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819271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小课题 实 施 方 案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 赵奇花 夏玉琼 胡晓艳 一、课题的提出: 音乐欣赏 ,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 , 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满足和理性的满足活动。学生在欣赏中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学音乐欣赏课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欣赏

2、教学则一直是我们一大难题。对于学生来说,碰见熟悉的音乐就哼唱几句,不熟悉的音乐,他们就不感兴趣、漠然听之。欣赏教学是音乐课中的重要部分,我不希望欣赏课是老师的娓娓道来,或是学生听觉的单一运动。希望通过我的课不仅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提高审美情趣,更能学到多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欣赏课也不再是满堂灌,而学生也在乐意参与其中。在2011年,我校的教研课题是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所以,在欣赏教学中,如何设定教学目标以及实现教学目标定的有效达成上做了一些努力,目前还在努力探索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我们的课堂丰富多彩,教师充满

3、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形式多样、教材涉及面很广。音乐课堂总是热热闹闹,唱歌、表演、欣赏等等,教学的方式也是精彩纷呈,自主探究、实践参与、合作交流、个人展示等。但是经过热闹之后,我们会发现热闹背后,我们教给孩子什么?孩子又收获了什么?形式多了、目标淡了、课堂有效性大打折扣。欣赏课作为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培养学生的欣赏兴趣、审美能力,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通过在教

4、学实践及探索中,我们三位音乐老师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及困惑,总结如下:1、老师唯恐说得不够,学生了解不透彻,以至于忽略了欣赏本身。2、教师完全按自身的思路引导学生欣赏,对学生的体悟不能感同身受。3、缺乏激情,对欣赏课理解有偏坡,认为学生只要听了就是欣赏了,对重点不能突出,不能正确引导,任学生思想游离于音乐之外。4、学生欣赏习惯的培养不够好,不能带学生进入音乐情境之中。5、学校处在建设阶段,欣赏设备不能保障,强烈希望尽快有所改善。6、教材的选择,花城版的音乐教材是否适合我们的孩子?二、研究的意义: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

5、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这段话深刻地阐释了音乐欣赏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音乐欣赏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感觉与理解、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过程。幻想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的奇思妙想,是他们纯真心灵的一种大胆的无拘无束的表露,而音乐是童心幻想的大世界。音乐的旋律,是幻想世界的载体。只有通过音乐幻想和想象,才能亲临其境,有所观赏和领悟。小学音乐欣赏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养成欣赏音乐的好习惯。以丰富学生的听觉感知,扩大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语汇,发展音乐思维,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三、研究的目标: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教

6、师要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让学生通过聆听,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潜质。总结我们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发现并解决其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增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四、研究的内容:(一)教师:赵奇花:一、二年级;胡晓艳:三、四年级;夏玉琼:五、六年级。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救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

7、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以以下目标设计教学环节。【12年级】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能够听辨歌唱中的童声、女声和男声音色。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够听辨常见打击乐器的音色,并能用打击乐器赛出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并对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36年段】能发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模仿喜欢的音响。能哼唱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能够听辨歌唱中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音色,说出人声的分类。能够认识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

8、辨其音色。在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体验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律动感。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区分音乐基本段落,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做出相应的反应。具体做法:1、精心设计每节课,制定目标,把握重点、解决难点。根据目标设定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兴趣、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以及聆听态度。2、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参与欣赏教学之中,体验音乐、引发学生的想象及联想、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聆听感受、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记忆力等3、以音乐为主体,讲解简明生动。欣赏的主体是音乐,再美的音乐莫过于以其本身美妙的乐声来引人共

9、鸣(二)学生:听觉、视觉、动作、认知和感性等各方面的运作。结合音感、识谱、演唱、演奏等活动,通过创造性的引导带领学生进入音乐的内涵。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锻炼自己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音乐素养。五、研究的方法:1、选择学期内典型的课例进行集体备课、组内研讨、同课异构等形式寻求最佳的教学效果。2、搜集有关教育前辈及同行教师在音乐欣赏课上总结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资料。3、在本课题的研究中,针对教学中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本课题研究的方案或计划,用以指导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的开展的各项活动。 4、按照本课题研究方案边实施边总结经验并进行经验探索、总结

10、。六、课题研究计划: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12月)1、 确定课题2、 确定研究对象:全校学生3、 分析、前期调研,教学中困惑及难点汇集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元月2014年11月) 1、每月一课以欣赏课为主的交流课、每两周一次关于欣赏课的集体备课,发现彼此教学中的优缺点,及时改进。2、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欣赏能力、了解学生的欣赏需求、拓展学生的欣赏面。3、每月一篇关于欣赏教学的教学叙事或反思。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12月)1、三位教师分别形成自己一年来在欣赏课教学中的收获、汇报研究材料,对于在研究中形成的所有材料进行整理、汇总,形成书面文字。2、健全“档案袋”,填写结题申请评审表。3、认真撰写结题报告。七、预期目标: 1、突破教学中听与唱,不能很好的融合这些实际问题。2、通过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的音乐之耳,能对大千世界有敏锐的感受力、观察力、甚至具有对声音选择、筛选的能力。3、在聆听中不断地把握音乐的分寸感,取得音乐艺术的体验,从而使自己在音乐世界中,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自主的人。八、课题研究教师资料本课题研究主要参加人员有:课题组负责人赵奇花(旬阳县城关第二小学副校长),承担一年级音乐教学;我校音乐教师夏玉琼,承担六年级音乐教学;我校音乐教师胡晓艳,承担四、五年级音乐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