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审计体制变迁及路径创新研究-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8186692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审计体制变迁及路径创新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审计体制变迁及路径创新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审计体制变迁及路径创新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审计体制变迁及路径创新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审计体制变迁及路径创新研究-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审计体制变迁及路径创新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审计体制变迁及路径创新研究-毕业论文.doc(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审计体制变迁及路径创新研究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一直将西方活跃银行的审计体制视为内部审计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至尊宝典。但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充分意识到,尽管内部审计并非防范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灵丹妙药,但西方活跃银行审计体制有效性不足的缺陷仍暴露无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之所以在本次危机中受到的直接冲击不大,也并非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体制健全到足以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程度,而是得益于国有商业银行近几年的改革成效及监管当局审慎监管政策的有效实施;得益于国有商业银行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程度还不深,加之近年来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实行隔离。因此,在对国有商

2、业银行审计体制变迁的历史沿革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如何借鉴本次金融危机对西方活跃银行审计体制的冲击,构建适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要求的有效的内部审计体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拟从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角度,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审计体制的创新路径进行研究,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全方位构建风险防范模式,进而成功融入国际金融市场。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内部审计体制,路径创新第一章 内部审计在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控制风险变得如此之重要,以至于美国花旗银行主席及总裁沃尔特.威斯特说过:“事实上银行家从事的

3、是管理风险的行业”。而内部审计作为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控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其它控制进行的再控制,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是改善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完善风险管理、提高外部监管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和极具价值的资源。第一节 关于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历史沿革从1580年意大利在威尼斯成立世界上最早的银行开始,商业银行就非常注重内部审计体系的构建。随着西方活跃银行业务的不断拓展和风险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体系建设也日益规范。尤其是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越来越受到关注。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地探求解决本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问题。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及职能,建立适当的内部审计理

4、念,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审计在银行治理结构中的作用。一、内部审计的涵义及演变(一)内部审计的涵义及外延。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并作为对该组织的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服务,目的是协助组织的管理成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控制成本费用,达到服务于企业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二)内部审计的演变。内部审计职业自60多年(1947年)前在内部审计职责说明做出第一个定义以来,情况不断发生变化,在这期间内审人员的工作从评价管理控制的有效性,扩展到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认为内部审计是针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所必需,它可以帮助组织改进管理,增加价值

5、,实现目标。1947年定义:“内部审计是建立在审查财务、会计和其它经营活动基础上的独立评价活动。它为管理提供保护性和建设性的服务,处理财务与会计问题,有时也涉及经营管理中的问题。”1957年:“内部审计是建立在审查财务、会计和经营活动基础上的独立评价活动。它为管理提供服务,是一种衡量、评价其它控制有效性的管理控制。”(管理控制,体现了审计的监督作用)1971年:“内部审计是建立在审查经营活动基础上的独立评价活动,并为管理提供服务,是一种衡量、评价其它控制有效性的管理控制”。(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发展)1978年:“内部审计是建立在以检查、评价组织为基础的独立评价活动,并为组织提供服务”。(为组织

6、服务,不是某一管理部门)1990年:“内部审计工作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职能,目的是作为对该组织的一种服务工作,对其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1993年:本次定义除了确认上次定义之外,明确指出:“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协助该组织的管理成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从而解决了为组织服务是为谁服务的问题。2001年:“内部审计是用来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的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它以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改善,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随着时间推移,为顺应内部审计理论及实务的变化,200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对内部审计重新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

7、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三)关于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职能。英国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研究历史上的三大里程碑,即卡德伯利报告、哈姆佩尔报告以及作为综合推测指南的特恩布尔报告对内部审计的阐述,反映了西方内部审计职能的角色有监督者逐步向控制者转变的轨迹。2001年8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报告银行内部审计和监管当局与审计师的关系。该报告阐述了银行组织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要求所有银行建立一个常设的独立的内部审计职能部门,并提出了内部审计指导原则。二、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公司治

8、理及风险管理的关系(一)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内在需求。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永恒命题。公司治理是相当严密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企业生产要素、产权要素以及企业相关利益者的权、责、利得到合理匹配与分工,要求权利制衡、激励和监督机制的严格和周密的控制运行,通过完整系统的制度安排和控制程序,使企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都能按照既定的流量、流速、流向在执行中起动、运行、停止。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伴随着股份制公司的诞生和发展,从股东到公司员工的层层授权和代理,就成为公司内外部各利益相关者最为核心的关系。为了防范可能发生的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目标错位甚至背离

9、,规避可能存在的代理人为自身利益而损害委托人利益,即所谓“道德风险”的发生,在公司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各种对代理人的经营管理、经营绩效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的制度安排和控制机制被设计和制定出来,并逐步形成了“关系框架+制度安排+控制机制”三者合一的公司治理架构。(二)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事实证明,股份制公司挂牌上市了,并不等于现代企业制度就已经建立了,如果没有公司治理,或者公司治理不到位,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前审计长李金华在总结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优势和不足的时候,针对目前内部审计存在的“重监督轻服务、重结果轻过程、重财务轻业务、重合规轻效益、重单项轻系统、重当期轻长远、重查处

10、轻建议、重独立轻互动”等问题,多次强调“内部审计机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你所在的单位、部门在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建立良好的秩序方面发挥作用,这就是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提出了要“把内部审计作为一个控制系统,而不是一个检查系统”、“内部审计要以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为主”、“内部审计要以事前、事中审计为主”、“内部审计要以体现中国特色为主”等全新的内部审计理念,为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指明了方向。 (三)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公司治理既是一个静态的组织架构和控制机制,也是一个动态的螺旋式不断趋向完善的过程。在公司治理初始,治理目标定位在防范“道德风险”,治理手段主要依靠资

11、本市场的作用和社会中介的会计控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跨国公司的发展,人们把关注的目光从道德风险转移到管理风险、经营风险、被兼并风险上,因为这些风险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生死攸关的意义,公司治理的目标也从股东和公司利益最大化,转变提升为公司价值的最大化。这些都迫切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监督的内部机制,与外部约束、控制和监督形成合力,共同承担起建立科学严密的公司治理机制、完成公司治理任务的重任。(四)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随着风险管理导向内部控制时代的来临,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变化,现代内部审计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更加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

12、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观念下,年度审计计划与公司最高层的风险战略连接在一起,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对当前的风险分析确保其审计计划与经营计划相一致,使用风险管理原则改变审核过程。风险管理成为组织中的关键流程,促使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不仅是测试控制,而且包括确认风险及测试管理风险的方法。在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中,控制仍然重要,但分析、确认、揭示关键性的经营风险,才是内部审计的焦点。三、内部审计载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风险管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能够客观地、从全局的角度管理风险。风险在企业内部具有感染性、传递

13、性、不对称性等特征,即一个部门造成的风险或疏于风险管理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不是由其直接承担,而会传递到其他部门,最终可能使整个企业陷入困境。因此,对风险的认识、防范和控制需要从全局考虑,而各业务部门又很难做到这一点。内部审计人员不从事具体业务活动,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这使得他们可以从全局出发、从客观的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建议管理部门采取措施控制风险。二是控制、指导企业的风险策略。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处于企业的董事会、总经理与各职能部门之间,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充当企业长期风险策略与各种决策的协调人。通过对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的调节,内部审计人员可以调控、指导企业的风险管理策略。三是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更易

14、引起重视。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管理部门,其风险评估的意见可以直接上报给董事会,这会加强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部门意见的重视程度。 (二)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在健全公司治理机制特别是强化内部管理和控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时俱进的内部审计,应该围绕公司治理机制的健全完善,以风险控制为导向,以监督检查内部控制活动有效性为主线,以促进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为目标,坚持跟着风险走,哪里有风险,内部审计就跟到哪里,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第二节 审计体制在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既然内部审计作为现代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险管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而审计体制作为统领内部

15、审计体系的核心,在内部审计体系构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狭义内部审计体制的内涵及外延1、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制的内涵及外延。按照辞海的解释,“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机制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称;“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运作原理,借指事物的内在工作方式,包括有关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变化的相互联系。因此,从狭义上讲,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制是指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在机制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称。2、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制的内涵及外延。按照辞海的解释,机制指的是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

16、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如: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用人机制等。因此,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制是指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包括激励约束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信息传导机制、审计方法创新机制等。因此,从狭义上看,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制与内部审计机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二)广义内部审计体制的内涵及外延鉴于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制是指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在机制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称,因此实际上审计体制包含着机制设置,且从实践看体制离开机制将成为空中楼阁,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研究审计体制时均离不开对审计机制的研究。因此,尽管从狭义上讲,现代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体制与内部审计机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二者实际密不可分。所以,从广义上看,内部审计体制应当包括内部审计机制。本文对内部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