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的安全管理制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8184642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叉车的安全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叉车的安全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叉车的安全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叉车的安全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叉车的安全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叉车的安全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叉车的安全管理制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叉车的安全管理制度 叉车安全管理制度 目录 一、叉车司机岗位职责 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三、设备管理制度 四、日常检查管理制度 五、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六、定期报检管理制度 七、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八、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九、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一、叉车司机岗位职责 (一)工作责任 1.严格按照公司的一切规章制度,出现违纪现象,按公司职员工奖惩制度处罚。 2上班时间不准闲聊、看书、看报或干私活,不准串岗、离岗,严禁睡觉和酒后上岗。 3.严格按叉车操作规程使用叉车。叉车载货行驶时,坚持慢速安全行驶(限速5公里/小时)。加速时不得急刹车或急转弯。 4.定期对叉车进

2、行检查、保养,保持叉车干净亮洁。检查范围包括燃油、冷却水、机油、空气滤芯及需润滑部位等。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当事人不能处理的,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认真填写维护保养记录,填写时做到字迹清晰、内容完整。 5.叉车不用时应停放在指定的地点,不得乱停乱放。 .转运成品时要细心操作,防止碰撞及倒堆,以免造成损失。 、及时转运成品砖及窑后废品,避免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 7.服从成品仓保管员、窑后管理及质检员的工作安排。成品入库按成品入库保管员指定地点码放,成品出库按成品出库保管员对指定的货物取出。配合车间杂工将废品砖转入回收料库。 .完成领导安排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二)考核标准 .上班迟到、早退按公司

3、员工考勤制度执行。 2.上班时间睡觉、串岗、未经同意离岗发现罚款1元次。擅自离岗30分钟以上按旷工半天论处。 3.在转运时损坏成品砖照价赔偿。 4.因操作不当造成叉车损坏,当事人负全部责任。 5.因断油、断水造成的故障而影响生产的按10元/次扣罚。 6.不认真填写各项维修、保养记录,弄虚作假、乱写乱画,罚款20元/次。 二、叉车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驾驶员必须经专门培训,取得质监部门颁发的上岗证后上岗,严禁无证驾驶。 2、穿戴好必备的工作服和劳保用品,如。工作服,劳保鞋,劳保手套,口罩,防护眼镜。 3、应遵守场内机动车安全规则。 4、开车前不喝酒,在行驶中左右兼顾,思想不开小差。 5、开车

4、速度不能超过5公里小时。 6、在叉物品时,注意其摆放的高度。在运行转弯时,务必减速行驶,以防由于惯性所叉的物品甩出。造成人员或物品损伤。 7、在叉物品时严禁超载,以防叉车受损,及叉车后部翘起造成不安全因素。 8、监督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叉车区域。如养护区域。 9、在摆放瓦架时应完全放平稳后,方可退出。严禁在未放稳时倒架退出,造成倒架事故。 10、停车后应拉紧手刹,放下叉脚,关掉电源,取出钥匙。 11、定期保养车辆,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刹车,倒后镜等)。 12、车辆运货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不能超载,货物堆放均匀、牢固,装货后的高度离地面不得超过米,高出车身的货物应加以固定,车上货物伸出车箱前后的

5、总长不能超过2米。装载易燃易爆、剧毒危险货物时,应报管理部门和保卫部门批准,并指派熟悉所载危险品性质和有安全防护知识的人担任押运员,车上必须备有消防器材和相应的安全措施,排气管应安装在车前,尾部应安装接地链。进入易燃易爆场所作业的车辆必须具有防爆措施,排气应安装火星熄灭器。 三、设备管理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厂(场)内机动车是指不属公安部门和农机部门管理、注册挂牌的;只限于在企业厂(场)区内行驶的车辆。 二、新增场内机动车辆,在投入使用前可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到所在地区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注册登记。申请注册登记时,应提交以下资料: 特种设备注册登

6、记表(每台份); 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操作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与维保单位签订的维保合同,或者是制造企业对新增特种设备提供免费维修保养的证明,或者与本单位维保人员签订维保责任书; 维保单位的资格证(复印件),或者本单位维保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使用和运营的安全管理制度。 三、使用单位领取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在规定位置上固定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及相关牌照。 四、场内机动车辆停用的,应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提出申请报停;场内机动车辆停用后重新启用时,也应该向安全监察机构提出启用申请,经法定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五、场内机动车辆注册登记情况发生变更时,应在变更后投入使

7、用前,将变更情况的书面证明材料书面告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经安全监察机构审核后对注册登记情况进行变更。 四、日常检查管理制度 车辆使用中,驾驶员做好日常检查工作,是保证行车安全和保证车辆良好技术状况的基本要求。 1、轮胎。气压符合标准,不能过高或过低,无夹石,无裂痕。 2、全车各部位外露螺栓无松动、不缺少。 3、灯光、喇叭齐全有效。 4、转向。转向盘灵活自如,自由转动量为0度,横直拉杆不松旷,不碰磨。 5、漏油。如变速箱、驱动桥、转向器等无渗漏,燃油箱无渗漏。 6、漏水。散热器无漏水或防冻液水量符合标准,蓄电池无漏液,水泵、缸盖、缸体无渗漏。 7、制动。制动管路无漏气、漏油,储气筒无漏气,放

8、气开关完好,驻车制动器操纵杆移动量合格(5齿),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为040m。 8、发动机。检查油面高度应在机油尺刻度标准44/4之间,高压线无松脱,带无松动、破损,以大拇指按下带松紧度为10mm为宜,启动发动机后无异响。 五、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各部机件必然会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和损坏。为避免零部件的早期损坏,应及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即进行车辆的维护工作。 (一)、定期保养 1、日常保养:以清洁、润滑、检查为中心内容,由驾驶员负责完成; 2、一级保养。以检查、润滑、紧固、调整为中心内容,除了日常保养的内容外,还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工作。由驾驶员完成,累计作

9、业100小时进行一次; 、二级保养:以检查、调整为中心内容,对机械进行部分解体、检查、清洗、换油、修复或更换易损部件,作业500小时进行一次,由维修员负责,驾驶员协助; 4磨合期保养。主要是针对新车和大修车的保养,磨合期内,应降低车速,不要满载,初始期一般为40工作小时。 (二)、非定期保养:主要是入冬和入夏的换季保养 、清洗燃油箱,检查防冻液; 2、按地区季节要求更换润滑油; 3、清洁蓄电池,调整电解液密度; 4、调整好化油器。 六、定期报检管理制度 一、目的和范围 1、目的。为使场内机动车辆保证正常的、安全的工作状态,防止由场内机动车辆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 、范围。适

10、合于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向国家法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场内机动车辆定期检验。也适合于按单位内部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要求进行的定期检查的报检工作。 二、职责 场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场内机动车辆定期检验工作。 三、定期报检制度 1、新增以及经大修或者改造的场内机动车辆,投入使用前,应当进行验收检验。 、在用场内机动车辆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 3、遇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超群自然灾害或者发生设备事故后的场内机动车辆,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再次使用的场内机动车辆,进行大修后,应当进行验收检验。 、场内机动车辆安全管理人员在场内机动车辆定期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向质量技术监督

11、部门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验。 5、申请压力管道定期检验应以书面的形式,一份报送执行检验的部门,另一份由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保管,作为压力管道管理档案保存。 七、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者本人和他人的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对特种作业人员统一集中管理,配备专业性管理人员,直接调度管理,并有专职安全员监督检查,强化管理。 2、筛选思想好、责任心强、热爱本职工作、遵章守纪、服从指挥、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办事的青年工人从事特种作业。 3、在每年年初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整顿,凡是年龄较大,不服从管理,违章蛮干,专业技术较差或未遂事故和已形成事故者,及

12、时调整,另行变换普通工种。 4、对所配备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培训,持证上岗,并由安全部门每年组织一次专业性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安全技术水平。 5、建立特殊作业人员档案建立提高安全技术水平。 6、严禁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或酒后上岗。 7、特种作业人员要坚持每月停产半天进行安全知识学习,学习规章制度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事故安全分析,自我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安全技术操作水平。 8、对特殊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无安全技术交底,不得上岗作业,上岗后要严格实施安全措施。 9、坚持上下岗检查制度,及时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0、严格执行验收制度。通过验收,确保合格

13、后办理验收手续,并有验收人员签字交付使用。 1、上岗后不做其他工作,不得擅离工作岗位,不违反劳动纪律,有权拒绝违章指挥,确保安全生产。 12、要与其他工种积极配合,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有权拒绝违章指挥,确保安全生产。 八、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场内机动车辆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场内机动车辆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本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单位场内机动车辆,为我单位重点设备。本预案所称安全事故,是指在本公

14、司使用的场内机动车辆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事故类别包括:场内机动车辆倾翻、火灾等。 安全事故的具体标准,按国家或行业、地方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成立场内机动车辆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救援指挥部)。指挥长由总经理担任;副指挥长由分管工程的副总经理担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参与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2、设立现场救援组,由各工程部组人员兼职组成。组长由由分管工程的副总经理担任,负责组织现场具体抢险救援工作;在指挥长到达现场之前,负责指挥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三、应急救援组织的职责 (一)指挥部职责 1、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2、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布置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处理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4、紧急调用各类物资、人员、设备; 5、当事故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