龄饲喂量(每天、每头)10 g15 g,1520 日龄饲喂量(每天、每头)15 g20 g ,2030 日龄饲喂量(每天、每头)40 g60 g。4.7.5 不适宜留做种用公母猪进行去势。4.7.6 加强巡视,注意观察仔猪精神状况、哺乳行为及粪便的形状与颜色,发现问题及时

12、采取措施, 防止仔猪意外伤亡。4.7.7 对于产仔数量大于 12 头或无能力带养的母猪,要将其仔猪进行寄养,寄养的仔猪要选择个体健壮,吃足初乳后方可放入分娩日龄相近,母性、泌乳好的母猪带养。4.7.8 天气晴好时,可安排母猪带仔圈外活动。4.8 断奶4.8.1 断奶前 5 天,每天要逐渐减料 0.5 kg,直至断奶当天不喂料。4.8.2 仔猪在 45 周根据情况适时断奶,每头每日采食在 100 g 以上的健康仔猪可以断奶。4.8.3 断奶仔猪在原圈饲养 5 d7 d 后再进行转群。4.8.4 仔猪断奶后逐渐增料,但不可饮食太足,保证每小时喂料一次。4.9 保育猪饲养管理4.9.1 仔猪转群后后

13、再给少量饲料。第一天给正常量的一半,第二天给 2/3,第三天正常给料。4.9.2 根据猪只个体状况,按大小、强弱等进行合理分群。断奶后的弱小仔猪,加喂代乳料、电解质液及葡萄糖水等。每栏保育猪不超过 20 头,一般实行一窝一圈,多分少并。4.9.3 刚转入的猪只应注意调教,并将猪粪收集起来,堆于欲让其排粪尿的地方,同时要保持卧位干净与干燥。密切观察猪群,及时发现异常猪只,采取相应的措施。4.10 育肥猪饲养管理4.10.1 料槽内不宜积料过长,防止发霉变质。每阶段换料,要逐渐过渡,避免造成不良应激。4.10.2 保持圈舍通风、凉爽,散养区应有阴凉处或水凼。4.10.3 经常检查饮水设施,保证饮水

14、充足、清洁、卫生。4.10.4 发现病猪及残猪要及时转入应急隔离舍并采取相应的生物安全管控措施,及时处置。4.10.5 肥猪出栏体重在 140 kg180 kg 为宜,出栏日龄在 300 d400 d 为宜。5 饲料与饮水5.1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5.1.1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应符合 NY/T 65、NY/T 471 的要求。要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 配制不同的配合饲料。商城黑猪种猪与育肥猪饲料原料配比指标见附录 A。5.1.2 商城黑猪生态养殖应充分利用本地农副产品作为饲料,宜采用玉米、水稻、小麦、秸秆、青稞、蔬菜、水浮莲、红薯藤、花生壳等天然作物和水果渣、酒糟、花生油饼、芝麻油饼、豆腐渣等原料。5.1.3 做好饲料来源、配方及各种饲料添加剂使用情况的记录。5.2 饮水5.2.1 经常保持有充足的饮水,水质符合 NY 5027 的要求。5.2.2 经常清洗消毒饮水设备,避免细菌滋生。6 卫生消毒与防疫6.1 消毒6.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