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苏教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8188522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苏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家庭提升练习苏教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理解。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1解释下列字词。(1)恭_(2)囊_(3)博学_(4)练_2解释下列多义词。(1)囊萤夜读_则练囊盛数十萤火_(2)以照书_以夜继日你_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_4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应该向车胤学习什么?_(2)你还知道哪些苦读的故事?举23个例子,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中蕴含的道理。_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王冕(min)传(节选)王冕者,诸暨(j)人也。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

2、(ln)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x)田,父怒,挞(t)之。已而复如初。(注释)窃:偷偷地。辄:就。或:有人,有的人。挞:用鞭子打。1(理解句子)读一读,给句子选择正确的翻译。(1)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_)A王冕进入学堂偷窃,听到学生们在读书。B王冕偷偷地进入学堂,听学生们读书。(2)或牵牛来责蹊田。(_)A有人牵着牛来责骂王冕家的牛践踏田地,踩坏了庄稼。B或者牵着牛来践踏田里的庄稼。2(梳理内容)文中写了哪个事例来说明王冕爱读书?_3(个性表达)结合短文,试着说说王冕能成为大文学家的原因。_4(语言积累)王冕读书的故事让你想到了哪句名言?

3、_3. 阅读乐园。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rng rng)七岁,尝与诸(ch zh)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jng jng)走取之,唯(wi wi)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写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译文:_(2)王戎“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此时,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_(3)诸儿竞走取之。译文:_3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_4. 阅读与欣赏。望梅止渴魏式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注释本文节选自

4、世说新语假诵。魏武:即曹操。行役:带有任务而出外跋涉,这里指带部队行军。汲道:取水的途径。饶:多,丰富。出水:流出唾液。1解释加点的字。失汲道:_军皆渴:_2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句子的含义。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_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_3你觉得曹操想出的办法好吗?好在哪里?_4与“望梅止渴”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A.画蛇添足B.画饼充饥C.望眼欲穿D.叶公好龙5. 古诗小考场。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_。两岸猿声啼不住,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_(3)快乐调音师(4)好朋友,牵牵手。6. 古诗文阅读。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

5、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精卫填海选自_,文中的“少女”指_。2故事讲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去东海游玩时不幸_,化为_,她衔来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填塞_的故事。7. 课内阅读。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选择。(1)“尝与诸小儿游”中的“尝”的意思是(_)。A品尝B曾经C尝试(2)“唯戎不动”中的“唯”的意思是(_)。A只有B唯一C只是2“人问之”中的“之”指的是_。3王戎为什么说“此必苦李”?用“_”在文中画出他这样认为的理由。4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5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

6、示是()A.要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不要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去做什么。B.要选择合适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C.做事之前要认真观察和思考,不要盲目地开始行动。6如果王戎和小伙伴们在道边又发现了一棵桃树,只有最高的树枝上还长着几个桃子,你认为树上的桃子甜吗?为什么?_8.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凿壁偷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翻译下面的句子。(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_(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_2出自这个故事

7、的一个成语是凿壁偷光,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3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_9. 小古文阅读,完成小题。(二)凿壁偷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匡衡:西汉经学家。邑人:谓同县的人。古时“县”通称为“邑”。 大姓:富户;大户人家。 佣作:被雇佣劳作。1下列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邻舍有烛而不逮(及、到)B.衡乃穿壁引其光(穿过)C.主人怪(奇怪的)D.遂成大学(终于)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衡

8、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B.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C.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D.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3翻译下列句子。愿得主人书遍读之。_4匡衡克服困难,终于成为一个有学识的人。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请写出两个。_10. 课内阅读。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_。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_,湖底石块_。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_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

9、,银花四溅,蔚为壮观。1把原文补充完整。2照样子,写词语。一座座雪峰一幅幅_一道道_3选文主要描写了_、_、_、_这四种景物,这些景物各自的特点是_、_、_、_。4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句话用_来比喻_,写出了_。5瀑布是怎样形成的?用“横线”标出文中的语句。6这些湖泊为什么叫做“五花海”“五彩池”?用“”在文中标出来。7九寨沟这么美,请你用一句简短的话来宣传它。_11. 小古文阅读。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注释 抟(tun):用手将松散的物质搓捏成团。剧务:工作繁重。力不暇供:力不从心。1

10、这则小古文讲的是_的神话故事,关于女娲还有另一个神话故事是_。2请用“/”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3“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这句理解正确的是( )A.于是女娲便用草绳置于泥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一个个的人。B.于是女娲便用草绳置于泥中,举起绳子就变成一个人。4请用“”划出造人过程的句子,再结合句子谈谈神话故事的特点?_5神话故事知多少:中国神话故事里,有许多伟大的神:看到“天地开辟”一词,会想起化作万物无私奉献的_;看到“太阳”,会想起执着的_和勇猛无敌的_;看到“百草五谷”,会想起勇于开拓的_。外国神话故事也很经典,你最喜欢的故事有_、_。12. 请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母鸡母鸡孵卵,数周成雏。随母出行,未尝远离。母鸡每得食,必先唤其雏。若遇猫、犬,尽力护之。与父、母之爱子无异。注释:雏:小鸡。异:不同。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母鸡每得食,必先唤其雏。(_)A它的,指母鸡的。B别的,其它的。(2)若遇猫、犬,尽力护之。(_)A它,指母鸡。B它,指小鸡。2从文中找出与“小鸡们紧紧地跟在鸡妈妈身边,从来不曾远离过”意思一致的句子,并用“_”画出来。3文中用四个字写出了小鸡遇到危险时母鸡的做法,请用“”圈出来。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