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倒计时时钟毕业论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8185323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的倒计时时钟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基于单片机的倒计时时钟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基于单片机的倒计时时钟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基于单片机的倒计时时钟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基于单片机的倒计时时钟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倒计时时钟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倒计时时钟毕业论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黑龙江学院毕业论文基于单片机的倒计时时钟设计姓 名: * * * 指导教师: * * * 专 业: 电子技术 班 级: 2014年10月15日目 录摘 要1关键词1引 言21. 系统基本设计思路32. 单元电路方案论证32.1 控制器模块32.2 计时模块32.3 显示模块32.4 最终方案43. 系统硬件介绍43.1 STC89C51单片机43.2 数码管显示模块84. 系统软件设计104.1 编程软件Keil C51104.2 画图软件Protel99SE104.3 仿真软件proteus114.4 程序流程图125. 调试与实现13结 论14参考文献15致 谢16附录 1 原理图

2、17附录 2 仿真图18附录 3 主要源程序19基于单片机的倒计时时钟设计摘 要 :单片机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以其极高的性能价格比,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应用很广、发展很快。单片机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环境要求不高、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灵活性好、开发较为容易。由于具有上述优点,在我国,单片机已广泛地应用在工业自动化控制、自动检测、智能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设备等各个方面,而51单片机是各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这次毕业设计通过对它的学习、应用,以STC89C51单片机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电路,设计了一个简易的倒计时秒表,它由5V直流电源供电,通过数码

3、管能够准确显示时间,调整时间,从而到达学习、设计、开发软、硬件的能力。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 “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数字钟的精度、稳定度远远超过老式机械钟。在这次设计中,我们采用LED数码管显示分、秒,根据数码管动态显示原理来进行显示,用12MHz的晶振产生振荡脉冲,定时器计数。在此次设计中,电路具有显示时间的其本功能,还可以实现对时间的调整。其小巧,价格低廉,走时精度高,使用方便,功能多,便于集成化而受广大消费的喜爱,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关键词 :单片机,数码管,秒表引 言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

4、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时间对人们来说总是那么宝贵,工作的忙碌性和繁杂性容易使人忘记当前的时间。忘记了要做的事情,当事情不是很重要的时候,这种遗忘无伤大雅。但是,一旦重要事情,一时的耽误可能酿成大祸。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趋势将是进一步向着CMOS化、低功耗、小体积、大容量、高性能、低价格和外围电路内装化等几个方面发展。下面是单片机的主要发展趋势。单片机应用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从前必须由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实现的大部分功能,现在已能用单片机通过软件方法来实现了

5、。这种软件代替硬件的控制技术也称为微控制技术,是传统控制技术的一次革命。单片机模块中最常见的是数字钟,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今,高精度的计时工具大多数都使用了石英晶体振荡器,由于电子钟,石英表,石英钟都采用了石英技术,因此走时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不需要经常调校,数字式电子钟用集成电路计时时,译码代替机械式传动,用LED显示器代替显示器代替指针显示进而显示时间,减小了计时误差,这种表具有时,分,秒显示时间的功能,还可以进行时、分和秒的校对,片选的灵活性好。时钟电

6、路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在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时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为保障系统正常工作的基准振荡定时信号,主要由晶振和外围电路组成,晶振频率的大小决定了单片机系统工作的快慢;二是指系统的标准定时时钟,即定时时间,它通常有两种实现方法:一是用软件实现,即用单片机内部的可编程定时/计数器来实现,但误差很大,主要用在对时间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二是用专门的时钟芯片实现,在对时间精度要求很高的情况下,通常采用这种方法,典型的时钟芯片有:DS1302,DS12C887等都可以满足高精度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计数器来实现电子时钟的方法,本设计由单

7、片机STC89C51单片机和LED数码管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电路,构成了一个单片机电子时钟。 1. 系统基本设计思路此设计是在数码管上显示秒,电路包括单片机及显示驱动电路。单片机通过输出各种电脉冲信号开驱动控制各部分正常工作。系统工作过程:时间的主要处理过程是在CPU中完成的。CPU会随时对时间进行读取数据的操作。在读取了相应的寄存器的值后,CPU将读取的值进行处理,再通过I/O口把数据显示在数码管上。2. 单元电路方案论证根据设计要求,本系统主要由控制器模块、显示模块构成。为较好的实现各模块的功能,我们分别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并分别进行了论证。2.1 控制器模块方案1:采用51系列作为系统控制器

8、单片机算术运算功能强,软件编程灵活、自由度大,可用软件编程实现各种算法和逻辑控制。由于其功耗低、体积较小、技术成熟和成本低等优点,在各个领域应用广泛。而且抗干扰性能好。方案2:采用凌阳系列单片机为系统的控制器凌阳系列单片机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逻辑功能,模块大,密度高,它将所有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减少了体积,提高了稳定性。凌阳系列单片机提高了系统的处理速度,适合作为大规模实时系统的控制核心。因51单片机价格比凌阳系列低得多,且本设计不需要很高的处理速度,从经济和方便使用角度考虑,本设计选择了方案1。2.2 计时模块数字时钟是本设计的最主要的部分。根据需要,可利用两种方案实现。方案一:本方案采用D

9、allas公司的专用时钟芯片DS12C887。该芯片内部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其芯片精度不大于10ms/年,且具有完备的时钟闹钟功能,因此,可直接对其以用于显示或设置,使得软件编程相对简单。为保证时钟在电网电压不足或突然掉电等突发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芯片内部包含锂电池。当电网电压不足或突然掉电时,系统自动转换到内部锂电池供电系统。而且即使系统不上电,程序不执行时,锂电池也能保证芯片的正常运行,以备随时提供正确的时间。方案二:本方案完全用软件实现数字时钟。原理为:在单片机内部存储器设三个字节分别存放时钟的时、分、秒信息。利用定时器与软件结合实现1秒定时中断,每产生一次中断,存储器内相应的秒值加1;

10、若秒值达到60,则将其清零,并将相应的分字节值加1;若分值达到60,则清零分字节,并将时字节值加1;若时值达到24,则将十字节清零。该方案具有硬件电路简单的特点。但由于每次执行程序时,定时器都要重新赋初值,所以该时钟精度不高。而且,由于是软件实现,当单片机不上电,程序不执行时,时钟将不工作。基于硬件电路的考虑,本设计采用方案二完成数字时钟的功能。2.3 显示模块方案1:采用LED数码管显示用LED数码管。虽然显示的内容有限,但是也可以显示数字和几个英文字母,在此设计中已经足够了,并且价格比液晶字符式要低的多,为了降低设计制作的成本,在此设计中我们选用LED数码管显示。方案2:采用液晶字符显示器

11、显示用液晶,可以用软件达到很好的控制,硬件不复杂,液晶字符显示器可以显示很丰富的内容,显示清晰,但是液晶字符式价格昂贵,在本设计中不需要用到复杂的显示内容,因此我们放弃了此方案。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我们选择了方案1。2.4 最终方案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如下方案:(1)采用STC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2)采用单片机内部定时器计时。(3)采用LED数码管作为显示器。3. 系统硬件介绍本设计采用STC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外部加数码管显示。系统总体框图如下:电源模块晶振电路单片机复位电路数码管驱动模块图1 系统总体框图3.1 STC89C51单片机STC89C51是一种低功耗、高

12、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 4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STC89C51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具有以下标准功能: 4k字节Flash,512字节RAM, 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内置4KB EEPROM,MAX810复位电路,三个16 位 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另外 STC89X51 可降至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 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

13、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最高运作频率35Mhz,6T/12T可选。图2 STC89C51单片机引脚图单片机是美国STC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新型51内核的单片机。片内含有Flash程序存储器、SRAM、UART、SPI、PWM等模块。(一)STC89C51主要功能、性能参数如下:(1)内置标准51内核,机器周期:增强型为6时钟,普通型为12时钟;(2)工作频率范围:040MHZ,相当于普通8051的080MHZ;(3)STC89C51RC对应Flash空间:4KB;(4)内部存储器(RAM):512B;(5)定时器计数器:3个16位;(6)通用异

14、步通信口(UART)1个;(7)中断源:8个;(8)有ISP(在系统可编程)IAP(在应用可编程),无需专用编程器仿真器;(9)通用IO口:3236个;(10)工作电压:3.85.5V;(11)外形封装:40脚PDIP、44脚PLCC和PQFP等。(二)STC89C51单片机的引脚说明: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

15、部必须被拉高。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口:P3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可接收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