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素材积累.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8184632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二素材积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必修二素材积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必修二素材积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必修二素材积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必修二素材积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二素材积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二素材积累.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必修二写作积累(1)苦闷与追求荷塘月色在那个铁屋子一样的时代,像朱自清一样的知识分子的苦闷无处不在。人们感到苦闷,是由于自我被压抑。因为尝试使生活有新的目的和意义,所以,充满追求的生活富有了崭新的意义。苦闷的人总是在行走,在行走中思考,在行走中寻找,在寻找中追求。四处行走,四处寻找,毕生追求:或许,这就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2)宁静与清幽故都的秋故都有着一种宁静,秋天尤其如此。生命从宁静中来,终须归于清幽。然而,喧嚣红尘使宁静变成了明日黄花,这个社会到处充斥着人心的浮躁。享受宁静与清幽,就是享受生命旅程中最感动的时刻,就是享受灵魂的安详。一片落叶,一丝阳光,都会使你感受到生命深处悄悄蔓延开

2、来的美好。(3)优美与诗意囚绿记“绿”是无法被囚禁的,优美与诗意同样如此。对于“优美”与“诗意”的理解是不是只有优美的生活环境、美好的人际关系、自由放飞的心灵呢?其实不尽然!对事业、学业的坚持不懈的追求,这种追求本身就具有优美的诗意。所以,不管是欢乐还是痛苦,不管是成功还是失意,都可以是有诗意的,生活都可以是优美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关键是我们要热爱生活,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意志、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的每一个过程,这样,我们就能获得优美而诗意的生活。(4)立德与求学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先生在演讲中以改良社会、改造教育的满腔激情,向当年的北大学子提出了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

3、师友的殷切期望,显现了作者献身社会、献身教育的高贵人品和高大形象。(5)梦想与追求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用他的人格,用他的精神,用他的生命,在感召和激励着众多的黑人兄弟去为自由、公正、平等而战。整个演讲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而更有意义的是他的精神在不断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着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奋勇拼搏。愿同学们也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早日成材,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1)坚贞与反抗诗经氓、孔雀东南飞(并序)这是一首弃妇诗,描写了弃妇与负心男子从订婚、迎娶,又到遭受虐待、遗弃的经过,表达了弃妇对遭受虐待与遗弃的痛苦与悲哀,同时也表达了

4、她对“二三其德”的男子的愤怒,尽管她也怀着对往事的无可奈何,但她对爱情与婚姻的忠贞又表现了坚决的抗议和“不思其反”的决心。应是人性纯美的最早体现。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婚姻悲剧,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热情讴歌了刘兰芝、焦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被迫害者的无限同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珍惜爱情生活的强烈愿望。(2)追求与坚守离骚两千多年前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遭到小人馋毁被流放时,依然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依然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坚持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用一种磐石般的坚贞诠释人生的崇高,从而感动着世世代代的人。他用一颗高贵的心灵挥洒出惊天动地的华章

5、离骚永远是文学宝库中的精品。(3)追求与本真短歌行短歌不短,意蕴深长。诗歌抒发了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言志的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感情:有人生苦短的忧叹之情,有对贤才的渴求之情,有既得贤才的欣喜之情,有对犹豫徘徊的贤才的劝慰之情,有坚信自己礼贤下士、天下贤才定会归附自己的自信之情。(4)离苦与乡愁采薇、涉江采芙蓉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但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

6、中的追忆唱叹之作。涉江采芙蓉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同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5)生与死兰亭集序如何看待生与死?王羲之在本文给我们作了一个深刻的回答。在他看来,对生的执著、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是客观存在的,人的生命到了尽头都是要死的。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因为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要珍惜时光,眷念生活,追求真实,表现了一种积极的、高旷的宇宙情怀,充满了哲理思辨,从而彻底地否定了老庄的齐生死的观点,树立了自己的生命意

7、识“死生亦大矣”。文笔洗练,文风纯正,发人深醒,令人回味。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生与死;人生意义;自然与心灵;生活态度。(6)悲伤与旷达赤壁赋及时行乐,在有些场合,有些时候是一剂良药,但这不能成为人一生的处世态度。从古至今,能把这帖药用好的除苏东坡外,恐怕没有几人了。这不是一种消极避世,而是人的涵养达到最高意境的一种体现。屈原的忠心与烈节令人敬佩,然其“自投汨罗”的态度却让人不敢苟同;李白的豪放与飘逸让人欣赏,然其放纵无度的行乐与狂欢却让人不能认同。而东坡居士却做到了这两方面的结合,真君子也!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悲伤与旷达;悲与喜;审视人生;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花一世界。(7)自然与人

8、生游褒禅山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堤。”自然万物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由游山洞,作者得出了“尽吾志也而不能志者,可以无悔矣”的结论;由“仆碑”得出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的感悟。人自然是智者,是哲人,是老师,留心观察大自然,你会满载而归,猛然顿悟!本文可为以下话题提供素材:自然与人生;意志与目标;治学态度;人生感悟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写作素材梳理与点 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信息,它的经典性、示范性和深刻性都是其它任何片段性的写作素材所无法比拟的。因为日常教学的文本解读有时过于遵从常态模式,许多隐性的写作信息并没有得到阅读者的充分重视和发掘,所以,教材在

9、写作方面的示范意义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其实,我们只要注意多向思维的运用,平常处往往可以发现奇崛,“敢为常语谈何易,百炼工纯始自然”,这就是教材使用的妙处。 一、作者身世,传承历史。教材中最先应该被运用到写作中的素材,就是名篇佳作的作者。他们的思想态度、人生经历,都具有成熟人格的真实魅力和深远影响。1.屈原:先秦诗歌的独唱者,爱国主义的先驱,为理想而执着不息的浪漫主义诗人,特立独行而操守清白的精神导师。2.曹操:作为政治家,他一统北方,结束长期战乱的历史局面;作为诗人,他独立江头,横槊赋诗,具有开阔的胸襟和超远的追求;作的宇宙意识和对民众疾苦的关心、同情,都成为后世统治者加以学习、仿效的民本思想

10、。3.陶渊明:一个思想与行为都高尚、纯净得不染尘滓的大诗人;一个不于世俗同流合污、气节操守给后代人留下精神营养的隐逸者;一个酒徒,醉后留下无数优美诗篇;一个默默耕耘的农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食其力,令人敬仰。二、作品内涵,关注人生。每篇作品,都有其鲜明的思想倾向和深刻的内涵意蕴。从作品内容出发,可以通过不同的叙事角度对其加以应用,从而充实和丰富文章内容。1.诗经氓从氓的角度:背信弃义,言而无信;虚伪无耻,喜新厌旧;男权至上,狡诈欺骗。从女子角度:勤劳善良,诚恳坚强;勇于反抗,不屈从命运。从社会角度:对弱者应报以同情,要有宽厚包容的心。从主旨角度:批判社会对弱者的压榨和欺凌,赞扬勇于反抗、追

11、求自由的精神。2.氓采薇抒写对故乡的殷切思念。控诉战争对个人和国家命运的摧残,表达反战主题。3.离骚从屈原角度:要洁身自好,保持精神上的高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从怀王角度:重用小人,谗害忠良。从主旨立意角度:只有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才能强盛。4.孔雀东南飞从刘兰芝角度:忠于爱情,坚强勇敢,不惜以死抗争。从焦仲卿角度:胆怯懦弱,但对爱情忠贞不屈。从焦母角度:好心办错事,为了儿子的幸福却牺牲了他的人生。从劳动大众角度:美好、善良与对爱情的忠贞,是人生的永恒主题。从主旨角度:批判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和压榨。5.涉江采芙蓉在花草的遥寄中,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6.短歌行生命是短暂的,要在短暂的

12、人生中求得真正的人生价值;作为统治者,要有求贤如渴之心,方能成就一番事业。7.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人要坚守自己的内心,不能随波逐流,与世俗同流合污;甘于平淡,方能有所建树,为人敬仰;走自己的路,追逐名利者止。三、名言警句,启人深思。从所学文章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很多值得诵读的名言警句。这些句子一经点化,就可以成为所写文章的例证或引证,既增添了文章的文采,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勇于反抗,做真实的自己。氓中的弃妇,不因为自己置身于弱者的地位而甘于放弃,她呈现出精神上不可战胜的高贵气质,成为后世弱女子的精神楷模。“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屈原正道直行,坚守自己高贵的内心,宁可放

13、逐。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刘兰芝忠贞果敢,举身赴死。“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陶渊明不为名利所惑,弃官归田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乡愁连连,不绝的人生主题。氓采薇中的战士,因战争而远离家乡,因思念而心生痛苦。“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4、”涉江采芙蓉中的主人公,要以花草来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中的陶渊明,对故乡田园充满了爱意。“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3.人世沧桑,充满艰辛和坎坷。诗经氓“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四、拓展延伸,运用自如。教材中写作素材的使用,方式灵活多

15、样。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范例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1.依照课本,巧妙扩写。以课本内容为蓝本,适当进行扩写,表达自己的写作心声:结婚的日子终究还是来临了。伴着牛马声,兰枝缓步走进了青布蓬帐。当那最后一重纱幔垂落下去时,她的心,也似这纱一般,永远地闭上了。轻轻揉弄着面前的帏帐,她自嘲般地低笑:仲卿、仲卿,难道我们今生竟再也见不到了么?隔在我们之间的,看似只是这青帐,但为什么帐外的你的手,我奋力了却似海般无法触碰到呢? 天色渐渐昏暗。悄然间,世界沉寂了下来。人们都已经安歇了罢。隐隐的,黑夜也渐渐模糊了远处人家的犬吠,只余得一天的星光。兰枝挽起纱帐,缓缓走向清池。仰头闭上眼睛,用全身力气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感知这个世界。这个大地呵,有他和她并辔而过的土地。她笑了,却有两行清泪划过脸颊。“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蓦地,她俯身脱下丝缎鞋子,揽起衣裙,将生命融入了那一片浩淼碧波之中。依旧是那一夜的星光,那一夜的清池。池水清澈透明,水波不兴。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