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行业某季度分析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8185006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汽车行业某季度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国汽车行业某季度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国汽车行业某季度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国汽车行业某季度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国汽车行业某季度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汽车行业某季度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汽车行业某季度分析报告(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I汽车行业基本运行情况1一、影响汽车产业发展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2二、汽车工业产销平稳增长,但盈利能力下降4(一)汽车产销仍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4(二)汽车价格下降导致汽车整体盈利能力下降9三、增速放缓加剧汽车企业分化10(一)汽车大型企业竞争优势依然稳固11(二)主要轿车厂家与品牌加快分化12(三)多数企业盈利水平下滑14II汽车行业的重点问题分析15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问题分析15一、KD装配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5二、KD装配汽车盛行的四大主要原因分析17三、KD装配汽车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分析19四、办法对整车特征的界定分析20五、办法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作用分析23

2、六、对办法实施后的政策效果评价26III结论与预测291、短期内汽车产销规模依然受到一定压制292、盈利增速减缓、分化趋于明显293、加息对汽车产业的抑制作用不会太大294、前9个月车价下降11%,第四季度仍有走低可能30I汽车行业基本运行情况较之前几年30%-40%甚至更高的增长幅度,三季度汽车业确实出现了增速下降的态势,但那是在基数扩大后的一个必然结果。汽车业作为一个上下游关联度极大的产业,在目前燃油、原材料供给和道路交通条件紧张的形势下,适度发展不仅可以避免大起大落所造成的巨大冲击,更能发挥支柱产业应有的作用。因此15%-20%的发展速度对于目前的中国汽车业来说是合理的。一、影响汽车产业

3、发展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1、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为汽车快速发展提供基础国民经济的增长是影响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发展都与国民经济发展直接相关,并基本保证与GDP的同步增长。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期,且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增长率要高于GDP增长,也高于其他汽车工业快速增长国家的平均水平,如图1-1。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年前3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累计93144亿元,同比增长9.5%,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预计第四季度的GDP 增速将进一步减慢,大致在9.0%左右。良好国民经济走势决定了汽车产业能保持在一个快速稳定的增长水平。图

4、1-1 2001年-2004年GDP与汽车、轿车增长率关系图数据来源:GDP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汽车销售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2、固定资产投资放缓抑制汽车潜在需求在今年的一系列的宏观调控下,经季节调整后的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率已经连续7个月回落。截至9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5102亿元,增长27.7%,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国家对主要基础建设项目进行了控制,如钢铁、水泥、房地产等,减少了公司与机构客户在经济活动中的运输量,直接减少了汽车的需求;同时改变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的判断,表现为有支付能力的购买需求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购买能力分配上的变化。汽车作为高价耐用消费品,宏观紧缩后

5、消费者对汽车行业的购买能力下降了,从而导致消费者购买需求也发生了变化。3、增加汽车消费成本汽车是个高档消费品。当其他商品或服务价格持续上升时,由此产生的负的收入效应必然导致消费者降低对汽车需求。另一方面,与汽车相关的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涨加大了汽车消费成本,将进一步抑制汽车的消费(如图1-2)。据统计,3季度,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3.7%,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1.6%,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2.9%,成品油中的汽油、柴油分别上涨19.2%和25.6%等等。此外,如停车费和保险费用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这些都直接或间接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汽车消费成本。图1-2 2004年居民价格与交通类价格走势图

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4、原材料价格上涨增加汽车销售成本众所周知,汽车是一个产业链长,辐射面广的产业。它的发展与钢铁、机械、电子、橡胶、玻璃、石化、建筑、服务等156个相关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汽车上游产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必然增加汽车业的销售成本,如图1-3所示。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资料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1-8月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2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40%。”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2004年单车平均销售成本由最低的15.15万元(2月),上升到17.21万元(8月),上涨了13.6%。图1-3 2004年工业品出厂价格走势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汽车工业产销

7、平稳增长,但盈利能力下降(一)汽车产销仍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从汽车产销总体发展趋势来看,今年前三季度的车市呈现一个先扬后抑的“倒钩形”。一季度在前两年汽车产销超高速增长势头的推动下,汽车产销继续一路走高,3月产销达到最高值,并双双突破50万辆,分别达到56.74万辆和54.26万辆;进入二季度,汽车产销调整的趋势开始逐渐显现,其中5月产销降幅最大;三季度汽车产销降幅较二季度有所减缓,产销同比增量明显低于一季度和二季度。截止2004年9月底累计生产汽车385.51万辆,同比增长19.28%,累计销售汽车372.93万辆,同比增长18.36%,产销同比增幅与上年同期相比回落16.49个百分点和11.

8、80个百分点。基本上汽车产销仍然继续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图1-4:2004年前三季度的汽车产销趋势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汽车产销工业快讯1、轿车产销增幅下降明显,理性发展趋势开始逐渐显现自今年6月份我国轿车月度销量跌到谷底以来,7月份起国内车市开始缓慢恢复。连续3个月同比上升,且增幅逐月扩大,同时,国内轿车厂家的工业库存也在逐步减少。但由于去年基数较大的关系,9月份我国轿车销量同比明显下降。截止9月底,轿车累计产销180.36万辆和170.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02%和20.68%,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65.21个百分点和48.15个百分点。在所有九大类车型中,轿车的销售仍占主要

9、部分,占所有车型销售的45.58%,比排在第二位的轻型载货车高出29.60个百分点。图1-5 2004年前3季度轿车产销趋势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汽车产销工业快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正如我们在2季度报告分析说的降价加剧了消费者的持币待购:降价策略曾一度激发了车市的活力,轿车销量也曾一度攀升,然而单一的降价策略也导致了部分企业卷入了盲目的价格混战,使得品牌竞争实力大大削弱,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挫伤了用户的消费激情,造成新一轮的持币待购。2、载货车呈现复苏性增长态势,重型和中型载货车表现出色与轿车产销增幅明显下降的趋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载货车行业却一改去年下半年低迷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快速增长

10、势头,不仅产量同比增长比上年明显提高,销量同比增长更是大幅提升。截止9月底载货车累计产销113.09万辆和112.8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83%和24.66%,产销同比增幅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12.84和17.88个百分点。载货车市场重新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期产业部门连续出台多项政策,规范市场秩序,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规定了所有上路车型的标准,再加上集中治理车辆大吨小标和超载超限,引发的交通运输能力持续吃紧和运费的上涨,增加了对大运力载货车的需求。图1-6 2004年前3季度载货车生产情况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汽车产销工业快讯图1-7 2004年前3季度载货车

11、销售情况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汽车产销工业快讯在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重型和中型载货车,在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快速增长的带动下,2004年前三季度重型和中型载货车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截止9月底重型载货车累计产销28.26万辆和28.2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82%和38.72%,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幅分别高出27.76个百分点和34.44个百分点;中型载货车累计产销12.65万辆和12.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06%和21.33%,而去年中型载货车为负增长。微型载货车表现同样较为出色,截止9月底累计产销12.24万辆和12.5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24%和26.03%,也

12、基本摆脱了上年产销低迷的阴影。轻型载货车产销增长情况基本和上年相差不多,截止9月底,轻型载货车累计产销59.94万辆和59.6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52%和19.34%,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幅下降4.57个百分点和4.63个百分点。3、客车行业总体增势平稳,大型客车成为增长亮点今年客车的销量曲线在8月份突然大幅攀升,达到了今年以来的最高点。与上年相比,8月份的客车销量不仅远远超过去年8月,甚至超过了标志客车市场走出低谷的9月份。造成这种原因一方面是产销波动规律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客车企业清理库存所致。2003年8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关于实施国家第二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公告,其中规定,

13、从2003年9月1日起,所有总重在3.5吨以上的新车型和新发动机,都应符合相当于欧标准的排放法规,而到2004年8月31日止,相当于欧标准的车型和发动机都将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在这种背景之下,虽然大限将至,但大部分客车企业都还有一定数量的“欧客车”库存,因此,处理“欧客车”库存是多数企业的当务之急,导致8月份的销量增长幅度远远超过产量增长幅度。图1-8 2004年前3季度客车生产情况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汽车产销工业快讯图1-9 2004年前3季度客车销售情况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汽车产销工业快讯截止9月底客车累计产销92.06万辆和90.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6%和7

14、.63%。从客车各品种来看,大型客车在今年呈现出旺盛的增长态势。截止9月底,大型客车累计产销1.90万辆和1.8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51%和54.77%,与上年同期相比,产销同比增幅分别高出40.27个百分点和42.24个百分点;受大型客车的带动,中型客车产销低迷的态势也得到较大缓解,截止9月底,中型客车累计产销3.77万辆和3.82万辆,产销同比增幅虽然不高,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已经基本上走出了低谷。与其他品种不同,轻型客车产销增幅与上年同期相比明显下降,截止9月底,轻型客车累计产销31.02万辆和30.1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26%和7.66%,产销同比增幅分别比上年同期低27.38个

15、百分点和26.32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微型客车产销增势较为平稳,截止9月底,微型客车累计产销55.37万辆和54.2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45%和6.81%。(二)汽车价格下降导致汽车整体盈利能力下降原材料的持续上涨和产品的大幅降价是影响行业利润总额下滑的重要原因。首先:如前所述,原材料的持续上涨导致企业成本增长高于销售收入的增长,利润空间变小。其次,今年以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生产轿车的企业连续大幅降价,降价幅度之大是多年来销售市场上未曾有过的。因此,这两方面的影响使企业的盈利空间受到很大的挤压,盈利水平明显下滑。其中,商用车盈利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而轿车等乘用车盈利增长趋缓的根本原因在于价格下滑。1-8月全行业利润总额与上年同比保持增长,但增幅继续回落。1-8月全行业累计实现利润561.96亿元,同比增长7.20%,增长额为37.72亿元,增幅比1-7月回落4.26个百分点。在今后两年左右的时间里汽车价格集中下滑的态势难以改变,同时钢材等原材料仍处于高位运行,最为关键的是行业利润在受到双重挤压的同时,各个厂家的价格战并没有改变汽车销量增长速度的放缓。图1-10 2004年前3季度汽车行业经营情况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汽车产销工业快讯从1-8月汽车行业的五个小行业实现利润的具体情况看:1-8月,摩托车制造业实现利润与上年同比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