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0亩甘蔗生产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8192944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4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000亩甘蔗生产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12000亩甘蔗生产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12000亩甘蔗生产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12000亩甘蔗生产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12000亩甘蔗生产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00亩甘蔗生产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000亩甘蔗生产建设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一、项目概况及目标1二、项目建设单位简介3三、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7四、项目建议书编制内容7五、建设方案与研究结论8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0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11一、马铃薯产业是关系到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11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举措。14三、生育期避灾性强,是减灾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18第三章 市场分析20一、马铃薯产业转化基地产出物用途调查20二、马铃薯现有生产能力调查21三、我国马铃薯产业竞争力分析33四、马铃薯消费市场分析39五、酒精市场分析46六、休闲食品薯片市场分析50七、马铃薯营销合作模式56第四章 项目建设

2、选址和有利条件61一、项目选址61二、建设条件61第五章 马铃薯脱毒种薯产业化方案65一、建设宗旨和目标65二、建设标准65三、项目建设总目标66四、生产工艺66五、工厂化生产的管理体系69六、产业化推广模式70七、建设内容71第六章 酒精生产工艺方案74一、工艺流程74二、工艺技术74三、工艺特点说明76四、建设设备清单77第七章 炸薯片生产工艺81一、生产工艺流程图81二、马铃薯薯片生产工艺描述81三、生产技术创新84第八章 环境保护与消防安全、劳动安全86一、环境保护86二、消防安全89三、劳动保护90第九章 节能、节水91一、编制依据91二、能源构成91三、节能和节水措施91第十章 组

3、织机构、劳动定员与培训92一、组织机构92二、劳动定员93三、职工来源94四、职工培训94第十一章 施工进度及项目管理95一、施工进度95二、项目建设管理96第十二章 项目招投标98一、招投标原则98二、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99三、评标委员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100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01一、投资估算101二、资金筹措102第十四章 效益评价104一、评价依据、范围及指标104二、经济评价105第十一五章 社会效益111一、能提高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111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高效农业111三、能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111四、建设规范的检测检验系统,保

4、障农户的利益。112五、保障粮食安全,降低粮食供给对国外的依赖112六、有效利用生物质能,减小石油危机对我国的影响。113第 2 页 共 2页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概况及目标项目名称: 12000亩甘蔗间套种马玲薯项目建设地点:项目性质:新建项目建设目标:利用甘蔗生长前期蔗田行间生产种植马铃薯,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与蔗田生态环境,利用生物多样性提高综合效益,缓解作物之间争地矛盾,以种代管,降低成本,增加产出,提高蔗农种蔗积极性,促进蔗糖产业健康发展。二、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1、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做好2010年农

5、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3、耿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4、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5、建设部颁发的有关规范、标准、定额; 6、其他文件资料。三、项目建议书编制内容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行业规范、规程,国家农业部等有关政策法规,本可研报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项目选址、工程技术与建设方案、环境保护、项目实施进度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对项目的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全面论证和研究。四、建设方案与研究结论(一)建设内容及规模1.功能定位目定位建设成一个集甘蔗、马铃薯种薯生产综合性示范基地,以带动全全县甘蔗和马铃薯种植、推广和深加工。

6、2.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建设内容为:12000亩甘蔗间套种马玲薯基地。(二)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本项目总投资31463万元,其中固定资金投入23094万元,流动资金8369万元;资金筹措为自筹11063万元(固定资金自筹8094万元,流动资金自筹2969万元),申请贷款20400万元(固定资金贷款15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5400万元)。(三)财务评价通过分析可知,本项目年平均收入为83587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为13554万元,年平均利税为13925万元,其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6.69%,财务净现值为49997.16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6.27年,盈亏平衡点为30.72%,贷款偿

7、还期为5年,说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的财务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项目经济上可行。(四)研究结论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国家的投资方向,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建设条件具备,工艺技术方案切实可行,项目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明显,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同时建议项目资金及时到位,以便项目早日建成见效。五、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1-1 项目投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数据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数据备注1项目总投资万元31463 1.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230941.2流动资金万元83692总用地面积m218664.83总建筑面积m2982504销售收入万元83587 年平均5总成本费用万元70805年平均

8、6利润总额万元13554年平均7投资回收期年6.27含建设期(所得税后)9投资利润率%28.8610投资利税率%44.2611财务内部收益率%26.69IC=12%所得税后12财务净现值万元49997.16IC=12%所得税后13盈亏平衡点%30.72年平均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一、甘蔗和马铃薯产业是关系到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1、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5%的水资源,养活了占世界25%的人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中国粮食生产仍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我国耕地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且近年来,我国耕地资源面积还在不断下降。中国的人均耕地,人均拥有水源远低于世界平

9、均水平;中国是一个灾害频繁的国家,从此角度讲,也必须提高粮食单产。1998年国内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加上各种建设挤占耕田,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开始下降。2002年2008年全国净减少耕地5945.15万亩。2002年至2008年,全国水稻面积减少3600万亩,总产量减少2100万吨;玉米播种面积减少7600万亩,总产量减少1600万吨;小麦播种面积减少1400万亩,总产量减少1900万吨。从增产力看,我国稻谷、小麦、玉米单产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单产进一步增加难度很大,且不会有持续、大幅度的提高。因此,要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还要寻找新的途径。主要粮食作物中,水稻、小麦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在逐年

10、减少。与之对照的是,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却迅猛增加,马铃薯的种植面积每年在以约4.5%的速度增长。截至2003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470多万公顷,占世界的25%;总产量7500多万吨,约占世界的19%和亚洲的70。人口增加和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减少,粮食安全的压力将越来越大。而靠增加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来增加它们的总产量,进而增加粮食安全的可能很小。甘蔗与稻谷、玉米、花生等农作物一样,投资、用工都比较少,技术要求也不高,一般的土壤和人工投入都可以得到一定的产量,比较适合云南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的现状。而一些经济效益比较高的经济作物如水果、蔬菜、药材等,要求的栽培技术、土壤条

11、件、水肥条件、病虫防治等方面都比较高,不仅要求生产者要有比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而且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否则,稍有不慎,就会颗粒无收。这也是其它农作物无法取代甘蔗种植的重要原因。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粮经作物价格上涨,甘蔗和其他作物相比较效益呈下降趋势,甘蔗生产面积逐年下滑,尤其是生产条件好的高产水田蔗区,甘蔗与其他作物争地矛盾更加突出,严重影响了甘蔗产业的发展。利用甘蔗生长前期蔗田行间生产种植马铃薯等其他作物,既增加了复种指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提高了土壤肥力,改良了土壤理化性状,改善了蔗田生态环境,利用生物多样性提高综合效益,缓解作物之间争地矛盾,以种代管,降低成本,增加产出,提高蔗农种

12、蔗积极性,促进蔗糖产业健康发展。2、大力推广甘蔗间套种马铃薯新技术,能保障粮食安全在中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提高粮食单产是保障粮食安全重要措施之一,甘蔗间套种马铃薯有着远大的增产潜力。中国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平均单产已远远超出世界平均水平,但马铃薯的产量却在每公顷14吨左右,低于每公顷16吨的世界平均水平,更低于荷兰一些地区每公顷100吨的产量,增产空间巨大。德宏州经过多种作物间套种试验,结果表明豆科作物适合大面积间套种,马铃薯则适合在沙壤田块种植。套种黄豆的甘蔗单产达8吨,产值1360元,黄豆产量100千克,产值150元,合计亩产值达1510元。间种马铃薯的平均甘蔗单产达8.

13、5吨,按收购价170元计,产值1445元,马铃薯平均单产0.7吨,产值350元,合计亩产值达1795元。 3、推广甘蔗间套种马铃薯新技术,能降低粮食供给对国外的依赖在中国,很多人是吃着土豆长大的,随便翻翻各地食谱,就知道土豆受欢迎程度。统计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种植面积占世界四分之一,产量占世界五分之一。 这不是问题。问题就是这些多年来吃得都“比较烦”的“山药蛋”,每年还要花费10多亿元人民币向世界购买。与此形成鲜明对照:马铃薯生产面积只有18万公顷、年产量只有800多万吨的荷兰,每年仅从马铃薯鲜薯及冷冻马铃薯制品贸易中就可从其他国家净赚8.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5亿多元。我国

14、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但每年还要花费10多亿元人民币从国外进口。入世后,所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都要放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来考虑,如果不改变现状,将在竞争中难有比较优势。 过去三年中,中国直接从美国进口的冷冻马铃薯条增长了10倍,1998年中国进口美国冷冻马铃薯条共计两万吨,价值1575万美元;1999年进口达到了5万吨,进口用汇近5000万美元。使用马铃薯栽培新技术,生产高质量的马铃薯产品,能在减少国家外汇流出的同时也减少了我国粮食对国外的依赖。二、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举措。1、大力推广甘蔗间套种马铃薯新技术,能提高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从资源环境上

15、来讲,发展马铃薯产业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中国耕地中60%是干旱缺水地区,这些地区只有种植马铃薯才能获得高产。 在所有农作物中,马铃薯是全国各地都能种植的粮食作物。它抗旱性好、栽培技术比较容易掌握,适宜于产业化推广。马铃薯产业多数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是很多贫困农民的主要粮食,在西部开发中对解决贫困人口吃饭问题具有重大作用。 中国农科院所做的调查显示,与栽培同样面积的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相比,农民栽培马铃薯所得收益最高。马铃薯主产区一般都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国家通过加大对马铃薯产业的投入,能够让农民从马铃薯上得到更多实惠,在贫困地区发展马铃薯生产,是一种有效2、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高效农业的需要发展蔗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